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480 9
2009-11-27
参考新闻:http://news.sina.com.cn/c/2009-11-27/045819136792.shtml
化石能源消耗是一个比较容易计量的数据,煤、油的销售量可以基本反应化石能源消费量,出入不大。所以不那么好作假。中国减排底气何在?
一、实物层面考虑
1、电力替代。用核电替代煤电。这恐怕是唯一一项可以大规模实现的能源替代技术。但是核电的建设周期很长,能否在十年的时间内实现若干百分点的煤电替代,我表示疑问。
2、可再生能源。除水电以外的各种可再生能源作为一次能源,都有两个固有属性,就是分散性和低能量密度。这决定了它们适合分散使用而不适合大规模并网使用。例如风电,据报道目前风电并网项目发的电只有30%真正并入电网。这些并入电网的电力,还有一个调峰问题。所以可再生能源能实现多少化石能源替代,我表示疑问。
3、工业能源节约。一个国家不可能象一个城市一样淘汰高耗能产业,只能淘汰高耗能“产能“,以低耗能”产能”替代。比如水泥行业,不可能不用水泥,只能淘汰高能耗生产线,代之以较低能耗生产线。产能替代即需要技术储备,也需要资金流转。我国是否能获得充足的技术和资金实现大规模的先进产能替代?我表示疑问。千万不能依靠外方技术和资金,拿出国民经济若干百分点的规模,在基础工业上依赖外方技术和资金,无异于给自己套上锁链。
4、居民用能节约。国民经济要发展,从价值去向(即消费环节)讲,无外乎两个途径:一是较高端消费的扩散,比如农民原来不用手机,现在用了。二是创造新的高端消费,比如现在人们看平面电影,几年后可能很多电影都变成了立体电影。其中前者是比较迅速的,后者是比较缓慢的。接下来的十年时间,我国依靠创造新的高端消费来发展经济的可能性我看并不大,反而是依靠消费扩散来发展经济的空间还很大——农村正在翘首期盼现代化。因此,回到居民用能节约的问题上,在今后十年内,如果不牺牲农村的现代化,不大可能使居民用能总量下降。
二、从货币层面考虑
新技术的应用和居民节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都需要提高能源价格。十年的时间,是否足够我们调整产业环境,调整技术体系,我表示怀疑。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的持续扩张,实际上反应出了“外地”的产业环境正在恶化,不少人不敢把钱投入生产,于是乎带着钱“躲”进了大城市。这种局面发展下去,最终的结局就是崩溃。
三、更详细的信息
我国提出这个减排目标,当然不可能只是因为国际社会呼声,或者跟美国攀比,背后当然可能有更深层的考虑。40%~45%是如何计算出的,统计口径如何调整,2005年的基准是是死数还是考虑递增基线(baseline)?要进行详细的讨论当然还需要这些更详细的信息,而不能进行民粹式的纠缠。例如能源统计年鉴就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7 12:37:39
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那就好办多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7 17:17:27
是在GDP中的碳排放的标准下降,应该所节能减排是我国确定的一个经济发展战略,从大的方向看是有必要的。至于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几个方法:
一是发展服务产业,提升GDP构成中的服务业比重;
二是加大技术投入,加强节能减排,切实减少实体经济的碳排放水平;
三是发展高新技术,调整能源结构,完善以核电、水电、太阳能、风能为主的能源系统;
四是控制汽车消费,发展健康清洁高效的公共交通模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8 17:59:18
楼主所引的文章分析的很有道理!
低碳经济最近确实很火!
但如何实现低碳经济,如何摆脱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高度相关性,使之脱钩,确实值得进一步深入地考虑!
不管40-45%这个目标是如何提出的,或有何根据,难度如何?但是这是我国领导人已认识到了经济、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已认识到了地球的承载力。
无论怎么评论,应该是一种进步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8 18:17:06
不管最后能不能达到,能有这个目标并且积极去实现应该就很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9 10:45:19
楼主思考值得赞赏。

因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中,44%以上的是火电厂排放,所以我窃以为,重点在于:

1.替代性的低碳,或者无碳能源。 核电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后果可能很严重,国外都负发展,唯独天朝大力发展。

2. 火电厂的减排。技术改造,碳捕获与封存。

3. 节电型社会。改造电网,升级用电器,减少电力消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