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8-3-29 05:14:30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28 23:02
你不是说生产量都是想要出售的吗?有了生产量(提供量)就可以标价了,为什么一定要有了供给量(售出量) ...
生产量都要销售但不一定非要一天都变成供给量,市场调查是想知道这么多要卖的量以多少价格才能出清,确定如何标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07:57:3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29 05:14
生产量都要销售但不一定非要一天都变成供给量,市场调查是想知道这么多要卖的量以多少价格才能出清,确定 ...
市场调查是想知道这么多要卖的量以多少价格才能出清,确定如何标价。
毫无逻辑能力的人,连自己说的话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总是出尔反尔、搬石砸脚。

既然是“多少价格才能出清”,那就意味着选择价格高,供给了、售出了的量——售出量(石开石供给量)就少,选择价格低,供给了、售出了的量——售出量(石开石供给量)就多。这不恰好证明了选择价格的高低是原因、是自变量,供给了、售出了的量——售出量(石开石供给量)是结果、是因变量吗?这不恰好证明了,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因果关系,所以,为了得到出清的结果你才要去市场调查以便确定能够产生出清这一结果的原因——价格吗?

所以,“多少价格才能出清”这句话就是对你供给量是自变量、价格是因变量的最好的自我否定。

退一步讲,真的想要出清根本就不需要做市场调查,因为调查的结果未必就能保证出清。想要保证出清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把价格标到最低。1000斤芸豆标价10元/斤未必能出清,但标价0.1元、0.01元还用担心出不清吗?那么简单的事情,你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搞未必保证出清的市场调查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0:14:17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29 07:57
毫无逻辑能力的人,连自己说的话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总是出尔反尔、搬石砸脚。

既然是“多少价格 ...
供给方有提供量,然后确定供给量(要售出的量)。然后根据需求曲线确定可以出清的最高价格(只有傻子才会以0.1元,0.01元)出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0:47:1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29 10:14
供给方有提供量,然后确定供给量(要售出的量)。然后根据需求曲线确定可以出清的最高价格(只有傻子才会 ...
再次掴你自己的脸。

你的提供量不就是“提供出售量”吗?不就是确定要售出的量吗?怎么还要另外再确定供给量?
你的提供量(提供出售量)就是1000斤,摆到超市货架上的就是1000斤,难道这1000斤你并不是都想要售出的?你还需要另外在确定要售出的量?
你不会标价0.1元、0.01元,那就是说你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出清,那你怎么说“以多少价格才能出清,确定如何标价”呢?这不就是说你标价的目的就是想要出清吗?那你来回答一下,0.1元、0.01元就能出清的,你为什么不标这个价?你还有什么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1:07:20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29 10:47
再次掴你自己的脸。

你的提供量不就是“提供出售量”吗?不就是确定要售出的量吗?怎么还要另外再确定 ...
您竟然忘了经济学基本假设:理性人。理性人不会用很低的价格供给(这是傻),同样也不会幻想高价卖多量(这是什么自己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1:12:0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29 11:07
您竟然忘了经济学基本假设:理性人。理性人不会用很低的价格供给(这是傻),同样也不会幻想高价卖多量( ...
你的发言中我根本看不出你是理性人,因为你标价的目的就是想要出清,根本看不出你还有其他的目的。

同时,你一会把提供量就说成是“提供出售量”,一会又说有了提供量还要确定“要售出的量”,难道你提供出售量不是要售出的量吗?你这是理性人说的话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1:16:06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29 11:12
你的发言中我根本看不出你是理性人,因为你标价的目的就是想要出清,根本看不出你还有其他的目的。

同 ...
提供出售与可能售出,这区别很大。
提供出售就是把商品提供到市场准备出售,当然一定要售出,但不一定是今日全部售出(可以今日全部售出)。今日一定要售出的就是今日的供给量。价格一定是能卖出的最高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1:55:2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29 11:16
提供出售与可能售出,这区别很大。
提供出售就是把商品提供到市场准备出售,当然一定要售出,但不一定是 ...
你今天在超市货架上摆了1000斤芸豆,你为芸豆标的价难道不是为这1000斤标的价,而只是为其中一定要售出的那一部分标的价吗?按照你的标价,今天正好有1000斤的需求量,你今天就不卖1000斤,而只卖其中一定要售出的那一部分?

如果今天没有任何人来买芸豆,那你今天一定要售出的那一部分怎么售出呢?降价降到0.1元、0.01元?如果你不肯这样降价,那一定要售出和不一定要售出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2:54:36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29 11:55
你今天在超市货架上摆了1000斤芸豆,你为芸豆标的价难道不是为这1000斤标的价,而只是为其中一定要售出的 ...
是根据供给量的多少确定标价。既然标了价意味可以全部售出。这需要实践经验。可能发生错误出现误差,这很正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3:28:4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29 12:54
是根据供给量的多少确定标价。既然标了价意味可以全部售出。这需要实践经验。可能发生错误出现误差,这很 ...
按照你的说法,你的过程一共是四个环节:
1.将1000斤摆上货架,这1000斤就是提供量。
2.确定你今天一定要售出的量,例如200斤,这200斤就是你的供给量(售出量)。
3.确定这200斤要卖的价格,例如10元/斤。
4.按照10元/斤的价格售出这200斤。

但是,第一,如果10元/斤的价格今天的需求量为1000斤,你卖不卖?或者要为200斤以外的800斤另外标价?如果卖,或者不另外标价,那么10元/斤的价格根本就不是为200斤供给量(售出量)标的价格,而是为全部1000斤标的价格。所以,你的第二个环节根本就不存在。
第二,如果10元/斤的价格今天的需求量为0,你是不是一定要降价出售,例如,一直降到0.1元、0.01元?如果不是,那么你凭什么说200斤就不是今天一定要售出的量,它与剩下的那800斤根本就没有有何区别。所以,你的第二个环节也根本不存在。
第三,按照你给供给量(售出量)下的定义,只有在第四个环节上售出了200斤,这200斤才是供给量(售出量),在前面三个环节上这200斤根本就没有“供给了,卖出了,售出了”,因而根本就不是供给量(售出量),你却把它叫做供给量(售出量),不是掴你自己的脸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3:40:47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29 13:28
按照你的说法,你的过程一共是四个环节:
1.将1000斤摆上货架,这1000斤就是提供量。
2.确定你今天一 ...
定性基本准确,定量有问题。提供1000斤要卖200似乎有问题。假设这不是问题。
第一,10元的需求量是1000斤,那可能就要标价20元或更高了。
第二,10元的需求量是0,可能降到9元斤卖,但不会降到0.1元0.01元之类。
第三,200斤要卖一定标一个可以卖出的最高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3:53:2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29 13:40
定性基本准确,定量有问题。提供1000斤要卖200似乎有问题。假设这不是问题。
第一,10元的需求量是1000斤 ...
你也太无知了吧!
第一,超市进货基本是按照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安排的。如果10/斤的价格平均五天的销售量是1000斤,那么它绝不会因为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只有五天的1/5,而把每天的价格提高到20元/斤。那哪有理性可言?!

第二,如果9元/斤、8元/斤还销售不出去,你为什么不降低到0.1元、0.01元?那你凭什么说这200斤就是“一定要售出的量”呢?

第三,不管怎么说,200斤在售出之前,根本就没有“供给了,卖出了,售出了”,因而根本就不是你说的供给量(售出量),你却把它叫做供给量(售出量),不是掴你自己的脸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4:34:3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5:39:26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29 13:53
你也太无知了吧!
第一,超市进货基本是按照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安排的。如果10/斤的价格平均五天的销售量是 ...
您假设1000斤卖出能卖10元/斤,根据需求曲线或石开石供给曲线卖的少价格高。卖200斤就要卖高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5:48:3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28 12:09
价格影响供求供求影响价格,这是比较常见的说法。但是这里面的意义未必人人清楚。首先我们分析价格影响供求 ...
因果关系不对吧,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价格和剩余是稀缺性的推论,怎么反过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5:55:49
512works 发表于 2018-3-29 15:48
因果关系不对吧,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价格和剩余是稀缺性的推论,怎么反过来了
物以稀为贵,物以多为贱。这是古语。

是不是可如下翻译:

商品因为少而价格高,商品因为多而价格低。或者说现在价格不高是因为商品数量不少,现在价格不低是因为数量不多。

不能这样翻译吧:
商品因为价格高而少。商品因为价格低而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5:59:0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29 15:39
您假设1000斤卖出能卖10元/斤,根据需求曲线或石开石供给曲线卖的少价格高。卖200斤就要卖高价。
你可真无知!
那是五天为一定时期的需求曲线。五天中,10元/斤价格上的需求量就是1000斤,平均每天10元/斤的价格上只有200斤的需求量,你每斤卖20元根本就卖不出去。如果你第一天卖20元/斤卖不出去,第二天就要卖400斤,……到了第五天就要卖1000斤,还是得回到10元/斤的价位上。

按照你的逻辑,你第一个小时想卖的只有25斤,这25斤你是不是就可以卖100元/斤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6:10:11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29 15:59
你可真无知!
那是五天为一定时期的需求曲线。五天中,10元/斤价格上的需求量就是1000斤,平均每天10元/ ...
一天的需求曲线您改成5天,然后说一天的销售问题。有意思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6:25:3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29 16:10
一天的需求曲线您改成5天,然后说一天的销售问题。有意思有意思。
如果不是五天的生产量,而是每天都有1000斤的生产量,你为什么一天只卖200斤?你生产出来的那800斤是想要烂掉吗?如果每天1000斤的生产量,你可以随意决定每天要卖的销售量,那你应该决定只卖20斤才对,那你每斤就可以卖300元了!

分析问题一点逻辑能力都没有,你以为经济学研究就像你小孩过家家一样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6:29:23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29 16:25
如果不是五天的生产量,而是每天都有1000斤的生产量,你为什么一天只卖200斤?你生产出来的那800斤是想要 ...
定性基本准确,定量有问题。提供1000斤要卖200似乎有问题。假设这不是问题。
第一,10元的需求量是1000斤,那可能就要标价20元或更高了。
第二,10元的需求量是0,可能降到9元斤卖,但不会降到0.1元0.01元之类。
第三,200斤要卖一定标一个可以卖出的最高价。

这是我回复过的帖子,忘了?提供1000斤卖200斤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9:42:2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29 16:29
定性基本准确,定量有问题。提供1000斤要卖200似乎有问题。假设这不是问题。
第一,10元的需求量是1000斤 ...
假设这1000斤是平均五天的生产量,并且也是10元价格上平均五天的需求量,那么假设平均每天的供给量是200斤就是合理的,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这1000斤是平均每天的生产量,而你却要在这1000斤中另外确定一个一定要售出的供给量,不管是200斤还是800斤,都是有问题的,不合理的。也掴了你生产量都是要出售的脸。

更重要的是,不管你确定的是200斤还是800斤,在标价的时候都没有“供给了,卖出了,售出了”,因而根本就不是你说的供给量(售出量),你却把它叫做供给量(售出量),不是掴你自己的脸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0 05:30:31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29 19:42
假设这1000斤是平均五天的生产量,并且也是10元价格上平均五天的需求量,那么假设平均每天的供给量是200斤 ...
1000斤,最起码也要卖900斤以上吧?您非要卖200斤,所以我说有问题。也别纠缠这个了。您能解释物以稀为贵的意义吗?中国人早已知道是供给量决定价格了(前提是需求一定)。您现在还不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0 08:27:4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30 05:30
1000斤,最起码也要卖900斤以上吧?您非要卖200斤,所以我说有问题。也别纠缠这个了。您能解释物以稀为贵 ...
一定要卖多少量的问题是必须要纠缠的,因为它关系到你到底是毫无经济常识、毫无逻辑能力还是故意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的问题。
请问,在每天生产量(提供量)为1000斤的情况下,你为什么确定一定要卖的量为900斤,每天的另外100斤难道是想烂掉吗?那你不就掴了你生产量都是要出售的脸吗?不就证明了你就是在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吗?

真不要脸,又要偷换概念!
“中国人早已知道是供给量决定价格了(前提是需求一定)”中的供给量根本就不是售出量,因而根本就不是你的石开石供给量!
按照前因后果的关系,中国人早就知道的供给量、价格与你的“供给了,卖出了,售出了”的石开石供给量(售出量)的关系只能是这样的:
中国人早就知道的供给量→价格→“供给了,卖出了,售出了”的石开石供给量(售出量)
你的“供给了,卖出了,售出了”的石开石供给量(售出量)怎么能够决定前面的价格?你自己用你自己的供给量定义否定了中国人早就知道的供给量,现在却又用它来偷换你的石开石供给量(售出量),你还要不要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0 08:36:45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30 08:27
一定要卖多少量的问题是必须要纠缠的,因为它关系到你到底是毫无经济常识、毫无逻辑能力还是故意信口开河 ...
我说的是至少要卖900斤,卖200斤那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问题?1000斤最好是全部卖掉(对于草莓类不易保鲜的物品)。

1000斤是多,200斤是稀。物以稀为贵,物以多为贱。1000斤要供给的时候卖的贱,200斤要供给的时候卖的贵。

请您务必记住经济学假设:完全理性、信息充分、市场出清。当然现实可能不是与理论假设完全相符,但在误差不大的范围内,可以忽略不计差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0 09:04:4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30 08:36
我说的是至少要卖900斤,卖200斤那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问题?1000斤最好是全部卖掉(对于草莓类不易保鲜的 ...
如果1000斤就是每天的生产量(提供量),那么在这之下另外还要确定一个当天一定要卖的量本身就是个错误,900斤、200斤都是错的。
按照你的假设,每天1000斤草莓的提供量是多,确定其中的200斤供给量是稀,所以确定卖200斤可以比1000斤卖得更贵。那你确定每天的供给量只有20斤,不还可以卖得更贵吗?但这样一来不就掴了你生产量都是要出售的脸吗?不就掴了你“市场出清”的脸吗?不就证明了你的不要脸吗?

只有在假设1000斤是一天以上的生产量(提供量)时,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少于1000斤那才有一定的合理性。
假设1000斤是5天的生产量,平均每天必须的售出量就是200斤。你还能说“1000斤是多,200斤是稀。物以稀为贵,物以多为贱。1000斤要供给的时候卖的贱,200斤要供给的时候卖的贵”吗?按照你的逻辑,每天营业8小时计算,平均每小时只销售25斤,那比200斤更稀,可以卖得比200斤更贵,因此,每小时卖25斤可以比一天卖200斤赚更多的钱!你这不是无知得一说就错吗?

经济学从来没有假设过对于每一个市场参与者来说的“信息充分”,那都是你自己胡编乱造的幻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0 10:16:12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30 09:04
如果1000斤就是每天的生产量(提供量),那么在这之下另外还要确定一个当天一定要卖的量本身就是个错误, ...
是您1天要卖200斤的,我说至少要卖900斤(包括1000斤)。
但假设1天只有200斤要卖的,就是稀——相对于1天要卖1000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0 10:17:31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30 09:04
如果1000斤就是每天的生产量(提供量),那么在这之下另外还要确定一个当天一定要卖的量本身就是个错误, ...
您又忘了,讨论供给量问题时,是假设垄断。一个垄断体面对消费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0 10:54:3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30 10:16
是您1天要卖200斤的,我说至少要卖900斤(包括1000斤)。
但假设1天只有200斤要卖的,就是稀——相对于1 ...
真不要脸!
如果包括1000斤的话,还需要在另外确定供给量吗?
你说900斤也是在我假设之后说的。只要是每天的生产量(供给量)是1000斤,就是假设900斤也是错的,剩下的那100为什么不供给?你这不是掴你自己“市场出清”的脸吗?

200斤本身也是个假设,这个假设是以1000斤是五天的生产量(供给量)为前提的,没有这个前提或类似的前提,你要在1000斤生产量(提供量)中另外确定一个供给量根本就是不合理的。

如果1天要卖1000斤你却确定只卖200斤,就是掴你自己的脸!根本就没有必要讨论稀不稀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0 10:55:4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30 10:17
您又忘了,讨论供给量问题时,是假设垄断。一个垄断体面对消费者。
那是你幻觉!因为你总是生活在你的幻觉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0 11:20:05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30 10:54
真不要脸!
如果包括1000斤的话,还需要在另外确定供给量吗?
你说900斤也是在我假设之后说的。只要是每 ...
我的理论有过生产量=提供量=售出量的假设,但是我也说过现实世界未必成立。假设是一种模型。只要现实条件与模型差不多,就说明模型可用。
例如石开石供给曲线在其它条件不变(主要是需求曲线不变)是斜向下的,只要现实出现的是斜向下的线就符合模型,但不可能严丝合缝。
可是西经说供给曲线是斜向上的,可在其它条件不变(主要是需求曲线不变)的前提下,现实出现的是斜向下的线。这说明西经的模型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