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687 5
2005-12-29
中科院院士称中国能源不算紧张 须走重化工道路 www.hexun.com 【2005.12.28 09:03】 中国产经新闻/何祚庥
  专题:中国要不要“重工业化”?   高层力推中国能源政策转向 高能耗项目全部淘汰   中国真正出现能源紧张问题,将会在15年20年之后。而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特别是能源技术完全可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   现在大家普遍关注能源紧张,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不该走重化工道路,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论断。通过对能源形势的分析,严格讲近期不算太紧张。石油进口的价格高一点,但对中国的经济还不至于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我认为未来10-15年以内,石油进口的问题不是很大。电力问题大一点,但目前我们煤的支持是有的。真正出现能源紧张问题,将会在15年至20年之后。一些经济学家之所以做出上述论断,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科学技术特别是能源技术未来可能在此期间出现突破性进展。这些突破并非停留在空谈阶段,现实的技术路径已经比较清楚,只要我们投入,动员科技界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用10年到15年时间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可以做到;风机、大风机可以做到;太阳能、光发电我们也有某种设想,而且已经做出样机了。太阳能热发电,也有某种设想,而且不久也会有样机出现。这些都不是很遥远的东西,而是近期就可以做出来的。在这些技术上如果有所突破,不仅会对中国有重大影响,也可能对世界形势产生重大影响,至少中国不必为能源问题介入国际能源竞争,保证中国更有效地走和平崛起的道路。   中国未来20年必须走重工业化道路,最基本的原因在于是老百姓的需求。我们的人均电能到今年年底还不到400瓦,是美国当前人均电力水平的1/7。中国农村还有6.5亿人口,9亿农民大概有2.5亿进了城。中国的工业化首先就是城市化,城市的人口要占到整个人口的90%,至少80%,这才是城市化。我们离这个水准还差得远呢。城市化,就要盖房子,修桥铺路,就要钢筋水泥,这是巨大的需求。因此我们的工业化是史无前例的工业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宏观的思维,看不见中国的需求,就讲现在不应走重化工道路,说得不好听,是缺乏群众观念。   反对走重化工道路的人讲要用服务业来替代重工业,但服务业大发展的前提是城市化,它要求人口有一定的集中度。如果中国还停留在六七亿农村人口的水平,要大发展服务业,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国家的投入是主要的,大企业也应该投入科技创新。我们企业目前的发展模式有问题,就是尽量争取出口,靠廉价的劳动力,靠廉价的能源、资源来推动出口。(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29 16:05:00
称中国能源不算紧张我不敢苟同,但是对在中国这人口众多的国家里保持走重化工道路表示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1 03:14:00
现在还不紧张,院士脱离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1 12:04:00

赵晓也是这个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1 23:48:00
基本支持这个观点,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2 19:37:00
应该未雨绸缪,能源问题应放在世界局势整体来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