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018-4-2 13:47:58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65小时

《那些一眼看透本质的人,逻辑都是这样练就的!》笔记

1、《教父》里有句话影响了很多人,“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2、郭德纲曾说:“活得明白,与时间无关,跟经历有关”。而经历这件事,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没有人可以替代,你必须“亲自”上阵——仗剑走天涯,去看看世界的繁华。
3、看世界的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读万卷书,一种是行万里路。二者缺一不可。读万卷书,走不出去,最多是个书童;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4、李嘉诚说:“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就是给年轻人讲经验,讲一万句不如他自己摔一跤。”
5、仗剑走天涯只是训练洞察力的第一步。即使你比其他人多看了几眼世界,但如果不会正确地思考,万里归来,可能仍是一枚懵懂少年,甚至成为一个厌世的愤青。
万卷书也好,万里路也罢,对于所有人都是同样的客观存在。而在他们内心深处发生的化学反应却是千差万别的。哪怕两个人拥有完全一样的生活经历,他们的认知却可能大相径庭。
就像,在一个班级里,所有人的老师、教材、作业几乎都是一样的,但是最后的成绩却有高低之分;在一个家庭里,同样的环境下,一娘生九子,九子却各不相同。这种差别的产生,正是源自思维方式的不同。
6、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很多人在分析问题时,并不是为了找到真相,而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而只有当你不满足于第一个蹦到脑海里的答案,不满足于大家都认为对的答案,多问一个“为什么”,就具备了“第二层思维”
7、通过第二层思维思考问题,并不一定每次都正确。还有一种可能是,你想多了!或者你走火入魔了!此时,你必须想办法检验你看到的那个“本质”是否正确。
所以,我们不仅要对过往的经历和思考的点滴进行抽丝剥茧的提炼和总结,还要将新的理论应用在更多的生活场景中,并让它经受检验。无论投资还是其他领域,形成认知的过程几乎都逃不出“归纳+总结”的套路:
归纳:观察现象,提出问题,通过第二层思维思考,得出结论;
演绎:从结论出发,提出一系列的预测,通过搜集经验、事实和证据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一个人,就是在一次次的“归纳和演绎”中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洞察本质,不断成长。
8、在工作中给高层领导做汇报PPT,这种PPT通常需要控制在10-15页以内,因为越高层的人,时间越宝贵,就越需要尽快了解和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关键(所以他们才是高层啊!)。底下的人动不动写上十百来页的PPT,没有一个领导愿意看,反而会觉得你工作能力差,废话连篇。
9、一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1)运用金字塔原理,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通常是从一个最高层的问题开始,逐层向下进行分解。首先列出你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将问题拆分成子问题,并保证它们之间互不重叠和干扰。同时保证你把能够想到的子问题全部列了出来。实际运用中你只用不停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是不是把所有的可能因素都考虑到了,有没有遗漏的?如果有,再去找。
2.这些因素之间有没有互相重叠的部分?如果有,进行去重。

(2)归纳和演绎
这是两条基本的认知事物和思考的逻辑法则,工作中所有的问题,你都可以把它用演绎或者归纳的形式进行拆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归纳(龙,风,老鼠各为一类)。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演绎
EG,思考问题时遵循的一个思维提纲,供参考:
1.核心问题是什么?(只能有一个,如果有很多,找到最重要的那个)
2.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什么?(来龙去脉,历史原因)
3.和现在这个问题有关的人物和因素有哪些?(记住MECE法则,用归纳法,一一并列出来)
4.哪些是导致这个问题的关键原因?
5.哪些是次要原因?
6.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方法?(用归纳法,写出所有可能。用演绎法,找到每种方法实施的具体步骤)
7.解决这个问题,你现在欠缺哪些条件或者资源?
8.如何去弥补这些条件上的欠缺?
9.你的时间规划是怎样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然后做什么?
10.最后一步,just do it.

(3) 先说结论,是最有用也是最简单的一条经验!
先讲结论,把你要阐述的观点一开始就抛出来,这能节省所有人的时间。麦肯锡有一个著名的电梯理论:在进入电梯的30秒钟内向客户卖掉自己的方案. 第一句话就要把自己的核心观点传递出来:我们的方案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是最佳的选择

“演绎归纳和MECE”,是你的分析思考过程;“先讲结论”,是你思考完以后的表述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13:50:50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8-4-2 07:28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新充实挑战|    |公告【想成为牛人】|
昨日阅读1小时 累计阅读15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14:11:51
阅读1小时,累积阅读11.5小时
《金融数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14:23:18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17:29:35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9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18:02:15
昨日阅读时间1小时,总阅读时间1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18:18:06
昨天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4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19:20:05
日读0.5小时  累计30.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19:46:50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14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20:06:15
昨日阅读0.5小时,累计阅读21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20:45:11
今天读了1.5小时,累计6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20:54:00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6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20:56:11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4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21:48:45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12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22:11:47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22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22:50:04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3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23:04:07
昨日一小时,累计阅读19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23:07:31
昨日阅读3小时,总阅读41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23:14:01
昨日阅读1.5小时(英语半小时),累计阅读39.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23:15:55
1.昨日阅读内容
(1)百词斩单词
(2)证券从业考试
2.昨日阅读时间量:4小时
3.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57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2 23:51:26
昨天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9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3 00:02:17
4月第2天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05小时。

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推荐前几章中提到的一本书----免费的!!!:
Perry J.Kaufman(佩里.考夫曼)-《SMARTER TRADING: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Changing Markets》
https://bbs.pinggu.org/thread-918791-1-1.html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读完了第九章,第十章开始部分:

第10章 知道何时收手:如何保护你的资本
        保护性停价就像是红灯,你可以冲过去,但是这样做并不高明!如果每次去镇上都闯红灯,那么你就可能不会很快或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理查德·哈丁(Richard Harding),在一次系统开发研讨班上的发言
        在我举办的一次研讨班上,有一个学员情绪非常低落,几乎无法集中注意力,他为最近的股市亏损而沮丧。在去年上半年,他的退休金账户已经由40万美元涨到了130万美元。他说他原打算参加这期研讨班,部分原因就是想告诉我他已经成为了一位多么出色的投资家。
         然而,就在研讨班开始前的两周时间里,他账户上的一大堆股票都出现了剧跌,账户下跌了70%,其中有一只股票从每股200多美元下跌到了每股只有大约50美元——最后他赔钱抛出。现在该股票每股60美元,所以他确信他是在最低点抛出的了。
         我希望这样的故事不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我相信它是会非常频繁地发生的。人们在得到一些指点或是一些热门的新的入市技巧后就进入市场,但是在市场中建立了头寸之后,至于将来何时以及怎样退出市场他们却毫无主意。退出市场,无论是中止一个亏损的头寸还是实现利润,都是在市场上赚钱的关键。事实上,交易的黄金法则就是:
                  截住你的损失,滚动你的利润。
        这一黄金法则在我看来就是对市场退出的诠释。约翰·斯威尼(John Sweeney)在他那本不同凡响的《进军证券交易》(Campaign Trading)一书中,做出了以下评论:
        正像当我们还是孩子时去看床底下或是漆黑的壁橱里有没有怪物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一样,看到交易亏损而且要接受它同样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在那时,躲到被子底下去要容易多了,而现在采取一些防范的机制也可以容易得多。(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哦,这个交易法则不起作用了!”好像是入市策略导致了这笔损失。)
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你想成为成功的交易商,退出失败的交易至关重要。大多数人考虑的主要是入市或方案,然而这样做不会帮助你获得成功。你可以通过掌控退出和掌握头寸规模确定的艺术而变得富有。
        在我看来,除非在进入市场时就已经非常清楚应该在什么时候退出市场,否则你就算不上拥有一个交易系统。
        在我看来,除非在进入市场时就已经非常清楚应该在什么时候退出市场,否则你就算不上拥有一个交易系统。
         在最坏情形下退出市场,即旨在保护你的资本的市场退出,也应该是事先确定的。此外,你还应该有如何实现利润的想法以及让利润滚动起来的策略。市场退出的这方面内容留待第11章讨论。
        以下是其他一些市场传奇人物关于保护性止损的说法:
威廉·欧奈尔:
        “股市中赚钱的全部秘诀就是在你已经错了时,尽可能地少赔钱。”
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more):
        “投资者都是大赌徒,下一个赌注,一直耗下去,如果赌注下错了,他们就全盘皆输。”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回想自己亏损交易,几种情况都出现过:
        1)不知道R的概念;
        2)没有设置止损点;
        3)到达止损点之后没有执行抛出计划;
        4)盈利时没有就这个交易的新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订出新的止损点;
        5)在等待了很长的亏损期之后,迎来大涨却拿不住:一到持平或略有盈利就出手,导致资金没有效率,没有挣到后面的利润(有时这个利润非常高)。

        牢记:截住损失,流动利润!
                     截住损失,流动利润!
                     截住损失,流动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3 00:50:41
今天学习和阅读约5小时,累计阅读155小时。
投资心得:

第一个问题,资金量在1个亿以内闲置的自有资金,有5~8个核心持仓,足矣,最好不要少于3个,最多也不要超过10个。最3个的话,也要考虑分散在3个不同的行业,相关性比较弱的,比方说如果3个都买的银行股,那就不够分散,如果是1个银行,1个医药,1个家电,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就比较弱了,那么投资组合的反脆弱性就比较强,自己的资金分散在若干个不同的行业里面,东边不亮,西边亮。第二个问题,让自己的视野可以看的更远一点,公司所在的市场,行业空间的容量是不是足够大,目前的几百亿市值,已经建立了先发的龙头优势,并且在一个上万亿的市场容量里面来看,还是小不点嘛。买入的时候把握安全边际,以较低的市盈率买入,避免账户的浮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持有以后,如果认为该公司的成长空间与市值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那么遇到高市盈率,也不一定需要减持或清仓,业绩跟上来,高估值也就消化了。但是,未来股价会怎样的演化,其实是未知的,在股价上坐坐电梯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宁愿要一个过程跌宕起伏的15%长期收益率,也不要一个四平八稳的10%的长期收益率,毕竟投资的终极目的是投资回报,而不是平抑波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3 04:32:05
昨天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7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