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
我被要求就他的帖子进行反驳。
我不认为这在政治经济学已经如此发达,以至于国内和国际上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前沿研究已经发达到远远超出这里的水平的条件下,再重复这种很原始的,早就盖棺定论的问题有什么特殊意义,但我还是觉得,我既然没有办法使得自己在政治经济学上的拓展做到远远超越马克思的程度,我就不妨做一些基础研究上的说明工作。
首先我们就
这个帖子探究一下其中拙劣的理解和说明。
帖子开篇说:
劳动是什么或怎么来的,经济学上公认的解释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生理耗费。
这句话我只能把它看作是只有作者本人能看懂的文字。
劳动,从来就是一个过程,如果要说这个过程是由何而发生,那么,正确的答案应该且只能是,劳动是因为作为社会的人的存在而发生的。这个过程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物质上生理存在的方式和人的社会关系存在的方式,另一方面是劳动对象的物质存在方式和劳动对象作为物质在社会条件下的存在方式。原帖作者he_zr(以下简称H)把劳动过程的构成表现误解为劳动的来源,表现出,他缺乏说明“源”与“流”之间区别和关系的能力。
他接下来说:
那么是什么生理耗费,那就是生活资料通过人体转化为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等可以产生物质能量的劳动力物质耗费。既然生理耗费就是物质的耗费,那么其所表现的物质耗费无疑当属生活资料的耗费了,而生活资料就是一定的使用价值。
把劳动简单解释为所谓生理耗费,所以也就如H先生在别的地方所声称的,排泄也是一种劳动,因为排泄本身也是进行了一种耗费。我们暂且不说这样解释劳动的目的,我们只需要指出,这样解释的后果就是把人的劳动和任意一种生物的自然活动或者说它们的存在方式完全等同了起来。于是就抹杀了物质存在的方式和人作为社会存在的方式之间的区别。
我们不知道H先生如何定义生活资料,但从他所说的生活资料就是物质耗费来看,显然,任何一种生物存在的物质耗费都可以等同于生活资料。我们暂且使用这种“耗费无疑当属生活资料”的说法,看看他又把生活资料等同于使用价值后还有什么高论。
在逻辑上,劳动并没有什么特殊地方,它仍然是一定量的使用价值耗费
如果“劳动……是一定量的使用价值的耗费”,那么我觉得说使用价值一词毫无意义,因为使用价值既然被H说成就是生活资料,那么显然,这个概念纯属多余。然后他又说:
从劳动中抽象的价值,实际上也就与抽象的使用价值毫无区别,价值的实体就是使用价值
我不知道H如何从劳动中抽象出来价值,但显然,他眼中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再和生活资料是没有差别的,也就是说: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价值=劳动的耗费。
也就是说,如果一片叶子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话,空气和阳光就是其生活资料,树叶也是在进行劳动。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嫖客去妓院嫖娼也是在进行劳动,因为他也有生理耗费,而且是很贵重的生理耗费!从H的劳动观点上说,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毫无例外地所有人都会很喜欢劳动,西方经济学中劳动被看成负效用的理论在H那里彻底破产了。
在使得劳动之为负效用的说法破产后,H转而攻击劳动价值论。他写道:“劳动价值论……
未能正确理解物质的两种存在方式,即质和能的粒波二相”
我不知道他引用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相是如何进行类比法的,我也不知道他看的哪一本量子力学的著作告诉他光的波粒二相是光子使得质能转换表现。倒是量子力学首先阐明了:光子本身没有经典力学中的静质量,而只有动质量。换句话说,量子力学是建立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最经典的命题“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上的。现在我们的H先生有了量子力学上的重大突破:光子表现为波或者粒子的形态分别光能和质的转换。那么我倒是很想知道,光究竟在波的形态时表现为能粒子的形态表现为质呢,还是在粒子形态时表现为能而在波的形态时表现为质?从什么时候起,光子居然以独立的静质量反映在波或者粒子的存在形态上了?当然我们这里探讨劳动价值论,我们以后再来看H先生那高深的全新物理学。
他在用所谓的质能转换比喻劳动力和劳动能之后说:
经济学上就把生活资料与劳动力或劳动能作为等量的商品进行等价交换
但是我们刚才记得他说生活资料就是生理耗费的来着。现在,他的经济学就是生理耗费与劳动力或者劳动能进行等量的商品交换。我相信他的这种等价交换从来没有存在过,也从来在等价时候不等量,因为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任何商品和人的呼吸耗费进行过交换,但人的呼吸毫无疑问是最基础的生理耗费——不仅耗费空气也耗费人的肺器官的活动所需能量。恰恰一切商品交换是以这种生理耗费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商品交换和H所谓的生理耗费的交换截然不同。
H先生在没有就生理耗费作为生活资料的耗费进行详细而彻底的说明之后立即说劳动价值论不知道如何解释商品交换。他说:
当两个商品交换时……由于这些商品都是劳动产品,所以生产它们的劳动耗费则是它们共同具有的属性内容,因此比较劳动耗费量是较为客观,可操作的尺度手段。
于是劳动价值论真是简单到傻瓜也能理解的了:因为前面的劳动所耗费的对象无非就是生理耗费,又由于生理耗费=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所以劳动就是劳动的耗费生产劳动的耗费!马克思以后如此多的修正观点都不如这个修正来得简单方便,更适合弱智和脑瘫理解,因为脑瘫患者也有生理耗费!H先生的表面理论显然足够支持仁慈和博爱,因为这给了脑瘫患者莫大的荣耀,他们也进行劳动而不是丧失了劳动能力,至于那些剪息票的,坐收地租的和整天游手好闲的都可以跟在后面了……
为了这项交换。H先生还发明了尺度:
不同性质的使用价值交换,人们寻找的尺度仍然是使用价值,只不过是相同性质的使用价值罢了
所以,在交换时候,交换的某一方若能在交换前的一瞬间抓紧深呼吸,应该可以措不及防地使得自己劳动的耗费突然有所增加以便抬高自己的要价。于是我们很快就会看到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在竭力抓紧时间深呼吸,因为这无疑是最简单的劳动了。
当然,他还不罢休,他还要搞点计量,说什么
经济学只讲“计量性”,不言创造性,也无法计量创造性。
我们先不说全世界各国都在讲人的创造性,企业都在讲员工的创造性,我们先看H是如何解释他的这个观点的,他解释说:
道理很简单,如两个等量而等价的馒头,不能因为给人吃与给狗吃,其作用不同,给人吃可以创造更多的馒头,给狗吃则几乎浪费,因而这两个馒头的计量计价就产生差别。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句话的意思说商品的价格不会因为其最终如何使用而在售价上有不同的区别。换句话说就是用途不决定售价。这很好理解,商品完全可以在购买后一把火烧掉,但你不能因为自己是烧掉了所购买的商品,所以要求一个不同的价格。问题是,劳动价值论从来不反对这一点。不过他又说:
因此,经济学只对已发生的事实,如耗费成本,计量计价,而不会对未发生的事情,如作用,进行计量计价。
这似乎和劳动价值论关系不直接,但至少狠狠打击了理性预期学派的看法,也彻底砸掉了期货市场,因为前者主张未发生的事情会影响到价格变动,后者则是现实中对未来商品的真实而客观存在的成交过程。
直到最后,我们也没有看清楚,H先生所理解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也没有说明价值和使用价值为什么就是同一回事,因为他根本没有说明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概念差异,也就根本没有来推翻和反对这种差异。不过,他写帖子的原意显然是这个目的,我不知道他怎么会做一件事做到最后把要做的事情本身给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