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8482 0
2018-04-18

当宝宝进入到2岁的时候,很多宝妈就会觉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宝宝会说不了,一言不合就打滚耍赖,哭闹不止,越哄越哭,最后惹得大人们也跟着一起焦躁起来……

“我家宝宝2岁1个月了,就是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的小朋友玩,紧紧的抱着生怕就被抢了,他妈妈一说什么分享啊之类的就是大哭大闹,嘴里一直‘不要,不要’的”。

“我家宝宝大人做什么,她就跟着做什么,比如我在拖地,她也跟着拿把拖把拖地,但是呢却总是跟在你屁股后面拖或者往你脚下拖,把你拖干净的地方又弄脏了,简直就是搞破坏。”

“我家的会走路以后,对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特别好奇,什么都喜欢去摸去玩,危险的东西不给他玩,他就越想要去玩,结果就是大哭大闹。”

宝妈们是不是每天都神经紧张,时刻准备着应对宝宝们这些“令人头疼不已”的行为,甚至想塞回肚子里的想法都不自觉的冒出来,可是宝妈们又该拿他们怎么办才好呢?

其实,在遇到宝宝哭闹撒泼的情况时,宝妈们首先需要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能因为宝宝一哭就跟着着急上火的,然后再来慢慢教育孩子。等宝宝们情绪缓和一点的时候,慢慢帮他梳理,问问他为什么要哭,为什么不愿意把玩具给别人玩,在了解了宝宝的想法后就可以根据他当时的想法进行教育了,比如宝宝说玩具是他的,不要给别人玩,我们可以尊重宝宝的想法,然后父母们找点其它东西借故分享给小朋友玩,适当的跟小朋友互动玩一下,让宝宝知道一起玩才会比较开心,这样宝宝也才愿意拿出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如果宝宝还是不愿意分享,我们也要尊重宝宝的这种意愿,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要么转移其他宝宝的注意力,要么转移自己宝宝的注意力,而不至于因为一个玩具弄得双方都着急上火的。其次你容易着急上火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宝宝,只会让他越哭闹得厉害,平心静气的情绪能帮助你培养一个性格温和的宝宝。再比如吃糖,在孩子的意识里他只知道糖是甜的,吃在嘴里是好吃的,他不知道糖吃多了对牙不好,你再怎么跟他解释说不能多吃糖,牙会长蛀牙,他的意识里没有见过蛀牙,也不知道牙齿疼的感觉,他只知道吃糖,因此当爸爸妈妈限制孩子吃糖的时候,孩子自然只会用哭闹撒泼的方式来应对,而这时候家长们更不能因此也气急败坏,用吼叫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爸爸妈妈们可以先不要着急着发脾气,冷静观察一下孩子的哭闹,等孩子情绪缓和下来后再安抚孩子,给他看一些因吃糖多而导致长蛀牙的牙齿,让他知道并理解吃糖多并不是好事,这样或许他就能理解为什么家长们不给吃糖了;另外孩子还是不依不饶的话,也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分散他想吃糖的想法时,他也就不会过多的执着于要吃糖这件事了。

其次,很多时候,宝宝的很多“破坏性的行为”,比如,跟你学拖地,他不是拖地上的脏东西,而是把地上脏东西拖的满地都是。其实是宝宝还不能完全理解你的这些行为,他只知道拿着拖把在地上划来划去好像很好玩,并不理解你这样做是为了把地弄干净,而他对于干净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又比如你在教宝宝搭积木,她却一把推倒你的积木,任凭你怎么教,就是不肯跟你学,就喜欢推倒你搭的积木,是因为他对积木倒塌的现象比较感兴趣,看到搭好的积木散落一地,他比较开心,而你对他推倒积木的行为却比较生气,并认为是在搞破坏。其实是宝宝他不能理解你搭建积木的行为,他不知道你这样做是为了搭建一个房子或是其它什么模型,而且他对于房子或其它模型的形状没有概念,他会觉得积木不会动没有玩的乐趣,而推倒积木,积木就会散落一地,他对这一现象却觉得其乐无穷。或许这就是宝宝天真的表现吧,他们觉得玩就是动起来,至于怎么玩怎么动是没有任何边界和限制的。

第三,我们一味的致力于孩子的“逆反心理”,却忽视了导致孩子这种“逆反心理”的环境因素。在我国,很多的家庭育儿都是爷爷奶奶帮忙带,父母是其次,父母与爷爷奶奶的教育模式或许会有冲突,这样的方式使得孩子同时接受几个大人不同的教育方法,而他却不能同时处理好父母与爷爷奶奶不同的教育方式,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是按照自己大脑里的一套教育方式来教育宝宝,而每个人的教育模式都是狭隘的,所以也就导致我们只会按照自己接受的教育模式来教育孩子,理所当然的认为宝宝们的这些行为就是“破坏性的行为”,然而一旦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时,大人们就会采用一种简单暴力的方式——即打骂来教育宝宝,这种方式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其副作用却远远大过其正面影响,同时也更加剧了孩子的“叛逆”,出现了更多的成长问题,比如缺乏安全感,胆小,爱哭等。

2岁的宝宝已基本能听懂父母所有的话了,这个时期他脑海中的词汇量急剧增长,基本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他们开始出现独立意识,有自己的思维,对他不认识的事物都喜欢问个为什么,模仿力超强,比较喜欢模仿,好奇心很强,生活上会主动学习自理,比如自己洗脸,穿鞋等,来显示自己的能耐,而对于很多事情却又不能较好的把握一个度,承担一些事情的严重后果,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给予一定的引导,为其承担风险,帮助他成长。

都说做父母的就是人生的一次修行,我比较认同,尽管会有点难,因为每次当孩子作出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或危险性动作的时候,家长都忍不住的想要发火,以此来制止孩子的行为,想让孩子明白他的这种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让父母或是别人非常的反感,可是孩子却不知道。不要总是一味的责骂孩子,更多的从自身找找原因吧,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父母和家庭环境因素造成的,或者也让我们回归童真,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你就能够理解他的诸多行为,才能教他礼让,帮助他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