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118 2
2009-12-01
2009年12月01日 09:12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是“文化精神的传承之地”。它首先应该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及某种对绝对精神的追求,并为社会精神文化的完善和发展做出贡献,这是大学在科学研究、培养人才之外,最重要的一种功能

  大学如何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有很多种解答。而我想,建设大学精神应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
  前不久,在中山大学85周年校庆之际,我给15位同仁颁发了中山大学首届“卓越服务奖”,感谢他们在学校连续服务超过50年的忠诚与辛劳。
  这个奖项,并非为了标新立异,更深的一层考虑,是希望在中山大学建立起一种荣誉制度——这种荣誉不能带来晋升,也与金钱收益无关,而关乎忠诚,关乎坚持,关乎对所从事职业的专业精神,关乎人类社会所共同认可的基本价值。简单来说,就是希望通过设立这个奖项,在大学构建一种文化精神。
  与ZF和企业不同,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是“文化精神的传承之地”,首先应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及某种对绝对精神的追求,并为社会精神文化的完善和发展做出贡献,这是大学在科学研究、培养人才之外,最重要的一种功能。
  大学不仅仅是学者们的工作场所,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对外界来说,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象,都有一定的精神感召力。当然,大学精神蕴含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表现在一个个故事里、一个个场合中,它的文化、精神功能是一个潜移默化,与时俱进,绵绵不绝的过程,只能靠我们慢慢去感悟。
  这种精神虽不可捉摸,但可意会,它时刻在塑造着大学中每一个人,尤其是可塑性很强的青年学生。大学传承文化精神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通过营造氛围和学术性的教学,全面地塑造学生,培养出具有特定精神血脉的优秀人才,传承和创新人类的知识与文化,去更好地服务社会、引领社会。
  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强调大学与国家、社会的紧密联系,强调关注民生,强调培养富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学生,是我们的价值追求。而不断加强学生求知、求真、求善的道德感和贡献社会的使命感,闪耀着大学精神的光芒。(黄达人 中山大学校长 本报记者贺林平采访整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1 13:07:26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 11:24:28
做学问,做学术,需要有经济基础,需要静得下心。。。而我们大学没有着这种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