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547 2
2009-12-01
2009年12月01日 15:43 来源: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来意大利米兰当“外教”快一年了,11月26日那天下班前,经同事罗格斯提醒,我才意识到这是11月的第4个星期四——感恩节。
  我掏出手机,给父母和昔日的老师发了几条越洋短信。让人欣慰的是,我的一些学生也纷纷发来越洋“感恩短信”,还有我那正在读初三的儿子,也发信息对我表示“感恩”。我回信息说:“爸爸一个人在国内带你很辛苦,你一定要努力读书!”
  我喜滋滋地捣鼓着手机,兴奋地和罗格斯分享快乐,罗格斯却用一副不解的表情看着我。我突然意识到她的手机一直都“沉默”在她的口袋中。我纳闷地问:“你难道不对父母和老师表示感恩吗?而且,似乎也没有学生向你表示感恩。”
  “对父母和老师也需要感恩吗?我们的学生有必要向我们感恩吗?”罗格斯反问。  

  我真没想到,像她这样一个从意大利帕维亚大学毕业的人,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我恨不得在胸口画个十字,然后向上帝求情宽恕她的罪过。我说:“父母的亲恩和老师的师恩是最伟大的,怎么能够不感恩呢?”
  罗格斯说:“父母生下你就理所当然要把你养大,学校收下你就理所当然要教育你,这是本分,不是施恩。你远离家乡,你的先生理所当然要带好你们的孩子,而你们的孩子也理所当然要读好书,那不是施恩或感恩。你的孩子为自己而读书,为将来而读书,为国家而读书,为人类而读书,而不应该因为你的先生辛苦付出而读书!”
  罗格斯这一番话听着让人觉得有些无情,仔细想却也有些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听见这样的话:爸爸妈妈(或老师)为你付出了什么什么,而你却这么不认真怎么怎么的。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孩子就是为了报爸爸妈妈或老师的恩而活的。我们抚养孩子,教育学生,都是分内的事,不是施恩。让孩子们在报恩的心理中成长起来,或许让我们慰藉,他们却可能因此而不能做一个完整的自己。
  “那世界上岂不是根本不存在‘恩’?”我问罗格斯。
  “不,我们必须要有感恩的心,我们要为世界的美好而感恩,但感恩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创造更多的美好!”接着,罗格斯邀请我参加她和朋友们组织的一个活动:去孤儿院陪孤儿们唱歌跳舞。
  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的感恩,大多给了某个在我们心里地位比较特殊的人,而罗格斯的感恩,则是一种为世界和生活的美好而感恩。我在瞬间做了决定:和罗格斯一起去孤儿院陪孤儿们唱唱歌跳跳舞。因为我不仅要对父母师长感恩,还要对这整个美好的世界和幸福的生活感恩。(陈雪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1 20:06:02
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快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 12:22:21
“在外靠朋友”这句话真的是没错。
在国外留学的这期间,。真的还是要感谢朋友。
在外面能交到知心的朋友真的挺难的。
很多人都是有事才找你 ,没事不理你的。唉。就是这么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