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波动加剧,热点轮动明显提速,投资者关注焦点集中在大小盘风格切换上。这一方面源于震荡行情中,以创业板为代表的科技股更加抗跌;另一方面也与创业板估值溢价率回落至历史地位,上行阻力相对较小密切相关。
展望后市,创业板这种躁动式反弹能够延续至二季度?业内人士表示,内生增长动力是关键。
据信达证券分析师谷永涛介绍,2005年以来A股市场大小盘风格变化,在震荡市的格局之下,风格延续的时间较长,促成风格转换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业绩增速改变。目前A股整体处于震荡格局,且从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企业状况,尤其是商誉情况,小盘股业绩持续复苏的时机仍未到来,强势成长股风格延续概率不高。
从3月份社融、进出口等数据来看,结合全球经济放缓趋势显性化,A股缺乏整体性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创业板“估值锚”抬升。
另外,今年以来科技风潮席卷全球,美股和A股科技股表现频频“共进退”,走出相似行情,而CDR更加深了这两大市场科技股关联。在美股市场上,科技股连续上涨后周三开始出现分化,苹果公司、脸书、奈飞公司均出现程度不等下跌。麟龙公司表示,对本身短博情绪浓厚的A股创业板交易,或是雪上加霜。而对创业板主流品种传媒股而言,近两年仍是以外延式增长为主,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这令板块难以具备明确的整体上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