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267 5
2009-12-02
迪拜危机或非第二波海啸 亚洲泡沫模式需紧急遏制
日前,迪拜国企巨头迪拜世界宣布重组并延迟偿还债务,穆迪和标普等评级机构随后大幅拉低相关企业的债券评级,其中有些甚至降至垃圾级;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强烈下跌,与迪拜甚至海湾有所牵扯的股票和债券被大量抛售,债权银行(例如汇丰)和建筑承包商的风险敞口也受到投资者担忧,有人甚至惊呼,迪拜债务危机的蔓延将掀起金融危机的第二波浪潮。
不过,迪拜债券损失的潜在规模还是较小,事实上迪拜的快速衰退峰期已经过去,今年3月份是迪拜遭受最严重打击的时期,众多项目因信贷紧缩而停止,无数花费血汗钱赶到迪拜想挣钱的建筑工人愤恨离去,股市下跌超过七成,整体失业率数字迪拜当局不准公布,吸引贝克汉姆、舒马赫等名流的高端物业跌去75%。迪拜世界的延迟偿还债务只不过是一个“结果”,它象征了迪拜经济的完全衰落。
不过断言迪拜危机引发新的金融风暴也许不够严谨,我们判断,拥有95%阿联酋石油和近5000亿美元的阿布扎比有能力挽救迪拜。而且金融企业在危机之后普遍经历了痛苦的去杠杆化过程,迪拜危机的蔓延范围其实已经有限,也更容易评估。
但迪拜危机对于企业家、投资者和政府,仍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它对于那些勇于盲目扩张、狂热建设和泡沫追逐者们,将是一个长久的告诫,而它所遗留下的众多烂尾项目,恐怕在未来十几二十年内都将难以消化,甚至会留下一些永久性的泡沫纪念碑。
过去二十年,凭借石油和“幻城”概念,迪拜这颗海湾明珠,已成为阿拉伯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一盏罕见的市场明灯,不仅成为中东贸易和金融中心,其基础设施、城市发展、生活水平和文化宗教宽容等各方面的进步,在阿拉伯各国中都极为突出,俨然已跻身世界级大都市,这一成就,在中东这一充满动荡和冲突、在文化和宗教上守旧排外的地区,确属巨大而难能可贵。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如同其它海湾国家一样,迪拜在建设市场经济所需的制度基础方面,却进展寥寥;尽管迪拜王室施行了对商人、企业家和投资者十分友好的政策,也为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但这一切却没有一个可自我维持的制度加以保障,而只是建立在统治者个人的开明和善意之上,甚至只是策略性友善之上。
制度建设的缺失,一方面激励了商人和投资者的短期行为,让他们热衷于可短期内盈利的生意和项目,而更重要的是,国内的人民基本上被排除在发展所带来的机会之外;尽管迪拜人民享受到了王室所恩赐的高水平福利和繁荣带来的资源租值,但由于没有国内市场制度保障,且生产性资源几乎为王族所垄断,普通国民很少有机会以企业家的角色参与经济发展。类似的,文化、传媒、学术、慈善、社团等通常随市场繁荣而发育丰满的、作为一个公民社会之血肉的那些组织元素,都没有发展起来;这样的社会,虽然拥有了七星级酒店、顶级奢侈品牌和高楼大厦,却依然脆弱。
王室的垄断和支配地位,脱离了市场化分散决策所带来的淘汰和纠错机制,使得经济行为不可避免的倾向于片面乐观和盲目扩张,而整天围绕在王爷们身边的那些追逐短期利益的商人,也乐得鼓动他们的自大和狂热情绪,迪拜泡沫的伏笔,其实在多年前早已埋下;与集体乐观情绪所酿就的美国地产泡沫不同,迪拜泡沫是少数垄断和支配者的狂热加上众星拱月式的鼓动追捧所造就的吃大户式泡沫,是由人傻钱多速来电报所召集的泡沫。现在,先知先觉的投机大鳄获利而走,来自穷国的数十万建筑工人,多半也已卷铺盖回老家,大量外籍人士抛下名车豪宅债务以及道歉信,迅速回国,只留下沮丧的王子们在这里应付着已收起笑脸的众多债主;或许下一次他们会更加谨慎和冷静。
不过,迪拜危机也再次提示亚洲诸国“泡沫危机”,尤其是房地产泡沫危机带来的巨大伤害。华尔街过去有句名言“Shanghai, Dubai, Mumbai or Goodbye?”,这原本是对亚洲金融中心的争先恐后的强势崛起的茫然,现在看来,宛如一个黑色的预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2 10:12:47
对于中国来讲,应该算是一个范本~
从全球金融市场每天发生的交易量来说,迪拜债务危机暂停偿债590亿美元,其数量是不大的,而且这债务更多是显示其区域性。特别是,这次债务危机与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有很大不同。迪拜债务危机更多的是债务人与债权人的信用关系。如果这种信用关系出现违约,至多是让债权人受到损失,其风险不会被无限放大。而美国次贷危机则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导致了整个金融体系崩塌,整个金融风险被无限放大,然后这种金融风险传导到实体经济。因此,两种危机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为什么迪拜债务危机会对国际金融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对国际金融市场冲击会如此巨大?主要原因是经过2008年的美国金融海啸之后,尽管各国的金融市场开始逐渐恢复,但受2008年金融海啸的打击,不少投资者早就成了惊弓之鸟。只要国际金融市场一有风吹草动,一定会逃为上策。特别是在目前信息交流如此迅速、网络世界如此发达的今天,更是为这种惊恐之状提供条件。因此,当迪拜债务危机的消息公布于世,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巨大的震荡也是十分正常的。但实际上,这次迪拜债务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并非如此之大。
对中国内地与香港来说,这次迪拜债务危机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对中国内地及香港又意味着什么?前面已经说过,既然迪拜债务危机的风险没有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被无限放大,它是区域性的,因此它对中国内地及香港来说,其影响都是不大的。所以,该事件发生之后,就有不少内地的金融机构及公司出来声明,它们与迪拜世界没有业务关系,因此其受到影响不会很大。事实上,尽管内地有些公司可能与迪拜世界有一定业务关系,但是这种业务关系的交易量一定不会太大,而且所涉及的公司也不多。对于香港,可能有公司与迪拜世界的业务关系会比内地要紧密,但也不会占很大比重。
其实,迪拜债务危机对中国最为重要的影响,就是我们要重新来认识房地产泡沫,评估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处理房地产业的问题,那么迪拜债务危机同样会在中国发生,而且中国房地产泡沫所导致的危机可能会比这更大。
因为,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之后,中国政府采取前所未有的房地产救市政策。这种房地产的救市政策看上去是让国内房地产复苏了,但实际上是把刚调整了一点的房地产市场重新推高至房地产泡沫的顶点。这次房地产泡沫的吹大,不仅来得快、涨得高,而且基本上是银行信贷政策过度宽松的结果。过度宽松的房地产信贷政策已经把国内房地产市场变成了一个全民炒作的市场。当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完全投机炒作的市场时,只要银行优惠政策不改变,投资者对房价上涨的预期也就不会改变。这时,投资者一定会大量进入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把房价推高。从迪拜世界债务危机事件可以看到,无论采取什么掩盖的方式,吹大的房地产泡沫一定会破灭。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然采取世界最为优惠的信贷政策,那么国内房地产市场泡沫还会吹大,但是吹大的泡沫总有一天是会破灭的,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因此,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并不在于房地产泡沫已经吹得多大,而是在于政府是否认识到这种泡沫的严重性。如果仍然以GDP的增长作为房地产发展的条件,如果仍然要以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来推高房价,那么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也一定会破灭。迪拜世界债务危机的今天,也就是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明天。就这意义来说,由房地产泡沫导致的迪拜债务危机应该引起国内政府足够的重视了。(转自社科院金融评论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9 13:19:45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9 13:20:08
哈哈哈,你看的还真不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9 23:46:05
豹子也属于猫科动物啊~头像很可爱~~ 4# baoge200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6 13:37:39
很不错的评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