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 君 说 
4月23日,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的2018中国绿公司年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力官童文红做了主题分享。
 
阿里巴巴一路走来19年,当中的内核是什么?对此,童文红总结为三个相信:对使命愿景的相信,对文化的相信,以及始终相信人是整个组织最宝贵的财富。
 
关于阿里文化,童文红认为最鲜明的特色其实是简单、开放。在组织治理上,童文红称阿里治理的基调是透明,而透明其实是治理最好的基调。“凡是只要能够拿到阳光下来,一切都不是问题。”
 
正和岛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审阅授权发布,以下是演讲精编:
口 述:童文红
编 辑:程灵素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阿里内核的3个相信
无论社会怎么变化,组织形态怎么变化,其实跟人一样,最核心的是要探讨这个组织的内核有没有变。内核就像一个人的思想和精神一样,只要这个东西在,不管碰到什么变化和困难,这群人都是有智慧的,可以走过去的。
 
阿里巴巴走过的19年历程当中,它的内核是什么?
 
阿里巴巴从1999年走到现在,我总结出阿里巴巴有几个相信,这几个相信使阿里巴巴从18个人走到6万人,一直到今天为止,这几个相信始终都是阿里巴巴组织里边非常深的道理。
 
1.对使命愿景的相信
 
在阿里巴巴内部这不是一句空话。1999年,马云提出这句话的时候,没有人听得懂,只是对马云的“盲目崇拜”,跟着干。
 
今天,阿里的核心干部,即使在阿里上市大家实现财富自由以后,依然愿意留在那非常拼命、非常努力的工作,完全是对于使命愿景的相信。
 
很多企业的使命愿景是挂在墙上的,阿里的使命愿景是跟业务绑在一起的。当时做B2B,后来做支付宝、阿里云,做菜鸟,做物流,到去年提出的“五新”战略,要做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能源、新技术,这一路战略的制定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使命紧密相连,一直延续,一直没有变过。
2.对文化的相信
 
阿里是一家人,加入阿里这段时间,你的生活、工作、你的血脉跟这家企业连在一起。文化有很多词,境界、亲切、通透等等。
 
前不久,合伙人跟所有十年的员工做了交流,也问到十年员工,组织这么大,有没有问题,组织这么大,有没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问老员工为什么可以留在阿里。他们说,他们看到的问题不比新员工少,相信这个组织有进化的能力,相信组织能够朝着不断发展的方向前进。
 
我们内部最喜欢用一句话形容阿里巴巴,就是一群有情有义的人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一辈子说长很长,说短很短。在阿里十几年以后,所有的生活工作都跟这家公司在一起,所有好朋友都是这家公司的人,工作很辛苦、很累,但是心里开心,觉得很温暖、很亲切。
 
这是对文化的相信,如果没有对文化的相信,阿里坚持不到今天。
 
3.始终相信人是组织最重要的
 
比技术更重要的是人,相信人的发展,只要每个人在组织里得到发展,就能激发出内在的力量,就能够让组织发展。
 
这三个相信是阿里巴巴能够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有很多人离开阿里巴巴自己创业,在外面创业的阿里系CEO有500多位,他们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前程会”。我们参加过他们的活动,浓浓的阿里味道。
 
虽然已经离开公司,但是踏进他们的圈子发现好像恍如就在阿里一样。这三个相信让我们一路走到今天。
阿里的气质=理想主义+现实主义
 
阿里巴巴也有自己的气质和特性——理想主义+现实主义。
 
马云说过,阿里巴巴有一个愿景,要活102年,而且要活得好。
 
102年,科学一点是:战略乘以组织,如果再理想主义一点,就是理想主义乘以现实主义。
 
102年,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前瞻的战略,再配上一个非常鲜活组织的机体才能永葆青春。为什么很多人只看到阿里巴巴好的地方?其实阿里巴巴走过很多弯路,这个过程中始终秉承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最早我们要做全球十大网站,后来要做商业的基础设施,要做平台,现在马云又提出要做经济体、全球化、生态化,要有家国情怀,这是阿里巴巴理想主义的一面。
 
理想一定要有,但是光靠理想主义,没有现实主义,没有成绩是万万不可的。
 
阿里巴巴也有现实主义的一面,我们常说,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每个人都要站在自己最好的表现之上,不断挑战自己。
 
这样就能把很虚的价值观搞得很实,比如“独孤九剑”(员工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后来又有“六脉神剑”(六大价值观),包括管理人员有“九阳真经”。
 
在六大价值观的基础上,我们考核干部带团队好不好,推文化好不好,有没有领导力,而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务实的,在每一个周期的考核里非常严肃、认真的做下来,打分、交流,跟升官发财息息相关。
 
一方面,我们用理想主义牵引着大家不断往前,另一方面,我们又非常现实主义的告诉大家我们是一家企业,企业必须首先自己活下来,只有做得到好好的,才能活得好,以后才可能对社会有更大的帮助和发展。
 
这是阿里巴巴这个鲜活的基体所呈现的现实,它的理想主义、现实主义。
一年花1413天在新员工培训上
 
组织是由三部分组成的,组织文化、组织治理机制以及组织能力。
 
1. 组织文化
 
回看阿里巴巴18、19年的发展历程,比如文化,阿里文化最鲜明的特色是简单、开放,对文化的通透。
 
我们对这些文化的呵护花了很多时间,我认为合伙人制度就是最大的组织创新。我们每个人手上的票,不像谷歌那样一票可以选好多票,我们对董事会的影响,制度设计的过程,会慎重坐下来讨论合伙人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第一大定位,就是传承、捍卫阿里巴巴的文化,因为业务会不断变化,但是文化和使命是不变的,特别是文化的传承要一脉下来,要走102年。
 
文化一定跟CEO相关,每一个新员工进来都要上《百年阿里》,去年一共做了157场《百年阿里》,新员工培训之前讲历史、文化。
 
最早期的时候是9天,后来因为组织规模越来越大,HR忙不过来了,我们就想能不能搞浓缩版,现在6万人了,不能跟2000人一样,就擅自改了5天版本的,这件事情被马云知道了,坚决不同意,一定要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