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lus 发表于 2018-4-26 05:06 
这个观点没有可操作性,学术活动往往并不直接面向市场,无法通过市场规律进行检验。有的研究高度抽象,这时 ...
我觉得,这里的问题要这样来看:
如何使得中华民族的思想、科研力量,汲取古今中外的精华,一直保持在世界之巅?
如何使得学术界这个集体,替代天才、大师?超越天才、大师?
如何使得代代出天才大师,天才大师代代有之,是层出不穷的?
那么我觉得,或许可以这样:
1,建立一个中华学术平台,把所有学者囊括其中,把所有学术论著囊括其中,把所有学术界活动囊括其中。
2,自由随便发表论文。论文很轻松。
在一个中华学术平台,所有的学者学生,在上面随便自由发表学术论文。这就是官方的正式的发表了,永久收藏。
博士生及以上,自由发表,随便发表。
博士生以下,经过2名博士、老师的审阅推荐,自由发表,一篇一审阅一推荐。
民科等等,经过2名博士、老师的审阅推荐,也可以自由发表,一篇一审阅一推荐。
3,例行公事晋升职称。职称很轻松。
职称晋升,相当宽松,只要没有违法违规,经过同行评议,就自动晋升,宽松晋升,没有名额限制。
凡是达到了相当简单宽松条件的,都可以自动晋升职称,自动进入候选人行列,
进而,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接受国内外全体同行的评议,凡是评议结果达到很起码界限的,进入投票环节。
进而,在中华学术平台上,当场随机,抽取若干名同行的投票,通过即可晋升。
总之,在职称问题上,职称晋升上,不要让科研人员有压力,有负担,搞人际关系,裙带关系。
基本上来说,就是自动晋升了,不受名额限制了,就是按部就班,吃大锅饭。
学术职称嘛,就好比二级工、三级工,就好比理发师、泥瓦匠,等等,例行公事即可。
晋升职称嘛,就是长个工资级别而已,没必要太省钱,太苛刻,全国一年多花钱几亿、几十亿而已。
4,关键,根本,在于中长期的同行评议,在于全体同行的同行评议。
这些评议,都在上面的中华学术平台上来进行。具体如何进行,采取哪些具体指标,这里省略。
总之,使得任何学者学生,都高度自律自尊,高度重视论文,高度重视创新,
高度重视十年左右的全体评价。
5,在中华学术平台上,开展各种基金项目活动,开展各种科研活动,开展毕业答辩,等等等。
6,社会大众,大众百姓,非学术界人士、非专业人士,
不参与上述学术界的任何活动,但,可以
旁观,和
从旁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