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LISREL、AMOS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
2030 3
2009-12-02
看了一下邱皓政(2003)的书,有几个问题想请哪位高人解释一下。1。书中提到部分统合模型,即结构模型中包含潜变量和显变量,而且在他的例子中,作为结果变量的就是一个显变量,而且潜变量是用两个问项测量的。这样的模型设定是不是合适?其他介绍方法的书里提到潜变量最好有三个以上问项测量,而作为结果的变量(因变量)应该至少有三个;2。书中的调节模型,调节变量是显变量,是直接做的。其他研究中认为结构方程做调节效应比较麻烦,多数建议分组做。就想请教一下,是不是显变量(连续)调节可以直接做,类别变量分组做,而潜变量的调节邱好像没有提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11 14:48:30
为什么没有人回答亚?如果是太菜的问题也希望哪位能拨冗回答一下。谢谢。

1# holyfiel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2:43:54
关于第一个问题,虽然有些参考资料提到了这个问题,也就是推荐一个潜变量至少3个观测指标,但是假设2个指标能够完全反映潜变量的话,也未尝不可;书中的例子有时候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实际情况潜变量很少只有两个指标就能反映的,这个问题需要你辨证的看待。关于第二个问题,潜变量调节效应分析存在如下一些情况:1.调节变量为显变量,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在SEM软件中做分组比较;2.如果调节变量是潜变量的话,有多种方法进行调节效应分析包括:1)可以取其项目总分均值来做调节,;2)可以采用潜变量因子得分作为回归分析;3)2SLS(两步最小二乘法)估计;4)加入乘积项的无约束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9:08:50
对上述2.2)的补充:潜变量因子得分+回归分析=潜变量估计值,在利用潜变量估计值做调节效应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