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2317 1
2009-12-03
尽治理迪拜世界昨天宣布了高达260亿美元的债务重组计划,令业界仿佛看到了一轮新的曙光,但是,对于中国手机产业而言,迪拜危机的引爆,尤如一颗深水炸弹,开始在中国手机产业界中引起 深层次震荡。  
      引爆迪拜危机的迪拜世界公司终于打破沉默。12月1日,该公司发布声明称,正与银行就涉及260亿美元的债务重组计划进行“建设性”谈判,这是该公司自11月25日要求推迟偿还债务以来发布的首个声明。  
      但是对于这一新闻,深圳某手机公司的总裁赵伟一点也兴奋不起来,因为代表中东市场一面旗帜的迪拜,正离他远去,而迪拜对于他们公司的海外出口业务而言,因为占据了将近1/3的份额,迫使其连续多日来召开公司中高层以上会议,商讨对策,但让人沮丧的是,直至今日,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提震公司手机业务的业绩。  
      与赵伟所处同样情况的手机公司,在深圳甚至于全国的手机产业,比比皆是。  
       “中国手机公司在迪拜受到的损失,起码在30亿元以上。”赵伟说。  
      但据袁茂峰估算,30亿元还是一个极其保守的数字。据深圳海关宣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深圳口岸累计出口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以下简称手机)8218万台,价值55.6亿美元,以迪拜为代表的中东新兴市场历来是中国手机海外出口的“重镇”,即使按保守数字来算,从迪拜辐射出去的手机量,每个月在150万台以上,而以每台手机出口价300元计算(中国手机产品在中东市场的批发价平均在35美元到50美元之间),中国每月出口迪拜的手机其价值高达45亿元以上!  
      由于迪拜所爆发的债务危机属于忽然状况,尽管对于中东地区的手机渠道商而言,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但是,由于这一事件对中东消费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中东地区的手机渠道商在短期之内,不敢冒然进货,而多以消化库存为主,这就势必给未来中国的手机业务出口,造成相称影响。  
      详细到中东的手机市场,尽管中国的许多手机企业已经在中东地区耕耘了三四年之久,但其经营模式 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要么以OEM代工的方式挣取一点加工费,要么有自己的品牌,但渠道模式以单一的自然销售为主,通过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利润一步步挤压,将自己弄得疲劳不堪。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另外一个角度,迪拜危机或许是一件好事。由于中东市场仍旧属于NOKIA等手机品牌的非重点关注市场,中国手机在上述海外市场依然存在拓展空间。中国手机公司可借此机会,革新原有的渠道模式,将中国本土的运营经验,搬到中国市场,建立专营店、专柜,配备强有力的促销队伍等;同时,与当地的运营商紧密联合,通过运营商定制,将产品渗透到消费者中,打造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作者:袁茂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7 00:20:13
好东西啊  好想要 可我是新人没有钱啊  那位好心人发给我报 laoyao886@yahoo.com.c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