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09-12-4 09:40:48
搞研究的也是人,谁不想工资高。谁不想赚钱多。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市场,就有什么样的供给。价格确定,工资确定。搞研究的工资如何,你我都没发确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09:43:06
在学校的待遇至少应该等同于中产阶级,这样才不会整天出去做横向课题,不搞研究,至于,待遇提高后不出成果,可以开除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09:49:04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0:01:03
大师级别的不谈了 在中国能做到大师级别的都不缺待遇 缺的是没多少大师
青椒待遇不用太好 能生存的下去就行了 高房价让俺们生存不下去
最需要物质的时间段是中青年 最能创新的年龄段也正是这个时候 如果陈志武所说的让各个年龄段平衡起来用贷款能解决问题 而且社会保障完善 那么中青年就不用这么急功近利了
如果人人竭泽而渔 又怎么会有青椒傻到放长线钓大鱼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0:14:20
科研是奢侈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0:23:33
6# 非主流书生 童鞋,学界的腐败是因为政治体制造成的,不是职业化的问题,职业化不是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0:27:01
LZ很高见,应该到教育部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0:33:56
应该这样说,同样搞学术的人,有人对物质有较高追求,有人不是。不应该提倡给高薪,但是如果有人要求,学校可以满足,那就没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0:42:46
各级政府设立了不少课题和项目,经费不少,力度不小,引导高校和学者们把力量放在争取这些课题和项目上。官老爷的想法很天真,他们以为他们搞的这些可以促进高校和学者们的合理竞争,鼓励一流的学术研究。熟不知,他们搞的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脱离实际的命题作文,跟学术沾边的实在不多,于是高校和学者的想法就很简单,就是想方设法把这些命题作文搞到手,整个东西交上去完事。有人说学者们骗取国家经费,其实更准确的说,是政府自己在糟蹋国家经费。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6017&page=3 27# venite


对这个有看法。。。其实很多高校老师做的课题是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项目,例如企业、政府委托的项目,相比而言所谓的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等纵向课题项目是相对学术化的科研成果,但我一直觉得做学术的教授毕竟是少数,而且社会需求也是较少的,还是现有的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派的学术研究应该得到提倡,论坛里倡导的多数是纯粹的学问研究,这个太天真了,任何一个事情都需要需求为导向,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讲,怎么可能整天学术理论研究呢???这种人多了后社会怎么能前进进步啊,还是创造财富和做大蛋糕比较好。当然需要一部分天才去做理论研究,这个比例应该是非常少,不应该你们所提倡的高校老师都去干这个。这样太极端了,也不实际。
对于目前各级政府项目而言,的确存在很多水分和争论,但这个毕竟是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横向课题研究,不论引用或者抄袭,只要能满足政府面临的问题已得到解决,政府领导觉得弄清楚了问题,这个项目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不是创新或者写篇文章发表为最终目的。所以社会需要、经济发展需要这样一部分高校老师去做这方面的研究,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桥梁纽带作用,而不能提倡高校老师人人都去钻研理论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1:00:44
应该,物质有保障才能潜心治学。每天要是食不果腹的,咋搞研究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1:02:45
aoqier 发表于 2009-12-4 10:42
各级政府设立了不少课题和项目,经费不少,力度不小,引导高校和学者们把力量放在争取这些课题和项目上。官老爷的想法很天真,他们以为他们搞的这些可以促进高校和学者们的合理竞争,鼓励一流的学术研究。熟不知,他们搞的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脱离实际的命题作文,跟学术沾边的实在不多,于是高校和学者的想法就很简单,就是想方设法把这些命题作文搞到手,整个东西交上去完事。有人说学者们骗取国家经费,其实更准确的说,是政府自己在糟蹋国家经费。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6017&page=3 27# venite


对这个有看法。。。其实很多高校老师做的课题是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项目,例如企业、政府委托的项目,相比而言所谓的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等纵向课题项目是相对学术化的科研成果,但我一直觉得做学术的教授毕竟是少数,而且社会需求也是较少的,还是现有的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派的学术研究应该得到提倡,论坛里倡导的多数是纯粹的学问研究,这个太天真了,任何一个事情都需要需求为导向,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讲,怎么可能整天学术理论研究呢???这种人多了后社会怎么能前进进步啊,还是创造财富和做大蛋糕比较好。当然需要一部分天才去做理论研究,这个比例应该是非常少,不应该你们所提倡的高校老师都去干这个。这样太极端了,也不实际。
对于目前各级政府项目而言,的确存在很多水分和争论,但这个毕竟是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横向课题研究,不论引用或者抄袭,只要能满足政府面临的问题已得到解决,政府领导觉得弄清楚了问题,这个项目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不是创新或者写篇文章发表为最终目的。所以社会需要、经济发展需要这样一部分高校老师去做这方面的研究,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桥梁纽带作用,而不能提倡高校老师人人都去钻研理论研究。。。。
非常同意,不需要每个老师都去理论研究,让想研究的人折腾。在一次学生论文大赛答辩时看到一院长自豪地说我们的本科生都可以用计量研究重大经济问题了,就知道走火入魔了。而大赛的获奖论文显得很艰深,问起来作者说一个星期搞掂。在这种情况下,潜心学术的人的压力很大。

美国经济学本科毕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不比博士毕业的低,并没把学术太当回事。可能还是市场机制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1:05:27
taoshitao76 发表于 2009-12-3 15:42
迂腐,没钱怎么搞学问,学问搞得好的,许多人是家庭殷实,把做学问作为爱好。不愁吃穿,才可能不急功近利,做出大成果,否则像现在好多人每年要发10篇,否则会扣钱,只有钻营数量,而不顾质量了。觉得提这个问题,比较Naive。
这种观点比较实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1:13:53
搞学术完全不要钱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也自己天天窝在家里琢磨出一个啥啥大定理来然后留给后人去证明= =,要不怎么中国没诺贝尔奖呢,中国哪个大学拨了足够的钱给那些当真想搞研究的学者去做什么十几年的实地调查了?当然了,对于一些“想太多”的学者,无法做到专心致志的研究确实也是没必要拨这个款,不值得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1:18:39
楼主说的真有趣。你知道什么是市场经济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术怎么搞?不行你去高校做做试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1:26:49
日本是一个极为尊重科学的国家,对专家学者也是同样非常崇敬,看看日本的国民经济与科学水平就应该知道楼主所问问题的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1:27:04
LZ学问弄傻了吧,现在搞学问的本来待遇就不高,做学问也做得痛苦,真正爱学问的比如涂博士都跳楼了,你以为搞学问就不食人间烟火,真是个傻书生,不过有你这样的人政府官员会做梦都笑出声的,如果有一大帮傻书生那全国人民都很高兴,因为心里都有比较,幸福指数都是比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1:34:08
大部分普通人的待遇 和少部分天才的需求不能混为一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1:39:36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待遇好才能有人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1:47:38
本书的目的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1:51:24
对这个有看法。。。其实很多高校老师做的课题是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项目,例如企业、政府委托的项目,相比而言所谓的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等纵向课题项目是相对学术化的科研成果,但我一直觉得做学术的教授毕竟是少数,而且社会需求也是较少的,还是现有的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派的学术研究应该得到提倡,论坛里倡导的多数是纯粹的学问研究,这个太天真了,任何一个事情都需要需求为导向,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讲,怎么可能整天学术理论研究呢???这种人多了后社会怎么能前进进步啊,还是创造财富和做大蛋糕比较好。当然需要一部分天才去做理论研究,这个比例应该是非常少,不应该你们所提倡的高校老师都去干这个。这样太极端了,也不实际。
对于目前各级政府项目而言,的确存在很多水分和争论,但这个毕竟是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横向课题研究,不论引用或者抄袭,只要能满足政府面临的问题已得到解决,政府领导觉得弄清楚了问题,这个项目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不是创新或者写篇文章发表为最终目的。所以社会需要、经济发展需要这样一部分高校老师去做这方面的研究,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桥梁纽带作用,而不能提倡高校老师人人都去钻研理论研究。。。。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6017&page=5 1# 非主流书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1:55:43
taoshitao76 发表于 2009-12-3 15:42
迂腐,没钱怎么搞学问,学问搞得好的,许多人是家庭殷实,把做学问作为爱好。不愁吃穿,才可能不急功近利,做出大成果,否则像现在好多人每年要发10篇,否则会扣钱,只有钻营数量,而不顾质量了。觉得提这个问题,比较Naive。
没错,待遇一定要高,同时把门槛设高,维持学术的净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1:59:29
不知道:上面的朋友,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说出这一番话语。
                就如有朋友,发帖子说,公务员高官,读博是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位朋友与前面的这个朋友,可能都是基于此吧。
                 我提出几个疑问:1.学术的目的,究竟是为何?
                                                2.为何学术之人,收入要低,其它行业人员收入要高,法律依据在哪里,道德伦理原则在哪?
                                                 3.为何外国的教授,博士待遇好,科研成果异常显著,而国内呢,根源在哪里?
以上问题,请楼主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2:03:52
这个问题说深了,根本不是待遇啊钱啊等问题,整个社会风气和人的价值取向问题。本来搞研究是不投名不投利。如果这个社会那些官本位者凭点关系捞点闷钱不在那些有学问的人面前炫耀也就罢了,偏偏这等人反其道而行之,这就会让那些真心做学问的人感到十分的耻辱,久而久之,整个学术界也就变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2:45:25
当然需要给的,不过的注意度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2:46:23
那倒不一定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2:49:16
肯定应该给了,中国要想取得长久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2:51:07
应该,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学术研究的先决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3:07:09
看需求而定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3:14:44
没有物质保证怎么能保证人们去踏踏实实的搞研究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3:17:24
楼主是不是不是搞脑力劳动的呢?要知道搞学术是高级脑力劳动哦!我所见的学术搞的好的,头发都是一把一把的掉!应该给高待遇!如果只是解决温饱的话,迫于生计,对学术有兴趣,都没办法去搞!毕竟物资是基础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