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10-1-10 09:02:01
..................................
已拜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0 12:32:56
楼主的idea确实很有意思,
    可是我有个不同的观点,物理是研究自然的具体的事物的具体的联系的;但是,经济学等研究的是人类的复杂的行为关系,研究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关系,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东西和物理研究的物质的关系应该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吧。 就像人类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表达工具语言一样,如果硬是要将语言换成12345这样的数字来表达,或者用肢体语言来表达,那又是何必呢?那不是更加复杂或者更加困难了吗?
    不过确实很佩服楼主的想法,特别是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经济学学术的辩论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0 14:37:51
同意楼主的观点,很有见地。经济学不一定都要用数学才能搞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0 14:51:30
写得不错,有思想!顶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0 15:33:40
jamesmiaomiao 发表于 2010-1-10 12:32
楼主的idea确实很有意思,
    可是我有个不同的观点,物理是研究自然的具体的事物的具体的联系的;但是,经济学等研究的是人类的复杂的行为关系,研究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关系,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东西和物理研究的物质的关系应该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吧。 就像人类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表达工具语言一样,如果硬是要将语言换成12345这样的数字来表达,或者用肢体语言来表达,那又是何必呢?那不是更加复杂或者更加困难了吗?
    不过确实很佩服楼主的想法,特别是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经济学学术的辩论问题。
谢谢鼓励!
  我的观点为是:
  经济学的观察方法、理论描述方法,与物理学是相同的。我们人类,观察认识任何本质不同的“对象”的基本观察方法,都将只可能是我们的生理感官体系————我们不可能看“黑白”电视,就用“黑白”眼球去看;看“彩色”电视,就用“彩色”去看。所有的物理观察、物理检测方式,都是生理观察方式的辅助延展观察方式。
  而且,我们理论描述、交流沟通我们所观察认识到的现象的描述形态,也只能是我们的生理感官所能识别的形态。
  我们人类,在观察认识任何对象之时,都将只有相对性观察位置的区别,和移动观察位置的理论延展性描述路线的区别。
  所以,在理论描述经济规律时,如果与物理学的理论描述形态,完全不同。则其理论“描述”方法,就一定是错的!
  经济学的经济规律与物理学的规律规律,肯定是不同的。但观察规律、理论描述规律、理论解析规律,肯定是相同的。

  对于经济学而言,区分经济规律,与经济规律的观察认识规律、理论描述规律、或系统方法规律的区别,特别重要!!!

  你说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0 16:12:17
有才,又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0:33:44
颇为精彩
早上开动脑子看看这样的帖子真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3 20:52:39
部分和整体,这有一个协调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8 19:14:15
对于经济学而言,区分经济规律,与经济规律的观察认识规律、理论描述规律、或系统方法规律的区别,特别重要!!!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9 12:42:33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9 13:06:26
物理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没有意志的客体,而经济学则包括了拥有意识思想的主体人,这一点绝对要强调吧。有人在,规律就不能一定保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30 03:41:26
zalex 发表于 2010-3-29 13:06
物理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没有意志的客体,而经济学则包括了拥有意识思想的主体人,这一点绝对要强调吧。有人在,规律就不能一定保证了。
有人在,就用有意志的规律!没有人在,就用没有意志的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30 11:27:05
不懂,请问是关于经济学界不同的观点形成原因的解释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8 15:45:48
楼主的这种观点挺有意思的!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5 10:31:01
精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1 14:24:20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1 19:10:26
有想法。很新颖。神来之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2 19:00:28
呵呵,楼主的论断还是挺精彩的。不过光搞方法论是不行的,的拿点实际的东西出来啊。比如你说的经济规律,亚当斯密早就说了“看不见的手”,当然这看不见的手是指的先定和谐思想,而不是价格机制。然后阿罗他们实际证明了这个规律,他们用不动点定理发现一般均衡是可能存在的。而楼主呢,你又真实提供了什么呢?方法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4 04:56:49
bashuwang 发表于 2010-12-22 19:00
呵呵,楼主的论断还是挺精彩的。不过光搞方法论是不行的,的拿点实际的东西出来啊。比如你说的经济规律,亚当斯密早就说了“看不见的手”,当然这看不见的手是指的先定和谐思想,而不是价格机制。然后阿罗他们实际证明了这个规律,他们用不动点定理发现一般均衡是可能存在的。而楼主呢,你又真实提供了什么呢?方法论?
由于,经济效用状态的“看不见、摸不着”,故而,对于经济学而言,固化性标记“经济效用状态”的认识方法、理论解析方法,是首要问题!有了经济效用状态的认识方法、理论解析方法,我们才有可能共识性归纳经济规律。
  其实,很多现有的经济规律的认识,都是对的。只是这些经济规律,是位于经济体系的什么位置、什么时候用什么经济规律、在各种经济规律的组合作用下将有什么规律,等等问题,无法共识而已。
  我提供了经济效用状态基本量--三维复矢量,和经济效用状态的三维复矢量又叠加关系式,以及经济资源的经济变换性“黑匣子”状态系统模型模式。试图建立经济效用状态的理论解析方法、共识性认识方法。
  基于我的方法,我认识到的基本经济规律,有:
  1、一切经济资源的经济作用性损耗方式,只可能是实损耗性作用方式、虚损耗性感应作用方式、容纳作用方式。所以,一切经济体系的基本组成单元,都将只可能是实损耗性、虚损耗性感应单元、容纳单元,所示的两类三种基本单元元件所组成。
  2、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出生户籍性自然人或户主人经济体系、工商户籍性、民政户籍性法人经济体系、以及地理区域性政权人经济体系,所示的基本经济体系类型。
  3、在基本经济体系之中,经济资源的支配配置性主权方式,只有自主支配性、协商支配性支配配置方式。
  4、对于任意经济体系而言,都将具有生存必需性经济资源、和可偏好选择性经济资源。
  5、处于短缺性状态的生存必需性经济资源,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用状态,是不可度量的。只有可偏好选择性消费的经济资源,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用状态,才是可度量的经济状态。
基于上述的基本经济规律,我们可以象设计“电力系统”那样,“事先”编制经济设计。

尽管还不完整、尽管不知能对错,但是,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另外,你所述的“一般均衡是可能存在的”,应该说是肯定存在的--这就是可偏好选择性经济资源的供需,是可均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09:53:18
不错啊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 23:42:12
从事金融行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6 20:18:45
用研究物理学的方式研究经济学,使之符号化,建立大家共同认知的平台,思路甚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0 22:45:40
谢谢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2 10:22:07
看见那图,我怎么觉得跟看见电路图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2 14:41:06
干将锋莫邪 发表于 2011-10-22 10:22
看见那图,我怎么觉得跟看见电路图似的!
是的!
  这是由于,经济效用状态的观察位置,与电力电气效用状态的观察位置,是相同的。我们始终都是在其经济或电气系统外部的观察位置上,观察他们的系统,所承受荷载的某一效用状态的起因、和结果。而在系统外部位置上,观察其效用状态的起因、和结果。只能观察认识到、或只能识别、只能确定其效用状态的起因,是内部性、还是外部性的起因。且只能识别其起因因素的损耗性性质,是实损耗、还是虚损耗。
  所以,我们在规范线性理论描述承受荷载“体”的某一效用状态的起因、和结果之时。其系统理论“描述”、系统理论解析模型模式,也都将只可能是相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3 19:26:52
胡勤丰 发表于 2011-10-22 14:41
是的!
  这是由于,经济效用状态的观察位置,与电力电气效用状态的观察位置,是相同的。我们始终都是 ...
谢谢!也算是长点见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4 09:11:00
看不懂 就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4 16:45:03
艾修 发表于 2011-10-24 09:11
看不懂 就对了
很有点中式评审专家特色!!!
  没心情计较别人的“看不懂”之处,如何修改才能“看得懂”、是对是错。是中国学术只能“出口转内销”的根本原因。
  “学术爱好者”,没有“赌石”爱好者、“收藏”爱好者的疯狂心态。是不可能推出、开发出自己的“学术东西”的!!!
  看见学术“出口转内销”的新闻,总有一种感觉----别人说,这个观点有一点点价值,就有人去“哄抢、抬价”--也只能“哄抢、抬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