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公布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其目的旨在让每一个理性的证券投资者能通过阅读、分析年度报告,尽可能多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从而评价该公司的盈利性、成长性及面临的风险,以便对是否买卖或持有该公司的股票作出决策。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管理的日益规范,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从形式到内容也日臻完善,从而为年度报告阅读者提供了相对充分的公司信息。而对一个非财务专家的投资者而言,要正确阅读和评价年度报告,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许多投资者常常陷入年度报告分析的误区。比如:
只分析常规性的财务指标,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非常规性信息;
只重视“包装”性题材,未重视公司实质性的盈利能力与财务状况;
只阅读会计报表,而忽略了会计报表附注的信息;
只了解公司的每股盈利或净资产报酬率水平,而不关心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
只进行财务指标的纵向分析,不注意横向分析等等。
投资者在年度报告分析与理解上的失误,为庄家利用某些题材创造了条件,也导致了一大批跟风套牢者,成了培植证券市场投机炒作的土壤。因此,若是一个典型的短线投机者,在证券市场上唯一获利的法宝只能是“与庄共舞”。
但是,就象社会分配绝不会永远“脑体倒挂”一样,证券市场也不可能只是“短线搏击”的场所,真正的赢家必定是既熟悉证券市场规律,又把握上市公司经营脉搏的投资者。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基本架构
了解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基本架构是我们认识年度报告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报告的基本架构,我们才能快捷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几年来,上市公司报告从形式上、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越来越多,投资者可从中拮取的有用信息也越来越多。但是,一般的投资者往往不太注重上市公司报告的基本结构,只注重财务报告揭示的一些基本数据,对其他一些非财务性的信息或其他部分披露的财务信息未加于重视,结果造成对企业的判断有失偏颇。
目前上市公司报告的基本架构一般如下:
公司简况。主要是公司名称、注册地、法人代表、联系方式、股票代码等。
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这里列示了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总资产、股东权益、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重要会计数据,旨在使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现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投资者不能仅仅局限于用这样几个指标对公司作出判断,而应结合其他几个部分披露的信息来进一步分析。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介绍。从此可了解公司近期的股本变动情况及主要股东基本资料,并可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管理层的意向。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主要反映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和项目运行状况,透过募资项目的运行可对公司现状及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作出判断,可揭示公司对投资者资金使用是否依承诺项目进行,反映管理层对资金使用的重视程度和态度。
重要事项。包含了年报期间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情况,公司收购事项,会计师变更,关联交易及重大诉讼简况,利润分配预案等,投资者通过此可大体把握公司在此期间的内外部运行情况。
财务报告。会计师首先对公司主要报表发表了审计意见,然后陈述了主要的会计政策、注释了主要会计帐项、披露了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情况、揭示了其他事项、或有事项、期后事项等重要事项。此部分是公司报告的主体,获取的信息较多,分析时不应只局限于三大报表,应结合其他几个部分。
其他事项及备查文件。主要是公司注册情况、中介机构情况及可查询的资料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