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9-12-5 22:42:26
2000元.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22:58:02
2000啊,这个怎么会有疑问呢,这个贴子可能会把人误导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23:04:19
1. 回答楼主的疑问:机会成本2000,会计成本500,经济成本2500。定义清清楚楚,楼上大侠们口水也费了不少,相信这个答案已经很明确。

2. 更主要的,想借此阐述一下对机会成本的愚见:有会计成本不用,为什么去搞机会成本?希望童鞋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本人在此放言,用机会成本代替会计成本的最终目的有且只有一个,这就是证明厂商(亦即资本家)无利润

2.1 为什么要证明厂商无利润?因为这样可以否认剥削,即资本家并没有“多”得到什么。

2.2 为什么有机会成本就可以证明厂商无利润?因为……自己看书去,曼昆、萨缪尔森等等教材已经写得很清楚: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以会计成本衡量,企业有利润,但以经济成本衡量,企业无利润。

2.3 机会成本到底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说到底,机会成本就是地租、利润、利息等一切资本收入。农民:“凭什么给你交地租?”地主:“老子不租给你租给别人照样能收钱,这是我机会成本,我可没赚。”工人:“凭什么卖完东西剩下钱了都是你的?”资本家:“咱做买卖的钱可是我垫的,买国债都能生利息,这是我机会成本,我可没赚。”老百姓:“为什么我们钱存银行能生利息?”资本家:“您的钱自己不用可以给我们用,我们拿来赚了钱,多少会给您分点好处的。”我:“您放心,吃活期定期利息绝对赶不上物价上涨的。”

3. 做一点引申:我有两个选择,选择A,拿走你家银行存款,选择B,拿走你家银行存款和房子。如果选择A,那么我的机会成本是你的存款和房子,但由于我得到了你家的存款,所以我亏损了一幢房子;如果选择B,那么我的机会成本是你家的存款,但由于我得到了你的存款和房子,所以我只赚了一幢房子。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这样白捡房子的好事是不会有的,所以我顶多能拿你的存款,而且,兄弟,别怪我,如果你学好了经济学你就会知道,我可没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23:22:06
机会成本意思是所有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23:37:35
yinggaishi 2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23:50:00
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来学习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23:52:25
当然是2000了
是其他资源获得的最高收入
你的学费500只是不属于你打工赚钱之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6 00:01:30
2000,没问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6 00:18:05
123# mutecamel 个人认为这个精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6 10:37:17
我认为机会成本应该是2000元,我们要知道机会成本不是总成本,它只代表我们放弃另一种选择的收益,其实在生活中,成本当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更应当考虑收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6 12:01:47
我觉得是2000.
根据高鸿业书上的定义:机会成本是指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而在这个例子中,相同的生产要素应该是时间,而时间在上学和工作选择,为了上学你不得不放弃赚取2000元工资的代价,这个应该是上学的机会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6 23:33:46
我认为是2500上学的机会成本包括的应该是你上课时间所放弃打工而产生的成本2000以及你上课支付的500元这本来是你可以用来买其他东西的成本
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时间这个成本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8 23:14:09
应该是200哦,机会成本就是最大的放弃,而不是加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9 17:54:39
JadenSmith 发表于 2009-12-4 17:13
暑假期间,张三可以去打工,也可以去上学,打工可以赚得2000元,上学的学费是500元,问张三如果上学其机会成本是多少?2000还是2500?各自的道理呢?我问了许多人,答案不一样,包括一些博士生导师。
按照梁小民书上的观点应是2500,但按照书上的概念,我始终认为应是2000,即当我们选择了一种行为时,我们所放弃的其他行为的最高的一个价值!
下面我们来看看曼昆《经济学原理》对机会成本的定义:“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在看看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的第3.2.2节可以看出这个题的答案是2000。
-----------------------------------
这个不同意,难道你500块学费不是要放弃的吗?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书上的定义:“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就意味着它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因此,在我们考虑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我们应该考察可供选择的次优用途。这种次优用途就是机会成本的正式度量。”按这种说法答案是2000。
但是按曼昆《经济学原理》PPT版的解释这个题的答案是2500。
大家有什么看法?
欢迎讨论!
呃呃呃,见我红字部分。。。。

显性成本也是你要放弃的收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9 20:26:14
应该是2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9 21:17:50
2500,显性成本是为了做事而付出的货币额,[隐性成本指你为了做事而占用的资源(包括时间和货币等)如果用于其它,可获得的最大收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0 22:42:55
现在我认为答案应该是2500。是放弃的所有。包括2000元,和上学的直接成本5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1 01:00:00
137# JadenSmith

实际上我认为这个概念我们如何定义无所谓,也就不存在对错之分,我们想把它们(机会成本,经济成本)分开就把它们分开,想合在一起也无大碍,贴个标签而已,没什么实际意义。
呵呵,LZ看到这里可能会不太高兴,不过我认为讨论讨论还是好的呀,所以我没有否认此帖的意思——但是本质的东西并没有涉及,我们还停留在教科书的表面。像江  zm曾经对香港记者“说”过(这个在youtube上有,大家有条件的可以翻墙看一看。多翻墙锻炼身体嘛~~),美国的记者比你们有素质多了,他们都是毕业于一流大学,提得问题比你们有水平多了,你们还太幼稚,too naive....这句话训出了我们和国外顶尖大学的差距。。。在这个论坛里,至少在这个版面上,大家提到的问题还是太表层,举个例子还有人讲各种教科书哪里哪里怎么怎么好,自己有多么崇拜作者(言外之意,我看过多少多少书,厉害吧。。。)看起来头头是道,我怀着欣喜之情把他每个回帖都看了一个遍,想搜寻他的独到见解,答案却令我很失望。。怎么没人说如果我编教科书应该这样这样写,在这些这些方面我觉得应该有东西可以做。要是还在看教科书的话,我们就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而现在所做的,说难听点就是在给人家擦屁股。
我想LZ是个聪明人,也同样是认真的人,我这里所说的绝对不是针对你,相反是来跟你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的。


ps: 123楼的看法挺有意思,给了我们MKS同学的见解,还是蛮不错的。资本家,剥削,。。恩,最近正在被这些洗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1 10:17:11
138# wcgwcg
恩。呵呵。说的挺好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1 11:13:08
一个课余经济学感兴趣的人是这样想的:
这个问题就不对,前面那个“打工赚2000”是对的,后面那个上学学费是500就是干扰——
问你,如果就上面那个问题问你:“打工的机会成本”是多少?你咋回答——不是-500对吧?
懂我的意思没?
养猪的收益是500,养羊的收益是600,所以你不假思索的说:养猪的机会成本是600,养羊的机会成本是500,
对吧——
“感觉亏了多少”不是机会成本。
————————————————————以上是一个非经济学人的常规思维,欢迎扔鸡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1 11:20:31
2000,机会成本定义可得。500是上大学的成本,而非机会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1 13:11:59
我和我的经济学老师讨论了这个话题,现在我简要说说我的看法。首先说机会成本是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经济。我们知道经济成本和会计成本是不同的,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也是不同的。这样机会成本就体现出了他的优越性,它可以帮助你做出最优选择。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书上对机会成本的定义:“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就意味着它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因此,在我们考虑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我们应该考察可供选择的次优用途。这种次优用途就是机会成本的正式度量。”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机会成本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最优选择,而所放弃的次优就是机会成本的量度!所以说吧机会成本是多少具体为数字的计算多少是不合理的,当然教材中关于什么养鸡收入1000元,养鸭收入1500元,择养鸡的机会成本是1500元,养鸭的机会成本是1000元的例子,只是为了让我们理解什么是机会成本。那么,非要说刚才那个题目的答案是什么的话,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我假设上学获得500元,不上学获得2000元,那么毫无疑问,上学的机会成本是2000元。那么当上学需要交500元时,机会成本又是多少呢?从定义出发,我们应该考虑相同的经济资源用在不同用途上所取得的不同收入或者说效益。上或是不上都拥有500元与时间,上的话放弃500元与时间,现在考虑将500元与时间用在其他用途上所取得的收入,500元没有动,而放弃的时间却取得收入2000元,因此总资产可以简单的看为2500元。好了,对于500元与时间的相同的经济资源,上的话直接花掉(会获得知识,对未来发展很有用,这里暂不讨论),不上利用这资源可以获得共2500元的收入,因为500元没动,所以仍旧是资产。那么,答案应该很清楚了吧。我认为是2500。假设不打工而将500元用在投资上将获得收入1000元(即赚取利润500元),那么上学的机会成本就是1000元了。因为相同的经济资源500和时间现在换回了1000元的收益。大家觉得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1 14:28:05
142# JadenSmith

又见面了。。。。。

看了一篇这个,出现了opportunity cost,恩。。
0107_1015_0619.pdf
大小:(229.77 KB)

 马上下载

天马行空的感觉。。。当然我还没仔细看,LZ可以仔细看看。

好,我还是不同意2500,坚持认为2500是错的。我们选择了最优,次优是什么呢,2000的打工,完。如果非要把500剥离出最优选择的话,我没话说了,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了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2 11:25:40
按照《经济学原理 曼昆》中的机会成本定义应该是2000元。没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2 12:00:28
说得好.我也这么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2 12:46:33
chl_760422 发表于 2009-12-12 11:25 按照《经济学原理 曼昆》中的机会成本定义应该是2000元。没错的。




非也,根据我的理解,在曼昆的书中,学费也是要算进机会成本的。以下是书中的节选,注意划线部分

“某些东西”的潜台词不就是说明学费,书籍费是算进机会成本的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2 13:09:37
JadenSmith 发表于 2009-12-11 13:11
我和我的经济学老师讨论了这个话题,现在我简要说说我的看法。首先说机会成本是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经济。我们知道经济成本和会计成本是不同的,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也是不同的。这样机会成本就体现出了他的优越性,它可以帮助你做出最优选择。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书上对机会成本的定义:“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就意味着它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因此,在我们考虑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我们应该考察可供选择的次优用途。这种次优用途就是机会成本的正式度量。”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机会成本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最优选择,而所放弃的次优就是机会成本的量度!所以说吧机会成本是多少具体为数字的计算多少是不合理的,当然教材中关于什么养鸡收入1000元,养鸭收入1500元,择养鸡的机会成本是1500元,养鸭的机会成本是1000元的例子,只是为了让我们理解什么是机会成本。那么,非要说刚才那个题目的答案是什么的话,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我假设上学获得500元,不上学获得2000元,那么毫无疑问,上学的机会成本是2000元。那么当上学需要交500元时,机会成本又是多少呢?从定义出发,我们应该考虑相同的经济资源用在不同用途上所取得的不同收入或者说效益。上或是不上都拥有500元与时间,上的话放弃500元与时间,现在考虑将500元与时间用在其他用途上所取得的收入,500元没有动,而放弃的时间却取得收入2000元,因此总资产可以简单的看为2500元。好了,对于500元与时间的相同的经济资源,上的话直接花掉(会获得知识,对未来发展很有用,这里暂不讨论),不上利用这资源可以获得共2500元的收入,因为500元没动,所以仍旧是资产。那么,答案应该很清楚了吧。我认为是2500。假设不打工而将500元用在投资上将获得收入1000元(即赚取利润500元),那么上学的机会成本就是1000元了。因为相同的经济资源500和时间现在换回了1000元的收益。大家觉得呢?
比较同意这个观点 即机会成本是2500 机会成本即得到一样东西而放弃的东西 如果打工和上课都消耗了500元然后打工再赚到2000的话 那机会成本就是2000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2 21:03:34
我不会算你教我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5 21:07:36
我已经糊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5 22:04:55
我看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