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9-12-5 16:49:23
这是什么说法,机会成本是这样算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6:55:33
应该是放弃的 最高成本。 25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6:57:54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指的是错过了最有价值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机会成本应是实际的花销和放弃的收入之和~~所以答案我认为是25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7:03:34
专业地说: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7:09:08
应该是2000,另外的500不是机会成本,而是实际产生的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7:21:40
2000,没争议吧这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7:29:07
应该是2500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7:41:19
2000元更好些!!因为想想厂商理论,企业家的机会成本只考虑了他个人的才能,而没考虑他在某个产业中各种生产成本的支出,这是课本中不变的。学费是个人在某种选择下的必要支出。在权衡机会成本的时候,应该是学生从学习中得到的好处减去学费的纯收益与如果去工作的工资2000相比较是合理。不过似乎换个角度也说得通,那即为2500为机会成本,学生直接将学习中得到收益不用扣除学费与之进行比较。看你怎么说了,机会成本根据你的前提不同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两种方法都能一致得指出那种选择是你的最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7:45:56
2000,不是25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8:01:37
机会成本为放弃那一个的成本。如果2500,那就算是机会成本+成本了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8:12:28
我力挺2000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8:19:19
我认为是2500,如果你不读大学就可以节省500,还可以通过打工得到2000,总共就是2500,这就是机会成本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8:46:43
不错啊~~~~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8:47:29
我觉得2000,看来各位大师各有观点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9:11:56
我觉得是2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9:12:55
Ganymede 发表于 2009-12-5 00:44
我认为是2000。

经济成本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500是会计成本,2000是机会成本,总的经济成本是2500。
我倾向于2500。既然你引入了会计成本和总经济成本的话,能给出具体的定义和他们与机会成本之间的区别吗?

其实,机会成本的定义关键在于“。。。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而争论也是从这而来。我觉得,就楼主的问题而言,放弃了赚入2000元的机会,同时放弃了(自己拥有的)500元(无论这个500元是你所说的会计成本,还是什么其它),总的放弃的是2500元。14楼的楼主提到了生活费用,我同意他的观点,因为生活费用不是你能放弃的,所以不应该当作机会成本。倒是可以放入你所说的总的经济成本(虽然我并不清楚你所说的总的经济成本定义是什么,出自何处)。

至于楼主后来疑问 500应不应该算作上学的机会成本,我想可以这样去想。如果你参加一个免费的课程,那么机会成本是多少呢?如果你参加一个5000元的课程,那机会成本又是多少呢。如果按楼主的意思,无论你参加的课是否收费,收费多少,机会成本都一样,我想这个不合定义也不合逻辑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9:34:20
jstzztm 发表于 2009-12-5 11:52
我觉得应该是2000,机会成本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解释理性人的决策行为。因为在是否选择读书的时候,大家的机会成本是不一样的,最终的决策结果可能也是不一样的。
而现实的中读书需要支付的学费对于每个人应该是一样的,因而可以看成读书的收益-500,假如把这个加入到机会成本中去,不仅使得这个概念更加复杂,而且也不会增加这个概念对人决策行为的解释能力!
从机会成本解释理性人决策行为视角考虑,2000的界定是最好的,2500反而使得问题复杂化!
楼主的这个观点真的很棒。无论什么经济学理论和概念都是有目的的,正如楼主所说,提出机会成本是为了理解决策行为。所以我不同意楼主将500看作是读书的负收益,而不算入机会成本。读书的收益肯定不是-500,是多少并不确定,因为你要考虑到读书以后带来的收益。我们做决策考虑机会成本是明确的东西,而不管你读书将来的收益是多少,500都是必定付出的。所以在做决策时,500是应该考虑进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9:35:38
应该是2000,机会成本是因选择乙而放弃甲所付出的代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9:41:17
机会成本是2000.
500不是机会成本,是教育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19:46:48
2500吧 上学的会计成本是500,隐性成本是放弃打工而放弃的2000,总的成本是2500.大一上的经济学了,忘得也差不多了,大概是这样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20:26:57
必须是2000元,,
如果打工挣零元钱的话,,按照2500 的算法,,其机会成本就是500,,而事实是收益500的事情在这里根本没有出现..换句话说,,打工挣零元钱等于没有打工这个选择或者说根本没这回事,,那么这里只有一种选择,,上学!!这就是说,任何一个机会成本就是在众多可以选择得方案而却没有选择的话,.它的机会成本就是其本身,,这造成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或普通意义上的成本,,这是与任何一种教材矛盾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20:39:30
我赌2500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20:47:29
可以说是一个周期帖了,完全相同的问题,和完全不同的答案:
当然,250  0是正确的.
参见这里引用的资料和争论,10楼,"问一个经济学的初级问题,机会成本如何计算 "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559133&page=1&from^^uid=570226#pid415103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20:54:28
2500,不仅放弃了打工的两千元,也放弃了那五百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20:56:45
还是2000比较容易接受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21:37:07
实际上机会成本是两个选择的净收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21:42:36
应该是2500,我参照的是PARKIN经济学上的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22:18:07
2000+500=25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22:19:51
感觉应该是2500,卖豆浆与买油条,二选一时,另一个收益就是不可得的,而工作时那500就可以节省下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5 22:30:03
应该是25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