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0-10-25 14:22:51
我也同意7楼的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5 22:54:42
机会成本里面,肯定包括了显性成本。所以是25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5 23:46:37
算了一下感觉是2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6 15:02:00
当然是2500。如果张然不去读书,他可以打工获得收入2000元,同时还可以不用交学费500。但是他去读书了,因为读书而支付了500元。这500元是增量成本,当然要计算。再举个例子。张三前天买了一张刘德华今晚的演唱会门票,花费了500元。但是今晚他有一个家教,可以赚取收益400元。那么如果张三今晚去看演唱会的话,他的机会成本就是400元。而不应该包括之前的500元门票钱。这是因为门票的500元是沉没成本。今晚去还是不去看演唱会,这500元因为支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6 15:44:17
我认为是2500。
【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书上的定义:“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就意味着它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因此,在我们考虑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我们应该考察可供选择的次优用途。这种次优用途就是机会成本的正式度量。”按这种说法答案是2000。】
这里的资源,应该是“暑假”,用于“读书”时,次优用途就是“攒下500元”(这个也算一种行为吧?请指正)和“打工赚2000元”。所以合起来应该是25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6 23:53:51
下面我们来看看曼昆《经济学原理》对机会成本的定义:“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在看看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的第3.2.2节可以看出这个题的答案是2000。

这明显就错误,显然答案是2500。所有放弃的东西,包括2000的打工费,和上学支付的500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00:26:56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对机会成本和成本的区别的解释:“对于选择本身而言,机会成本影响着选择,而不是被选择影响。”机会成本更多的是做出选择之前的一种考量。本题中,在做出选择之前,真正影响选择的应该是2000元的收益,500元的学费是被“上课”这个选择所决定的。所以这题如果需要答案,2000比较好。当然其实机会成本作为选择者的主观判断,其实并不适合用货币度量,而且作为事前的概念,在选择做出之后即消失,所以很多此类机会成本的计算题除了帮助我们理解概念以外,没有什么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2:30:07
2500的,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2:49:53
伊檬 发表于 2009-12-4 18:37
2000元.  
举个例子.我去卖豆浆一天可以赚50元.我去卖油条一天可以赚40元.我什么都不做赚零元.
那么我去卖豆浆的收益是50元.机会成本是40元.

如果按照2500元答案解释的话.我去卖豆浆的机会成本是50-40=10元.很明显这个答案解释不通.

ps.我大学经济学教材是曼昆的
应该是2500,他上学还要付出500元。如果你卖豆浆需要交40学费而卖油条不需要学费呢?那你选择卖豆浆的机会成本就是80元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6:36:18
个人感觉是2000的,按照前面几位前辈说过的,应该是选择此种行为而失去的另一行为的成本,与选择的行为的成本无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7:19:24
我觉得应该是2500,关键是对机会成本的定义: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的最大价值。学费也要算进去。因为如果不去上学你可以用这边资金去投资获得收益啊,而你交了学费意味这这笔资金放弃了其在其他地方的增值功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8 16:55:49
刚刚开始接触经济学,我认为也是2500!
知识刚开始学时就弄明白彻底以后会比较轻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8 20:42:46
好贴,受益匪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8 21:44:35
生活中有很多设计到这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8 22:49:24
这个应该没有争议吧?按照定义,2000为机会成本,而500为会计成本,2005应该是该同学上学的经济总成本,难道经济总成本等于机会成本?支持2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9 00:58:06
上学在机会成本是2000,打工的机会成本是5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9 09:30:43
当然是2000元啊,不要死扣书本,2000是机会成本,500是上学这件事情的成本,按常理简单理解为,我做任何事情的机会成本是2000元,如果选择读书成本是加上500,或者选择在家吃饭,成本是100/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9 16:54:45
伊檬 发表于 2009-12-4 18:37
2000元.  
举个例子.我去卖豆浆一天可以赚50元.我去卖油条一天可以赚40元.我什么都不做赚零元.
那么我去卖豆浆的收益是50元.机会成本是40元.

如果按照2500元答案解释的话.我去卖豆浆的机会成本是50-40=10元.很明显这个答案解释不通.

ps.我大学经济学教材是曼昆的
感觉你去卖豆浆的机会成本是40-50=-10元,明显你多赚了10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9 18:06:03
好帖子,不过卖豆腐和豆浆那个例子算的我有歧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9 22:24:11
本来我已经发过一次了,我的答案是2000,我们用的教材是高鸿业版本的版本,同时也看过其他的一半版本,一般的机会成本定义为: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为使用相同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这里可以把时间当成一种生产要素,而读书看成是一种产品,也就是书读书的机会成本为将读书时间用在打工上获得的最高收入,也就是2000了,所以还是支持2000。
今天还和一个教授探讨了这个问题的,他也肯定是2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9 23:39:11
2500是正解,机会成本即选次非彼而失去的全部收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23:32:20
2000!
机会成本:选择某一行为,放弃其他可能活动中的一个最大收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0:53:32
来看看 什么东西啊  支持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0:54:34
2500
上学所获得的支付时-500,打工的支付是2000。那么一个人放弃上学而去打工他所放弃的收益就是25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6 11:18:12
我也来凑凑热闹:
首先,去打工的收益是2000,上学的收益是-500,按照定义,上学的机会成本是2000,这没有什么疑义啊!
怎么有的人说是2500。举个例子,有个人要么去工作,一月收入3000,要么去开个店(盈亏不知)。其他不考虑,问去开店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6 12:45:15
sy-浪子 发表于 2010-12-6 11:18
我也来凑凑热闹:
首先,去打工的收益是2000,上学的收益是-500,按照定义,上学的机会成本是2000,这没有什么疑义啊!
怎么有的人说是2500。举个例子,有个人要么去工作,一月收入3000,要么去开个店(盈亏不知)。其他不考虑,问去开店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同意此说法,机会成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理解为隐含成本,那500应该是显成本,与机会成本是平行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7 11:10:05
我觉得机会成本的定义就显得太不严谨了
使得,各种计算的情况都能发生
另外,什么叫能获得的其他的最高收益
这最高收益从何而来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4 21:20:10
经济成本=显性成本+隐形成本
500是会计成本,显性成本,2000是机会成本,隐形成本,
2500是经济成本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5 14:12:15
208# 739517849 同意楼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7 10:21:15
1# JadenSmith
个人认为是2500。
简单来说,机会成本是一种资源换一种方式使用时,被放弃的使用方式的代价。
在楼主的假设中,张三是一种资源。去上学是一种使用方式、去打工也是一种使用方式。
去打工时可以获得收益为2000元,去上学时可以获得收益为-500(支出)。
两者相差即为机会成本,2500元。即为了放弃打工这种使用方式,除了要放弃2000元的收益,还要支出500元的学费。这些都是张三在选择上学时所必须支出的代价,即机会成本。

如果楼主的假设修改一下:张三去正式工作,收益为2000元、去打工收益为500元(为正)。此时如果放弃打工而去正式工作,其机会成本为500元。

再修改一下:若张三打了人,需要赔偿。若通过法律途径,需要赔偿5000元(负);若私了,则需要赔偿3000元(负)。张三选择了私了。则其机会成本应是-3000(=[-5000-(-2000)])

所以我认为,当所选择的资源配置方式的收益为正时,其机会成本为被放弃的资源配置方式的收益。
如果所选择的资源配置方式的收益为负时,其机会成本应是两者之差。
如果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收益都为负时,其机会成本也应是两者之差。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和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