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0-12-17 14:45:29
2000+500=2500!
2000大家没有异议,这500应该也是放弃的东西。他可以用这500块钱买衣服,当做学费花了就放弃了衣服。
如果题目换一下,上学不是交500块钱而是交500斤大米,大家肯定会说机会成本是2000块钱+500斤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7 17:06:18
我觉得大家对此问题的解法大多立足于机会成本的定义,即得到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如果在此我们假设问题中的主人公只能在打工或上学中选择,并且两者所耗费的时间精力相同,此外他只有500元可支配收入(不考虑食宿费),机会成本即他所放弃的是打工所得收入2000+打工的实践经验+学费500(有人说500不应算作机会成本,那么我们看定义是如何说的,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那么主人公如果选择上学,他要得到的是什么,是学习到的知识,为了得到知识他必须交学费,从这点来看500元当然是成本,学习到的知识是收益;只不过这500元的成本是选择本方案(读书)的成本而不是另一方案(打工)的成本,所以给人一种感觉这500元不是机会成本。)
        其次,除了从定义上看我们应该从经济学家设定机会成本这一概念的用意来看经济学讲究的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稀缺资源,例如一个大学毕业生手里有100万(姑且看做富二代吧),如果年初他将这笔钱购买某房地产公司的股票,年终收益120万;如果年初将一百万买一套房,年终收益200万(房价长得真快啊);从一般的会计计算角度讲两者都是盈利的,而且买房赚钱多,人们都会选择买房,从机会成本角度看选择买房的机会成本是买房所花的100万加上这一百万可以赚到的股票利润20万,合计120万;由于买房的收益是200万,收益大于机会成本,因此选择买房;你的选择不是是否赚钱,而是是否赚得最大
         先从普通的角度看上学与打工的成本收益:
                            成本                               收入      
打工              时间和精力                      2000元 +实践经验  +500元(这里很关键,别忘了如果不上学可以省下500元)
上学              时间和精力+500元              知识

         因此如果主人公要选择上学,毫无疑问上学对自己是有利的,但是机会成本的设定是为了通过比较不同方案,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所以上学是否最好就取决于知识与打工的收入谁大,打工的收入如上显示是2000+500+实践经验,如果只从货币角度看那就是2500元,大家迷惑的是500元为何要加上去,那么请你好好思考加或者不加是否会影响到主人公的决策,毫无疑问,如果不加,你就不清楚你为了上学究竟放弃了什么,你不上学,你可以省下500元并且赚到2000元,合计2500元,从这个意义看你的学费其实是2500元+实践经验,只有当你觉得上学所获得的知识的效用大于2500元的效用与实践经验的效用之和时,你才会选择上学。由于这个例子中对知识不好以货币衡量,所以不容易看出这500元的关键,假如你觉得知识值2700元,加与不加500都不会对你的决策产生影响,可是如果你对知识的评价是2400元,则不一样了(暂且忽略实践经验),加这500元,2500(打工收益)大于2400(知识价值),你会选择打工;不加500元,2400(知识价值)大于2000(打工收入),你会选择上学。
           综上所述上学的货币机会成本是2500元

         啰嗦这么多,不知道大家可否理解我的意思,我也是刚学,请大家包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7 18:21:48
15# JadenSmith
我觉得上学是为了得到某东西(包括很多,每个人不一样),但是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你就得交学费去上学,你就放弃了你原有的500元钱,个人愚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8 16:04:15
我认为2500
500是上学的成本 加上放弃2000 所以该是2500 (当你未作出决定)
但是如果你已经选择了上学 学费500已经是sunk cost 不可计算入成本 因此成本是2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8 16:26:22
显性成本+隐形成本 打工“赚”2000元 学费 500元 吃喝算一样

那么上学的显性成本是 500元 和未来的 吃喝住

另外一个是 2000 +吃喝  那么就是 500+ 所放弃的

那么是 2000+吃喝-吃喝+500=25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9 09:36:07
机会成本是2000  500只是另一项上学的学费成本 这只是成本  这个成本是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9 21:41:58
2000
非常简单,机会成本肯定是不能入账的成本,也就是你在会计账本上看不到的成本
上学的500,肯定能记录在会计账簿上。绝对不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的最高所得。2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9 22:03:07
你放弃了2000,而且又得另外支出500,总成本是2500.但是,这个总成本不等同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又称为择一成本、替代性成本。
但是我有一个问题,读书的机会成本是2000¥,那么打工的机会成本是500¥还是负5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9 22:59:55
还是支持所有认为是2000的的同学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0 19:42:06
应该是2000,学费是是你从事学习这个事件发生的直接成本,2000是你不去打工所失去的可能受益,即机会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3 01:04:59
我觉得是2000。500块也是机会成本,但不是张三的机会成本。500的学费意味着学校将张三的入学名额给予他人时可能获得的最高收入,这是学校的机会成本。而2000才是张三自己的机会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3 21:41:52

Pengkling 说:2500元!


反正法——张三如果去打工可以挣2000元,而且张三因为不去上学又可以省500元学费。
现在张三去上学没有挣到2000元,还TM交了500元!所以张三的因为去上学的机会的机会成本是2500元!
得知在当今时代投资脑袋是明智的贵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0:00:26
就看上学的学费怎么看....
如果上学的学费当作是显性成本的话,那么他上学的机会成本就是2000元。

如果上学的学费当作隐性成本的话,那么他上学的机会成本就是2500元。

我更偏向于机会成本是2000元+从500元中如果去存银行所得到的利息

但是曼昆的书上机会成本定义成是为了得到某件东西所放弃的全部东西。。。而高鸿业书上定义的是如果用在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最大收益....
可能这两个本身各个看法不同.......

我们学的时候也在这个地方纠结了好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3:58:23
我觉得还是2000元啊,到底哪个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7:25:52
2000是狭义的机会成本,2500是广义的机会成本。资源用于一种用途放弃的其他可能用途中最高收益是狭义机会成本。上学除占用本可用于打工的时间,也要耗费书本费、学费等直接费用,从社会角度看,它们本来也可以用于其他用途,但没有被用,而是用于上学,从此意义上,500元也是机会成本。这样2000加上500构成上学的广义机会成本。
经济学中成本概念很复杂。经营中的成本计算是将租或买来的资源(价格)花费称为会计成本或显性成本,将自有资源应得报酬称为狭义机会成本或隐性成本。显性成本加上隐性成本是广义机会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22:36:39
Ganymede 发表于 2009-12-5 00:44
我认为是2000。

经济成本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500是会计成本,2000是机会成本,总的经济成本是2500。

同意这个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7 13:43:06
没有精彩回复么。。。我不会算了。。要是我,我肯定说2500了。。一般来说究竟要不要算次优收益外的额外成本,是争论的核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7 16:48:38
看完乱了。完全混乱。这种模棱两可的题 不能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8 01:32:46
JadenSmith 发表于 2009-12-4 23:16
14# zhouchuangmimi
既然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个物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个物品,那么原题中为了上学所放弃的是打工所获得的收益2000元。上学所交的学费可不是他为了上学放弃的东西,按你的说法答案应该是2000。可是你的答案怎么就给了2500呢?
如果你不去上学的话,首先,你可以打工赚的2000,其次,你可以节省了500元的学费,总共2500,为了上学你必须放弃这2500块,或者为了这2500块你必须放弃上学,这就是机会成本。
设想你处于上不上学无差异的情况,也就是上学的收益等于上学的机会成本,如果你的机会成本是2000,那么我给你2000块钱你愿意不上学,但是你已经为了上学付出了2000块的工资以及500块的学费,也就是你净损失500块,但是按照定义,你是无差异的,也就是有没有500块对你来说是无差异的,显然这是不合逻辑。(当然这里必须假定你不可以拿了钱又重新选择去打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8 01:35:20
wangbinluo 发表于 2011-1-7 13:43
没有精彩回复么。。。我不会算了。。要是我,我肯定说2500了。。一般来说究竟要不要算次优收益外的额外成本,是争论的核心。。
不是的,次优就是机会成本,要不要算次次优收益不是争论的核心,可以肯定的是,次次优收益绝对不是机会成本,但是问题是,这里的500块不是次次优收益,而是次优的一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8 01:38:01
a959688 发表于 2011-1-4 10:00
就看上学的学费怎么看....
如果上学的学费当作是显性成本的话,那么他上学的机会成本就是2000元。

如果上学的学费当作隐性成本的话,那么他上学的机会成本就是2500元。

我更偏向于机会成本是2000元+从500元中如果去存银行所得到的利息

但是曼昆的书上机会成本定义成是为了得到某件东西所放弃的全部东西。。。而高鸿业书上定义的是如果用在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最大收益....
可能这两个本身各个看法不同.......

我们学的时候也在这个地方纠结了好久。。。。。。
这两个地方没有矛盾,全部东西只是指次优选择所能得的全部收益。如果所有选择都要加起来的话,我估计这个加起来的结果不会收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8 01:50:11
19# Ganymede 按照曼昆版的定义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是相同的,经济成本=机会成本=会计成本+隐性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