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595 3
2018-05-13
马克思批判李斯特的草稿缺失了什么?
——马克思对李斯特的赚钱的工业的批判(7)
在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的资产阶级已经完成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英国的廉价商品独占了世界市场,开拓了殖民地,高举亚当斯密的自由竞争的大旗,到处推销廉价商品,成为世界上的日不落帝国。与此同时,德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面临英国大量廉价商品的冲击。摆脱英国自由竞争的威胁,促进德国大工业的发展,就成为德国资产阶级的迫切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发表了,李斯特认为,亚当斯密的自由竞争学说或者自由贸易的学说适用于个人主义和世界主义的经济,只有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工业都发展到一个水平的时候,自由贸易学说才是正确的。李斯特认为亚当斯密的个人主义和世界主义“忘了个人和整个世界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中间舞台,这就是国家”。李斯特认为如何把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像英国一样的工业水平,是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为此,李斯特提出与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的世界主义经济学相对立的国家经济学。国家经济学的核心是用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理论代替价值理论。国家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如何使某一指定国家(在世界当前形势下)凭农工商业取得富强、文化和力量”,提出“国家为了改进它的经济状况所应当遵行的政策”。
对于李斯特的国家经济学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有不同的认识。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采取的是赞成、拥护的态度。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采取的是反对、批判的态度。马克思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因此采取的是反对、批判的态度。
持赞成拥护的有劳埃德,法比翁克,德国经济学家迪特•森哈斯,法国经济史专家吉德,等。1885年劳埃德在英译本序言中说。李斯特所提倡的制度,一方面与英国所采行的片面自由贸易下无条件自由输入的制度不同,另一方面与俾斯麦首相目前所显然赞同的对食物、原料以及工业品输入一概征收保护关税的制度也有所不同。李斯特对于他所认为真正的”政治”经济学与亚当•斯密及其信从者(英国的和外国的)的“世界主义”经济学两者之间实际上划分了清楚的界线;他竭力拥护“国家”政策,反对“世界贸易”政策,后一政策虽已由英国采行了将近四十年,但实际上还没有博得任何其他文明国家的好感。
法比翁克在《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德文版(1961年)的导言中说“德国资产阶级在实践中更在法国与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发展后面一瘸一拐地走着,它的思想家李斯特在理论上也势必要步法国与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后尘。”法比翁克的如下评价是中肯的:“站在法国和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发展的立场上看,李斯特的理论是落后的;而站在德国落后的资本主义发展的立场上看,他的理论则是进步的。”
著名的法国经济史专家吉德曾这样评价过,正是李斯特“阐述了一些新的真理,使他的著作具有一种永久的理论价值,并且确立了它在经济学说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上,他提出了对当时的理论来说完全是新颖的两个观念。即与世界主义相对的国家主义观念,以及与交换价值相对的生产力观念。”
德国经济学家迪特•森哈斯指出的,李斯特经济学对当代世界来说,“尤其具有参考价值,因为在19世纪上半叶,正当欧洲大陆面临工业革命后英国所构成的重大挑战时,李斯特就发展政策提出了一个至今仍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欧洲大陆各国如何才能经受住生产力更强、效率更高的英国经济所发起的‘排挤性竞争’,不至于沦为工业革命领先者的边缘性附庸?”
受以上拥护派的影响中国经济学界也产生了赞成拥护李斯特的国家经济学的声音。他们认为李斯特的许多观点到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对ZF作用的强调,工业化理论,生产力理论,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等值得进一步探讨,其有限保护理论更是当前普遍认同的发展战略。有的人把李斯特的国家经济学称为爱国主义经济学,有的人把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特别是精神生产力作为生产力理论的支柱。因为马克思对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持批判态度,所以,中国经济学界只能是半遮半掩地、含含糊糊地肯定李斯特的国家经济学的理论,提出创建“新李斯特学派”。
毫无疑义,马克思在1845年写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是对李斯特的国家经济学的批判。但是因为这篇批判李斯特的文章缺失了一部分内容,所以对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批判,就很难理解。甚至认为是李斯特的国家经济学是爱国主义的经济学。
马克思对李斯特的批判文章缺失的内容是什么?
我们从马克思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的“Ⅰ.李斯特的一般评述。”(2)(3)两小段中寻找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注释说“现在保存的马克思的这篇手稿是不完整的:缺少第一张,显然上面有作者所拟的标题;第10—21张以及第23张也未找到。”我的问题是,缺少的手稿的内容是什么?李斯特的一般评述,应该分为3段。其中,1,(缺)2,(1)(缺),(2)既然资产阶级灭亡的。。。(3)妨碍德国资产者。。。3,李斯特先生如何解释历史和如何对待斯密及其学派。可见,1段全缺,2段缺(1)小节。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灭亡的预感甚至已经渗透到德国资产
者的意识之中,”问题是资产阶级怎么会灭亡呢?
    马克思说“把当代伴随工业而来的灾祸作为否定工业本身的理由,”问题是当代伴随而来的灾祸是什么?这个灾祸为什么会是否定工业本身的理由?
马克思说“还有比无产者阶层大得多的灾祸:国库空虚—— 国家衰落——国家被奴役—— 国家灭亡。”问题是无产阶级的灾祸是什么?为什么国家灭亡比无产阶级灾祸大得多?
马克思说“在德国资产者还没有使工业发达起来以前,无产阶级已经存在,已经提出要求,已经令人生畏。”问题是无产阶级为什么在德国还没有使工业发达起来以前就已经存在?就提出要求?这个要求是什么?
马克思说“使资产者十分发愁的是,他恰恰在工业的统治造成的对大多数人的奴役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这样一个不合适的时机,企图建立工业的统治。”问题是工业的统治造成的对大多数人的奴役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什么?
由此可见,资产阶级的灭亡问题,伴随工业而来的灾祸问题,无产阶级的灾祸问题,国家灭亡的灾祸问题,无产阶级在德国还没有使工业发达以前就已经存在的问题,工业的统治造成对大多数人的奴役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李斯特的一般评述”的标题下提出的。因此,我猜想马克思批判李斯特的文章丢失的内容就是:马克思说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或者阐明产生这些问题的前提条件。
毫无疑问,英国工业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结果!所以首先就要阐明什么是资本?什么是资本主义?虽然我们看不到丢失的文件,但是从马克思后来的《资本论》中我们看到了马克思的回答!资本是什么?是一宗货币,这宗货币变成为商品,以便再从商品变成比原先数量更多的货币。简单说。就是货币所有者在商品经济环境中用钱赚钱的活动、运动、过程。货币所有者就是资本家,所有资本家在商品经济环境中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就是资本主义!英国的工业发展过程,就是资本家把一宗货币投入工业在商品交换的环境中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的过程!由于这个原因,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资产阶级要灭亡!伴随工业而来的灾祸!国家要灭亡!工业的统治造成对大多数人的奴役!因为资本家要在商品交换的环境中赚钱,就要雇佣劳动者,工业生产资料作为资本就和工人的雇用劳动处于对立的状态!因此,在德国的工业还没有发达以前无产阶级就已经存在!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理解了马克思关于资本的概念!也就理解了马克思批判李斯特的国家经济学的内容!也就理解了资本主义发展工业的必然结果,就是国库空虚—— 国家衰落——国家被奴役—— 国家灭亡!
劳动者2018年5月13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5-13 11:54: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3 17:50:07
“但是从马克思后来的《资本论》中我们看到了马克思的回答!资本是什么?是一宗货币,这宗货币变成为商品,以便再从商品变成比原先数量更多的货币。简单说。就是货币所有者在商品经济环境中用钱赚钱的活动、运动、过程。货币所有者就是资本家,所有资本家在商品经济环境中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就是资本主义!英国的工业发展过程,就是资本家把一宗货币投入工业在商品交换的环境中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的过程!由于这个原因,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资产阶级要灭亡!伴随工业而来的灾祸!国家要灭亡!工业的统治造成对大多数人的奴役!因为资本家要在商品交换的环境中赚钱,就要雇佣劳动者,工业生产资料作为资本就和工人的雇用劳动处于对立的状态!因此,在德国的工业还没有发达以前无产阶级就已经存在!”————————-

扯蛋!

“就要雇佣劳动者”?!————是先有资本还是先有寻找工作的被雇佣的劳动者。如果缺一,资本主义就不会发展。或是说就不会从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的资本主义。

马克思连最最起码的因果关系都没弄清。

楼主或谁能替马克思回答我:先有寻找工作的被雇佣的劳动者还是先有资本的投入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3 17:59: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