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划。如果之前已经有安排复习计划的,可以继续按部就班,根据进度适当调整。如果之前没有特别的计划而已经复习过几轮的考生,那么现在到考前,你的时间就要注意了。专业课的性质注定了其成绩不可能通过突击就能迅速提高很多,现在要做到的保证对知识的熟悉感和灵敏度。
2、  背诵。越到考前,背诵的知识就越重要。政治和专业课都有许多知识可以通过考前大量背诵完成的。当然,个人感觉,背诵就一定要做到滚瓜烂熟、脱口而出、条件反射的程度,而不是平常对着要背诵的内容默默看,真正做题遇到相关的知识点却仍要绞尽脑汁、结果却丢三落四。所以,最好专门准备完整的时段来背诵。而且背诵之后一两天内遗忘最多的,所以在之内的时间要反复熟记。具体到专业课,我之前也提过,例如名词解释,一定要把全部考点归纳起来,然后做到一看到词条,就能反应过来,而根本无需思考。
3、  梳理。专业课的简答题和论述题,虽然也要背诵,但可能更多地靠理解和综合能力,因为很多答题要点不是在某一段的内容就可以完全体现,而更多地可能是分布在全章,甚至全书跨章节。所以,对教材体系、章节的梳理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可以通过别人做好的,也可以自己完成这项任务。很多课后的题目,就能帮你练习对章节的概括能力。
4、  模拟。厦大西经统考虽然题型比较固定,但具体每题的做题时间并不固定,不像数学说选择题至多N分钟完成、英语阅读每题N分钟之类的。而且以我当时考试的观察,几乎所有考生专业课卷子都能按时完成,所以个人感觉无需具体做整份的模拟题来适应题量和时间,何况要找到和厦大统考类似的真正模拟题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用零碎的时间和题目来取代专业课整份卷子的模拟。
5、  真题。历年的真题很重要,但肯定的是,考过的题目不会重复出现(但有可能仍会换种方式考查你)。所以,历年真题的好处在于告诉考生:哪些章节是重点章,是老师认为学生必须要掌握,而且对考生成绩有区分度的章节。对于这些章节,肯定复习的比重要加强,而且对里面概念、框架、例题、课后题都要争取做到了如直掌,切实理解。例如09年微经的分析题,两道都来自于教材。如果对教材有认真研读,对这部分知识切实掌握,分析起来根本不是问题(但是得承认,这一章节以前考得比较少,是比较冷的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