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教育,读者朋友可能感到熟悉了,但可能远非你想像的那么简单。
现在,教育的重要性可能全世界都已达成共识。历史、现实提供了许多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瞧,我们不也提出了科教兴国嘛。尽管,是不是这么做的或者是否在朝这个方向前进很值得怀疑。
然而笔者看来,全世界从古至今除了笔者没有一个人知道教育真正的意义,因此就不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就像90年以前那场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懂得他们真正的含义一样。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件最重要的是事要做,这件事就是“让人受教育”。
那么教育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两个“人”。
1. 作为个体的“人”。
这一点有许多著名的人,像王蒙、南怀瑾好像就讲过,中国古代的教育虽然算是一种失败,但他强调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山阴金先生所著《格言联壁》有一句话用在这里最合适,那就是:“读书即未成功名,究竟人高品雅”。人除了知识、智慧也就是世人称之为才华之外,还有许多的东西,像品德、善良、同情心、情调、情感、情绪、情趣、胸襟、对美的感觉等等。看看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的“未成功名”的人,人高品雅吗?看看那些“功成名就”的、所谓社会精英的人多少又人高品雅呢?笔者身边不乏许多高学历的、教育体制里的佼佼者、优胜者,但笔者感觉他们就像我们农村里面那些没有读过几天书的木匠一样,掌握了一项谋生的本领而已,只不过他们有着很高的收入、光鲜的外表、炫目的头衔、令人羡慕的工作,如此而已;有时甚至还不如,就像品德、善良。跟他们聊天,笔者几乎找不到心灵触动的感觉,只是一种应付、一种敷衍。所以就不可避免的孤独。倒是有时候跟父母聊天的时候,有意外的惊喜。倒不是父母聪明,而是他们顺着我的思路,给我说了许多他们亲身体验的例子。同时我有时因需要也向他们询问某些事,例如三年灾害、文革十年的事。
于是我总是用心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与现实中去寻找那些让自己“心灵触动”的东西,或是善良、或是无私、或是简单、或是执着、或是胸襟开阔、或是美、或是真正的智慧。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自我完善的过程,让所学的成为真正的自己的一部份,本身就是目的,不是手段;至于知识、智慧,那些才是手段,对一个人甚至于人类,因为她让我们得以安身立命。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后者重要得多,我们毕竟要生存,要过体面的生活;但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前者可就重要得多。知识、智慧给我们究竟带来了什么?
当你去这样接受教育的时候,你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
2. 作为世界的一部分的“人”。
作为世界的一份子,是需要承担责任的。
世界就是一个“大秩序”,每一个人就是这个秩序系统里的一个“小原子”,微不足道,然而却意义非凡。每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了整个秩序的结构、变化。他们就像“蝴蝶效应”里的那只蝴蝶,微不足道,然而当他扇动翅膀时,飓风发生了,整个世界将会发生改变。
如何不让他扇动翅膀,或者正确的扇动翅膀呢?最重要的那就是让他形成正确的观念,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
教育最简单的讲就是让我们形成观念。
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做了多少呢?即使有是不是也是错的呢?
老师告诉我们:只有考上好的大学、读好的专业、找个好工作,才能有高收入,孝敬父母、让人尊敬、生活体面。
告诉过我们失败与成功是硬币的两面,告诉过我们还有其他的生活方式吗,告诉过我们除了钱、衣锦还乡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东西吗?没有
告诉过我们成为正真的“人”比成为亿万富翁、高官厚禄、人上人更重要吗?没有。
告诉过我们要关注整个国家、整个世界,关注,关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吗?没有。
告诉过我们即使是一个所谓的“普通人”,也像一个国家的总统一样重要吗,一样影响整个世界吗,因此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吗?没有。
告诉过我们有些东西是无论如何也应该捍卫的吗,民主、自由、诚实、善良、法律、规则等等?没有。
告诉过我们有些事是无论如何也不该去做的吗,就像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欺骗他人?没有。
这些都是很简单的。再说一点深奥的。
什么叫做国家,什么叫做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