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4511 0
2018-05-24

    提到唐代诗人我们会想到什么?——李杜诗篇独领风骚?

    诚然,李白与杜甫就似两座不可逾越的大山,教人难以望其项背。

    但是,在那个璀璨的盛世,发光发亮的不仅仅是诗仙与诗圣,更有无数风流恣意的白衣才子,如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还有被尊称为诗魔的——白居易!


    在你的记忆中,白居易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少年便作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惊人诗句的天才?

    是青年一反常态,讴歌李隆基与杨玉环旷世绝恋,笔下生出绮丽辞藻《长恨歌》的香山居士?

    是中年感叹飘零,泪湿青衫,同情琵琶女“天涯沦落人”的江州司马?

    还是晚年狎妓成狂,甚至逼死关盼盼的老淫棍?    ……



    然而,在玉麒眼中,看到的却是一生痴情、一生苦恋的可怜人。

    如果你读过他痛彻心扉的诗句;如果你了解那段不为人知的过往;或许就着实对于他晚年的所作所为恨不起来!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白居易所处的朝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当时,藩镇割据、连年战乱。11岁的他为避烽烟,随母亲迁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州),符离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最重要的是,在这里,他找到了一生珍藏且每每回忆都心痛难挨的女子。

    那么,这个女子到底是谁呢?

    与白家比邻而居的是一户姓陈的人家,陈家有女名叫湘灵,生得活泼可爱,又善于音律,很快就与少年的白居易熟络起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彼此间渐渐互通心意、情根深种。

    如下的一首七言绝句就是他追述湘灵所作。

邻女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娉婷、天仙、嫦娥等词,无不彰显着诗人对邻女的浓烈爱意,只是年少的白居易,并不知道自己一生的情路竟然那般坎坷!



    佳期难赋,美眷成空

    在那个年代,有多少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这似乎成了一只逃不开的宿命之网。

    湘灵和白居易亦生处其中!

    理由很简单,白家是诗书传家的官僚家庭,而湘灵是平民出身,二人的身份有着天壤之别,这是封建门第观念最大的忌讳。

    一边是生养之恩的母亲,一边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为何天下总是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年轻的白居易拗不过,于是将希望寄于功名加身,以求得母亲能赞成婚事。

    前程与责任促使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到江南叔父处,旅途中,孤身、异乡,难免会生出苦涩的羁旅乡愁,又加上爱而不得的相思煎熬。漫漫长夜中,他最后将其皆付诸笔端,写下了三首黯然销魂的情诗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寄湘灵》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

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寒闺夜》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长相思》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后来被化用到长恨歌中,即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无独有偶,“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一句对应的也是玄宗在失去杨玉环后的哀恸——“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所以说,对湘灵的爱最后促成了长恨歌的诞生,也是不无道理的。


    失鸳侣梦,情深不悔

    28岁,白居易如愿高中进士,这时候的他已经是个大龄单身汉,而24岁的湘灵也徐娘半老、韶华将逝。

    说实话,古代这个年龄几乎都是成家立业、儿女绕膝了,但是他们仍旧是一个未娶、一个未嫁,坚持等待着彼此。

    白居易放不下湘灵,再次恳求母亲,要娶她为妻,白母拿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没办法,白居易只能将思念化作力量,奋发事业。

    33岁时,在长安当上了校书郎,已经是中央干部了。身在此位,不难想象,什么女人没有呢?估计,给他做媒的人都快把踏破家门了吧!

    但,痴心的老白竟然还孑然一身~

    原因无它,对于初恋痴绝的爱非但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相思入骨。而白母对门第的观念也是相当固执,对儿子心中的痛楚全然不作理会,并且坚决不允二人婚事。

    为了断绝白居易与湘灵的联系,白母举家搬到了长安。


    往事成追忆,独心有戚戚焉

    白居易自然是不愿抛下湘灵,但奈何情孝两难全。湘灵不忍他夹杂在其中,苦苦挣扎,所以含泪退出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悲恋。

    心如死灰的白居易,离开故土、作别往日,深情地写下了一首《潜别离》。“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

    饱含血泪的句子,是十几年相思的沉淀,是爱而不得、有口难言的无限落寞!



    回到长安后,白居易总是忍不住思念湘灵,于是作了一首又一首缠绵悱恻的诗,如《冬至夜怀湘灵》、《凉夜有怀》、《独眠吟》、《花非花》……

    他也曾回乡探望过湘灵,但是人去楼空,佳人已不知所踪。

    最后,在母亲的以死相逼下,在37岁的高龄娶了同僚的妹妹。至此,母子之间关于婚姻持续十几年的拉锯战终于宣告终结。

    原本以为这段感情终于能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能一心与妻子举案齐眉、白头到老。

    却到底意难平

    每每微雨黄昏、午夜梦回,即使是望尽天涯明月,心头不免怅惘难抒。

    而那首读来神伤不已的《夜雨》一诗:”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即是感伤往事、怀想佳人所作。


        最后一面,泪眼斑驳

    44岁,白居易仕途坎坷,被贬到江州任司马,辗转途中,竟然遇到了湘灵父女,40岁的湘灵依旧孑然一身,二人见面,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第二年秋天,白居易在秋风瑟瑟中送客浔阳,忽而听到琵琶声声,以及她天涯沦落的遭遇,遂想到了自己的初恋湘灵。

    那个曾经放在心尖上的女子,那个承诺给予一生珍藏的爱恋,如今却在江湖孤身漂泊,踽踽独行,江州司马泪眼斑驳,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可叹深情一世,终究抵不过命运这只翻云覆雨的手!

    只是,在《长恨歌》中,那一句无声的呐喊——“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那般的遗憾究竟是为唐明皇还是为他自己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