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Stata专版
13308 5
2018-06-05
泰尔指数相对于城乡收入比在度量城乡收入差距时有什么优点呢?
我看文献上说: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度量城乡收入差距时没有反映城乡人口所占的比重,因而不能准确度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

但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不是分子分母都取了人均吗?怎么会没有反映人口因素呢?望老师指点迷津。


附:泰尔指数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地区间的收入差异(或其它差异),公式:

    文字公式:各地区的收入份额与人口份额之比的对数的加权和,权数为收入份额。

    代数公式:


T是泰尔指数,Ii是第i个地区的收入,I是总收入,Pi是地区i的人口,P是总人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6-5 16:52:28
城乡收入比没考虑地区因素吧,泰尔指数加了地区,也就反映了人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5 17:23:54
heleiabc 发表于 2018-6-5 16:52
城乡收入比没考虑地区因素吧,泰尔指数加了地区,也就反映了人口
看不懂,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13 18:53:49
你这个,公式是权重为部分/总数,你这个城市人均/农村人均并不是部分比总量,所以不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28 17:52:03
请问你搞明白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7-30 22:33:41
您的疑惑主要在于城乡收入比是否充分考虑了人口比重的问题上。实际上,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这一指标确实反映了单位人口的收入差距,但是它没有考虑到城镇和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而这恰恰是泰尔指数能够涵盖的一个重要维度。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这一点:

假设一个国家有A、B两个区域。其中:
- 区域A(城市):100万人,人均收入为$200。
- 区域B(农村):1000万人,人均收入为$50。

使用城乡收入比计算差距时,我们得到的比例是\( \frac{200}{50} = 4\)。这意味着城市的人均收入是农村的四倍。但是这个比例没有告诉我们城市和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即在这个例子中A区域只占了国家总人口的10%。

泰尔指数则会考虑到每个地区的收入份额以及其人口份额,并通过计算各地区的收入与人口之比的对数,再用收入份额加权求和来得到差距大小。如果按照上面的例子:

- A区收入份额:\( \frac{200 * 100}{(200*100 + 50*1000)} = \frac{20000}{70000} \approx 0.286\)
- B区收入份额:\( \frac{50 * 1000}{70000} = 0.714\)

A区人口份额为0.1,B区人口份额为0.9。泰尔指数会计算如下:

\[ T = (0.286*\log(\frac{0.286}{0.1})) + (0.714 * \log (\frac{0.714}{0.9}))\]

这个公式的结果不仅反映了收入差距,还通过考虑了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来更全面地度量了不平等程度。

简而言之,城乡收入比只关注人均差异而忽略了各自群体的人口规模对总收入贡献的影响。相比之下,泰尔指数通过引入收入份额和人口份额的概念,能更准确地反映不同群体间的实际收入差距以及这种差距在总体经济中的重要性。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