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泡沫?就是吹的泡泡。有两个要点,一是人为的,是外力干预的结果,而不是自然形成的;二是价格具有伸缩性,实际所有的商品价格都具有这一特点。用哲学和经济学讲就是价格远远超出了其价值。那么,价值的多少怎样恒定呢?只能用价格衡量,用货币表现。按照这一逻辑,泡沫就成了糊涂概念了,没人能说得清了。依我看还是用使用价值恒定“泡沫”的含义较为科学,别人也能清楚。
物质本身具有实用价值和价值双重属性,使用价值决定价值。而物质的使用价值是不变的,价值是可变的,具有时间地点的局限性,是随时间和地点变化而变化的。例如,战争年代最为值钱的是黄金和粮食,房产是不值钱的,古玩字画也不值钱,为什么?因为那时人们的第一需要是活命,其他全是次要的。黄金便于携带,还可以买粮食,而房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为炸掉,字画古玩不便于携带,也不好变现,更不易保存,所以也不值钱。明清时期的字画现在价格飙升,是现在的人更需要了,也就是说需求大了,增值是必然的,虽然不能用今天的人民币跟那时的银子相比,但是换算一下,价格涨得更是惊人,可见,是物质的使用价值决定了价值的变化。无论价格高低都要买,这不能叫做泡沫。反之,如果某一物质没有了需求,其实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其价值应该几乎为零;而其价值还高高在上,那么就是泡沫了。但是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如果说有的话,只有股票和期货,可是这两者本身就是泡沫。为什么?无论买卖股票还是期货,都是买卖的未来。无论是多高明的专家,都不能对未来做出准确的判断,因为影响未来的因素很多,而又不可预测,以今天的钱买明天的价值,或者是高了,或者是低了,因为不知道其存在与否,显然都是泡沫。
现在的楼市价格高涨是泡沫吗?现在楼市的价格是楼市自身的行为,是消费者的需求导致的,而不是外力造成的,比如政府调价。不仅自住型消费是需求,投资性消费也是需求,只不过投资性需求,更看重的是房地产的资本属性,但这不是房地产的价值,所谓其资本属性,就是明天可以带来剩余价值。在这方面有类似期货的属性,确实是一种泡沫所在。但是其占比很小,不足以影响到整个楼市的走势。现在的房屋空置率大约为13%多点,再减去为儿女婚事准备的和待装修的,占比就更小了,可见现在的楼市基本反映了现在的需求能力。买房的人多,房价涨,这是最为简单的市场规律。1988年和1989年的彩色电视机两三千元一台,而那是城市人均收入才一千多元,可是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说那是泡沫,况且这个价格也有炒作的因素在里边;2007年的钢材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也没有人说是泡沫,况且炒钢材的人和公司比牛毛还要多。国产奥迪汽车的单位利润高达十几万近二十万元,而美国通用正常盈利财年的单位利润仅仅一百多美元,那么,国产奥迪汽车不是已经泡沫了呢?恐慌怕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说是泡沫。并不是什么东西价格高了,利润大了就是泡沫。前些天下大雪,石家庄的大白菜十二块钱一斤,是泡沫吗?不是,他不是人为的抬高价格,而是市场断供所致。现在的大蒜和辣椒都在涨价是不是泡沫?当然是了,因为不是市场没有或不足,而是人为的歪曲事实盅或百姓单纯的炒作造成的,可见这与楼市价格的高涨有着本质的区别。
迪拜危机爆发,一些泡沫论者好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以佐证我国楼市的危机,简单的对比,生硬的因果关系,是不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的。迪拜一年的产值才一百多亿美元而举债近千亿美元,中学生也能猜到将来会发生什么;我国的现实不是这样,虽然今年的投资是大了,但是仍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况且不是向国际举债而为,还结余近2.3万亿美元的外汇。两者没有可比性,而一些学者却杞人忧天,预言下一个危机就是中国,可笑之至!现在我国的经济学家,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政治经济学家,专门为政策决策找理论依据;一类是美元经济学家,出书,讲座,为行业龙头老大当吹鼓手,以挣钱为主;一类是草根经济学家,处于基层,最了解民情,民怨,民愤和现实的经济情况,但是人微言轻,虽是大众声音但是引不起上层重视,劳而无获。最为可恨的是美元经济学家,学术一知半解,依靠煽动民情,盅或百姓,鼓吹这是泡沫,那是通胀,已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今天牛刀先生,把黄金的贬值和我国的楼市联系起来,鼓吹“中国房价泡沫将紧随黄金泡沫而破灭”,其实,牛先生根本就不知道黄金上涨的原因,是黄金上涨还是美元贬值?牛先生没搞清楚。或者说牛先生把两者的关系颠倒了。
特别是网络的兴起,我国一时间冒出了无数的经济学家,这些人是各怀鬼胎,想入非非,真可谓鱼目混杂。希望广大博友,认真甄别,以免上当。因为我国的经济学家已经严重“泡沫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