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人民论坛》杂志关注了官员晋升“天花板”现象。《人民论坛》的调查文章说,一些仕途升迁无望的官员,会出现自暴自弃、得过且过,甚至抓紧机会贪污腐败等心态,对官场造成危害。
    当下现实的官场中,人们往往把那些晋升空间不足的官员形象地称为“天花板官员”。调查显示,“天花板官员”在45~55岁年龄段上扎堆,县处级天花板干部最多。在党政机关中,大约有四五十万的县处级干部,作为一个庞大的中层干部群体,他们中只有大概10%~15%能够在仕途上继续升迁,剩下的就形成了所谓的“天花板官员”群体。    “天花板官员”群体的出现似乎是一种必然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否正常,又是什么样的缘由阻止了官员晋升的空间?很多人将理由归结为“现行干部制度的硬性规定和操作惯例,如年龄和学历的限制”等等。确实如此,中国公务员的晋升制度,还没有完全走向公平与绩效导向,对干部缺乏明确的业绩评估,一些干部本是“任期制”,结果变成了“久任制”。再加上一些地方片面强调干部年轻化,在干部任用中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因而不同层级的干部,在升迁中往往会遭遇不同的任职年龄“天花板”。     必然要出现的“天花板官员”现象中的这些“不必然”因素,我们固然要正视并加以改善,但是处于“天花板”阶段的那些官员们所产生的负面心态,却不值得同情。报道称,负面心态侵蚀了升迁无望的“天花板官员”们,他们于是自暴自弃,行动散漫,学习不进步,甚至千方百计寻求经济利益的补偿,这些心态与行动对官场造成极大危害。     晋升空间不足的问题,不仅仅在公务员行列存在。观照当下现实,很多行业都存在从业人员晋升空间不足的问题。比如通讯、传媒尤其是市场类媒体,在这些年轻的行业领域内,单位的中层领导和普通员工之间的年龄差距都很小,普通员工的晋升空间基本处于“竞争饱和”状态。如果按照那些“天花板官员”们的心态来看,这些行业的普通员工是不是也该不思进取自甘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