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高考一如既往地刷爆了朋友圈。对于高考是否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很难下定论。但有一件事则是确定的:高考之后的十几年,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本文作者宁南山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收集了接近100个样本,这些人是他的高中和大学同学,而且基本都是211以上院校。
在作者看来,这100个人,包括他在内,勤奋程度,智商差别是不大的,不然最后不会都在一个班学习。家庭条件,除了10%家庭算是富裕的,大部分都是平民子弟。
但是最终,因为选择不一样,到现在人生却可以说有了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和差距,是大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都能明显感受到的。
作 者:深圳宁南山
图 片:视觉中国
来 源:宁南山(ID:ningnanshan2017)
第一个选择:选择什么专业
填报专业是一个蝴蝶效应,你写下的那几个字,可以决定你以后很多年的人生。我当年参加高考的时候,一心是要填报理工科的,因为看了一些国外的电视剧,电影,觉得里面人走过去的时候,门就自动开了非常神奇,感觉好高级,好科幻。
于是坚决的报了理工科专业,并且毕业后一直在制造业。这样的选择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穷。
所以有私信问我报什么专业比较好的,我怎么回答你呢?如果要赚钱的话,上国家统计局看下2017年全国各个行业的平均工资统计就知道了。
注意这个非私营单位,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国有企业,其实不是,它还包括了股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企业等等,因此代表性最广。
2017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3150元,金融业122851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7815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9倍、1.65倍和1.45倍
说白了,一个IT,一个金融,显著的高于其他行业,这和我们平时的感觉是相符合的。
另外搞科研现在收入也在水涨船高,全国各地高校的待遇越来越好,在之前的文章里面,我多次贴过现在全国各地高校招收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的待遇,可以说大大上升。
另外现在企业也在越来越重视基础研究,基本上国内各大企业集团都有中央研究院,因此科研技术人才也会过的可以。
我当初选择理工科,毕业进制造业企业工作,这直接影响了毕业后的收入水平。现在想起来,当初如果填报金融,语言,法律,会计,计算机之类,那么可能毕业后的日子会好过的多。
为什么这样讲,我记得十几年前,临近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某个在读计算机专业的高中同学,说上海某外资软件公司(没错那个年代外资互联网更吃香)给他开月薪接近5000元,他说觉得太寒酸了,就没有去。
这让我感觉很吃惊,因为在我们系(硬件弱电相关),找工作找个4000元月薪就觉得很不错了,实际上大量同学找到的工作月薪只有两三千元。有的单位解决北京户口,开的月薪只有一千多。
在当时,学校论坛里面有个男生发个贴,说毕业了征个女友一起在北京奋斗,已经找到月薪3000元的工作。结果留言里面还有人在讨论楼主是不是在炫耀,有的人说三千元怎么会是炫耀呢?有人说已经是炫耀了…..
我们眼中令人羡慕的五千高薪,然而这在计算机专业的同学眼里叫寒酸,突然就感受到了专业不同带来的巨大差距。
另外还有个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去了上海某证券公司,后来他来深圳看我,就聊到存款的问题,我问他存了多少钱,当时我想虽然金融业工资高,但是他说是毕业才一两年,存十万顶天了吧,结果他告诉我毕业一年多就存了二十多万。
这个数字把我惊到了,因为我本科毕业比他还早工作两年,但是存的钱都没他多。
当然,我也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开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本土制造业开始大发展,出口开始迅速增长,深圳几乎所有的公司,从华为,富士康,比亚迪这样的大公司,到各种生产电池,LED,充电器,PCB线路板等等在内的大型,中型,小型工厂,都在开展海外贸易,直接带动了制造业从业人员收入增长。尤其是华强北为核心的山寨机业务,蓬勃发展。
中国出海最早之一的华为,就是2000年举办的出征海外誓师大会。
大量外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他们作为中间商,通过展会,互联网和电话开拓海外客户,同时从合作的工厂提货实现出口,什么都可以出口,电话机,音响,耳机,电子元件,线路板,电子玩具,摄像头,手机,屏幕…..
直到现在,来深圳的朋友,从华强北的各个大楼,到罗湖,福田的各个写字楼里面,都能发现无数这样的贸易公司,他们只是租一两间房就开始办公。
因此在深圳,有个独特的职业,叫做外贸,很多本科学历都不到的对外销售人员,在外贸小公司工作都可以做到月薪过万。因为不管是外贸公司,还是普通的中小型工厂,给予销售人员和营销人员的提成都非常高,按照销售产品的不同,提成高的甚至能到10%以上,低的也有2%,3%。当然大公司的销售提成比较低,1%左右或者以下。
不少只有专科甚至高中,中专学历的来深打工者,通过努力学习英文,努力开发和开拓客户,实现年入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比比皆是。
我记得2010年,部门有一个新员工辞职,我找她谈话,她说因为她男朋友在华强北开了个公司,招了四个员工自己做电子产品外贸出口,所以她也辞职去帮忙,她男朋友当时很年轻,才23岁,没考上大学,来深圳好几年了,最开始是华强北的贸易公司打工,积累起一批亚非拉的客户之后,就自己开了个外贸公司出口电子零部件和产品。
除了这些外贸公司以外,深圳的中国本土制造业公司,开始成规模的向国外派遣销售和技术人员常驻,也是在这一时期,全世界各地的各种展会上,无一不是有大量中国公司参展,很多年轻人得到了出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