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 君 说 
“那些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最聪明和最有智慧的,而是对环境变化反应最快的。”《物种起源》中的这句话,用在今天,再恰当不过。
历史上从没有哪个年代像今天这样“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
而如果聚焦于中国经济,人口红利下降,经济增速放缓,各个行业飞速地“1到N”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马云提出的“五新”(“新技术”、“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能源”)被很多企业奉为圭臬,衣、食、住、行,几乎每个领域都等待着被重新定义。
何为“新”,谁又是“旧”?“新”与“旧”之间是冲突还是传承?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宗”又是什么?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今天岛君对话的这位,关于这些,他都有自己非常独到的思考。
一方面,某种意义上,他是旧时代经济的代表人物,他所创立的7天酒店,每年保持着超过30%的增长,仅用八年就超越昔日老大如家,成为中国经济型酒店当之无愧的NO.1。
但另一面,他更像旧时代的革命者。他在2013年,重新成立定位更高端的铂涛集团。他认为,“品牌”将是铂涛的魂,也是中高端酒店的唯一机会,甚至直言“7天顶多是个商标,而非品牌。”
他抛开了过去传统经济型酒店的“效率”、“成本”话语体系,一直在铂涛强调要关注“消费者的感受。”
与工业时代强调的精准打击不同,铂涛一口气开了十几个子品牌,令行业侧目,它更强调的是消费者喜好的多样性。事实上,它这一战略成效明显,目前麗枫、喆啡、希岸、潮漫、非繁城品等子品牌已经位列中国中端酒店市场第一阵营。
他就是郑南雁,7天连锁酒店品牌创始人,现任铂涛集团创始人、首席品牌建构师、联席董事长、CEO。
不过,很可能他根本不认同“新旧”经济这种粗暴的划分,他不认为两者是割裂的,他做事儿的唯一准则就是“看势、看本质”——时代变了,传统的不行了,新的商机就来了。
正如十年前,看准了经济型酒店的崛起一样,他坚信“品牌”将是中高端酒店的唯一机会。
优秀的品牌会帮助消费者自我认知和表达自我情感,中国大量的企业在品质革命的背后,更面临着品牌革命。
阅读之前,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样的品牌才能真正走进用户的内心?
2、所谓“消费升级”,什么是伪升级?
3、为什么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网红品牌?
以下是访谈的部分摘选:
“创造变化者王,拥抱变化者赢;追赶变化者疲,逃避变化者亡。”
正和岛:您现在身兼首席品牌建构师,为什么把品牌打造提升到集团战略的高度  
郑南雁:时代变了,用户变了。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消费者是80后、90后这群人,他们和60后、70后不一样,吃饱穿暖之外,更加关注情感需求。“有钱难买我喜欢”是他们追求的,打动他们的不再仅仅是价格,而是价值诉求或是格调。
因此,早在2013年,铂涛刚刚成立之时,我们就定了“品牌先行”的策略,期望打造符合消费者内心需求的多元化品牌。
正和岛:品牌先行和营销推广有什么不一样?
郑南雁:完全不同。很多人认为,品牌先行不就是推广产品和服务么,并非如此。这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方式和思维方式,是真正从用户出发的互联网思维去孵化新产品,而非传统从价格出发的工业思维。
以酒店行业为例,传统的经济型酒店都面临着挑战。坦白讲,过去这些酒店基本上都是没有品牌的,不过是个商标而已,包括7天自己。这个说法可能要得罪整个中国酒店业,但确实如此,因为他们只有价格区间,没有情感表达。
很多人以为不过是品牌老化,其实本质上是产品老化。为什么?过去品牌是围绕着产品来塑造,而做产品无外乎从功能、支付能力或者客户群的角度,一旦构成产品的核心要素过时,品牌自然随之老化。
正和岛:这种判断您基于什么得来的?
 
郑南雁:有两点,第一,原来的功能产品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它关注的是人的功能需求,而不是心理感受。正如马斯洛所说,随着物质供应的丰富,人的功能需求权重会下降,心理需求会更突出。
星巴克的咖啡和普通的咖啡为什么不同?因为星巴克更在乎和消费者沟通,来星巴克喝咖啡更像给自己贴标签,或表达自我认知。
第二,产品设计再好,功能再完善,但功能会随着用户的职位、身份而变化。什么不会变?由价值观带来的喜好或内心感受。只有抓住了用户的本质属性,品牌的生命力才会更长。
很多人都不明白,消费者做何选择,并不是因为你是什么,而是因为他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一个品牌愿意为用户考虑,而不是抓自己,不再是单纯地卖手机,而是卖用户的心灵,这将会带来根本上的改变。这样,品牌才能和消费者持续地进行有效沟通。
我经常有个说法,“从口和从心”,当吃不饱的时候就是“从口”——让人吃饱、吃好;当吃饱以后,就要“从心”了,就让人吃得开心。
 
过去酒店行业习惯性地将酒店分为商务酒店、度假酒店。但人是多种角色的,将一个个体人为地进行工作和休闲的割裂,合理吗?谁规定,出差的时候只能选择商务酒店?所以在做这些产品设计的时候,出发点根本不是人,而是企业。
铂涛从不过分关注功能点,功能出发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而我们要站在用户的角度。
很多酒店从业者直到现在,仍然将OTA(online travel agent)看作酒店的分销渠道,而我认为,OTA并不是酒店企业的朋友,而是竞争者。OTA手里有用户,而我们恰好是用户导向的,因为用户才是真正的核心,所以,未来谁手中掌握了用户,谁的话语权就最大。

“在两座烟雾弥漫的山头间,企业就像是必须同时攀爬两座山巅的登山客。”
正和岛:您如何知道用户想要什么?
郑南雁:俗话说,“人心难测”,了解用户的心理感受是最难的。因为很多时候,消费者也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地去和用户打交道,另一方面,了解用户心理,光靠一个人,一个团队是不够的。
所以,铂涛一开始的时候就制定了“海洋创想”战略。所谓“海洋创想”战略,就是铂涛采用品牌众创平台模式来孵化新品牌。所以,一开始,我们就推出了很多子品牌,业内都说我们是胡闹。他们根本没有明白我们背后的逻辑。
正和岛:逻辑是什么?
郑南雁:消费者需求非常个性化也充满多样性,酒店企业想要依靠一个品牌杀遍天下,那真是太难了。所以铂涛旗下不同子品牌酒店的基本功能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消费者心理感。比如喆啡酒店是全球首家将咖啡文化与酒店结合的酒店品牌,希岸强调的是要给女性特殊关怀的酒店。
正和岛: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消费场景吗?
郑南雁:不一样,场景往往容易跟功能相关联,但铂涛强调的就是感知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和提供体验式消费服务。
为什么体验式消费价值会非常大?因为对于人来说,最珍贵的就是时间钱包,具有不可再生与难以定价的属性。也就是说,谁能够争夺时间钱包,消费者就愿意把真正的现金钱包的钱给他。
正和岛:不同品牌之间价格上会有不同吗?
郑南雁:定价区间差不多的。实际上,现在做酒店基础功能几乎都供过于求,产品之间的差异性没有那么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设计。不同的设计来满足不同的心理感受,而不是功能需要。
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市场细分,但我不这么认为。就像一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口味差异并不明显,但因为和消费者沟通的内容不一样,就是完全不同的产品。
酒店也一样,核心就是要把想要传达的价值和消费者不断地磨合沟通,让消费者认知。虽然未来仍然有可能要在一些技术、功能层面做一些升级,但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感受是不会变的。
一个人的内心会被切成很多块,在不同心理感受的那一刻,有不同的细腻感受。铂涛希望关注到他们更多的心理感受。
正和岛:不担心不同的子品牌之间撞车吗?
郑南雁:会撞车,但铂涛最终目的是挣时间钱包。对我们来说,不管谁抢了消费者的时间段,只要是铂涛抢到就可以了。
过去几十年,整个中国产能不足,这就意味着不同子公司之间协同是最有效的。但如今是产能过剩,提高供应能力、降低成本的空间非常有限,协同的重要性就下降了。协同作战有可能会短时间内让品牌的影响力更强,但我们最终想要的不是影响力更强,而是跟消费者振动频率更接近。
消费者心理可能分割成很多块,不同子品牌在不同心理需求赛跑,就是最大概率地去抓他们的心理感受,这时消费者的时间钱包自然就会打开。
子品牌竞争,说白了就是先选DNA好的孩子来进行培养,而不是随便拉出一个去训练。
正和岛:这个过程中,铂涛扮演的角色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