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看点梳理:
①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现状概览
②IC设计、IC制造、IC封测、IC制造设备及半导体材料五大关键产业链解读
③投资动向及企业资本市场状态分析
④715家关联企业介绍及融资信息详情
虽然中兴禁售事件在不断斡旋下出现了转机,但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那就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随时都有可能会被人反制。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让自己的“芯”更强,才能真正变得强大。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结构得以不断优化,从以封测环节为主向以设计、制造环节倾斜。
国产化需求迫切,三大方向成重点布局领域
中国集成电路一直依赖进口,主要原因就是国内自主芯片产品结构处于中低端的格局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中国芯片的自给率只有8%左右,这在本质上阻碍了产业转型升级,甚至危害了国家信息安全。
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达到2601.4亿美元,出口金额668.8亿美元,进出口逆差为1932.6亿美金,增长16.6%。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集成电路国产化需求十分迫切。目前,集成电路产业风头正盛,其中三大方向是2018年关注的重点。
其一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被看作是一项将改变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技术,而人工智能芯片则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其二是存储器市场,多年以来中国存储器市场一直处于被国外企业高度垄断的状态,自给率几乎为零。其三是物联网应用,物联网应用将在国内消费升级和工业转型的双重利好带动下,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产业结构合理化,向高技术领域倾斜
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成立于2014 年,是为促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而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截至2017 年,累计投资67 个项目,实际出资818 亿元。投资项目覆盖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生态建设等各环节,其中制造环节占比达到六成以上。
总体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在向技术含量较高的方向发展,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优化。一个典型的表现是芯片设计业占比不断提高。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投资较小、见效快,长期以来,封测业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一直占据着较高的比重。但随着国内芯片设计企业的实力逐步增强,设计业占产业链的比重稳步增加。
在大基金的支持下,我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集成电路整体营收提速近4%,其中制造环节提速较为突出,达到7%左右。制造环节尽管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但也涌现出中芯国际、上海华虹等知名企业。
区域集群效应显现,市场规模全球最大
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需求占全球的62.8%,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在市场需求拉动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骨干企业实力大幅增强,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销售额为5355.2亿元,同比增长23.5%,远高于全球增长速度。其中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分别增长24.7%、29.1%、18.3%,占比分别为38.3%、27.2%、34.5%。其中集成电路设计已锁定北京、上海、深圳为主的一线城市。而北京拥有资金、项目、人才方面的诸多优势,成为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的重点基地。
随着区域集聚发展效应显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三大产业聚集区发展加快,销售额占全国总规模的90%以上。截至目前,参照系优质企业数据库共收录集成电路行业相关企业715家,涵盖IC设计、IC制造、IC封测、IC制造设备及半导体材料五大关键产业链。
报告数据来源:参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