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繁荣》 总序 编辑推荐
6000点以后怎么办?
现在的股票市场是不是一个泡沫?会不会破灭?什么时候破灭?在什么条件下破灭?破灭以后会怎么样?
资产重估论的由来和发展过程。
中国经济的现状和趋势如何?资本市场为什么在过去两年涨了这么多?下一步怎么样?
《透视繁荣》 总序 那个指路的人
那个指路的人
——编者的话
2007年2月27日,在没有明显的政策利空和不利经济数据的条件下,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指数突然从3000点的位置大幅下跌接近9%,近千只股票封死在跌停板位置;当晚,美国股票市场也出现明显下跌,并进而波及全球股市。中国新闻媒体评论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具有全球影响力。
2月27日下午2点开始,在上海浦东光大证券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分析员正在与客户紧张忙碌地交流,沟通最新的信息和传闻,大家纷纷在问:为什么会跌这么惨?下一步怎么办?
下午3:30,例行的当日市场形势分析会开始进行,平时空荡荡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从不同渠道汇总而来的信息,会议的气氛很凝重。销售部门反馈的市场意见显示,不少资深市场参与者认为当天的大跌是崩溃的开始,一两年之内市场很难再回到当天的高度;有人指出,现在连擦皮鞋的都在炒股票,根据标准的反向操作理论,这说明市场已经走到头了。
最后,主持人转过头,对坐在旁边的高善文说:“高博,您说几句吧,大家都想听听您的看法。”会议室一下子安静下来,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高善文点了一支烟,沉默了一下,然后字斟句酌地说:“如果我们相信资产重估理论,从现在我们看到的各种经济数据来判断,在盈利和资金两个方面,这个市场没有任何问题,”他顿了一下,接着说到:“我在这里重申去年以来对你们反复说的话,这个市场的方向只有一个,就是上涨;这个市场的高点只有一个,就是没有高点。应对的策略也很简单,八个字:小跌小买,大跌大买。”
高善文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随后进入政府部门工作。2003年9月,原本做好出国留学准备的他应北大同窗李勇的盛情邀请加盟光大证券,受命重整其研究业务。2004年5月,进入证券行业不到一年,他就在《新财富》杂志组织的中国境内机构投资者投票评选中夺得宏观经济分析方向的第一名,并由此在证券界声名鹊起;此后在《新财富》杂志组织的历次评选中,他均以悬殊的比分优势稳居第一,由此确立了其在业内的霸主地位。2006年3月,他在证券市场正式提出了资产重估理论,引起了更加广泛的注意;随后一年半的时间内,上证指数涨幅接近4倍,膺服其理论和预见能力的人越来越多。
2007年4月,高善文离开光大,加盟刚组建的安信证券。此消息一经传出,即在业内引起相当的震动,诸多财经媒体和网站纷纷报道此事,各种猜测、评论纷至沓来,有关花絮也不断见诸报端,其人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开始留意他在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分析方面的有关报告,感觉其文字严谨、立论规范,与现实结合紧密,说服力比较强。
中国经济的现状和趋势如何?资本市场为什么在过去两年涨了这么多?下一步怎么样?现在的股票市场是不是一个泡沫?会不会破灭?什么时候破灭?在什么条件下破灭?破灭以后会怎么样?这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相信也是广大读者感兴趣的问题。
高善文的有关报告记录了这两年期间他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的许多思考,这些思考对于我们从一定的角度去理解过去两年所发生的事情,去预见和把握经济和市场的未来趋势应该很有帮助,所以我们提议将有关文字结集成册,蒙其应允,所以有了这本书。
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本书出版之前,我们请作者在每篇报告前作一简短引文,介绍当时写作的思路以及一些背景情况,以便使读者能够真实地了解经济分析的过程,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由于作者原报告的题目过于学术化,经其同意,我们为每份报告重拟了一个更通俗的标题,同时将报告的原标题保留在页眉处。
在书稿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和他进行了多次交流,在谈到资本市场问题时,他很明确地表达了他现在的忧虑。他说现在的市场很明显是一个泡沫,是一个在继续吹大的泡沫,这个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灭的;在泡沫破灭的时候,绝不可能每个人都全身而退;有钱人在股票投资上亏点钱没关系,也输得起;但那么多老年人把退休金拿来买股票买基金,那么多低收入人群也加入炒股大军,确实担心他们赚得起赔不起;等泡沫破灭的时候,最后套在里头的很可能是他们,最麻烦的可能也是他们。
我们问他泡沫什么时候破?他说自己也不知道,但可能知道一些条件和前兆。我们问泡沫破灭的条件是什么?他笑笑说,书里有,都在书里。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