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这样理解:
1、从市场的角度看,学费奇高但是仍然有人想上学而又上不了,显然市场并未达到均衡。
2、市场表面上看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原因在于受到非价格因素的限制,这些限制条件各种各样,使得供给总量低于需求总量(能够支付相应价格的人群)。这些限制条件各种各样,它们改变了谁将获得教育的权利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1)高考、考研、考博等考试条件。优秀的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应该可以有更多的产出。从社会角度看,这是符合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的。这些将提高教育的投资,变相提高价格。
(2)人际关系。通过人际关系获得保研、专业科试题、加分等机会,这些人将支付相应的价格。
3、如果综合来看,市场会再远远低于实际均衡价格的价格上达到均衡,这个价格差就应当构成了考试培训、灰色收入之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