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解读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于12月7日结束,综观新华社通报,华经纵横李大贵认为有如下五方面重要内容值得关注。
1、财政与货币政策:维稳是前提,调整是重心
【会议要点】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
“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
“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华经解读】
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实体经济之所以受到重创(受影响程度远大于12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与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分不开的。但我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又以扩大政府投资为主线,虽然这能暂时缓解经济困境,但是执政当局也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发展方式已经无以为继。
在外部需求没有恢复的情况下,尽管国内外经济形势转好,但基础仍未打牢,因此首要目的是维持经济稳定增长。所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退出要采取渐进方式。不过,政策效果有一定的时滞,为了抑制产能过剩、降低经济过热风险,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实施要区别对待,体现出差异性。因此,投资和信贷增速将进行压制,但某些领域会给予重点扶持。
2、城镇化:新提放宽户籍限制,三线城市及县域地产业必将繁荣
【会议要点】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
“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
“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华经解读】
在内需乏力、经济增长内外基础薄弱、原有重要经济增长点提升潜力有限、经济结构失衡(城市和农村、大中城市和小城市及城镇之间,前后两者比例失调,后者发展相对落后)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加速城镇化进程可以收到一举多得之效,华经纵横李大贵认为上述会议精神的落实将带来如下作用和影响:
一、消化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过剩产能,保证经济后续增长力量;
二、平衡经济结构,壮大城市结构中的“中产阶层”,放大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从而使居民消费能力和需求得到决定性提高;
三、“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将使三线城市和县域住房需求大幅增加,可以预见,今后中小城市、县级市以及县城内楼市将迅速繁荣,在大城市房价虚高使得其潜力日益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这一新的投资热点将引领楼市进入新的繁荣模式。
3、房地产:会议未提控房价,2010年房地产业隐含利好
【会议要点】
会议公报未提房价;
“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棚户区改造”;
“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
【华经解读】
尽管11月28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上海时明确提出要“抑制投机”,表明今年房价过快上涨已引起高层警觉,但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只字未提控房价,可见执政当局意图还是在于维稳,即,既不想让房价继续出现大的泡沫,又不能让房价迅速降温。可见,房地产业已经将银行业和中国经济绑架,其兴衰已经通过银行业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走势,所以政府待之十分慎重。
“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有可能使购房优惠政策在2010年得到继续,加之“保障性住房建设”,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房价将获得支撑,即使优惠政策取消,考虑到城镇化措施将使三线城市和县域房产需求大幅增加,我们可以预测今后几年房价不可能出现降幅大于升幅的萧条景象,房地产业仍将保持繁荣,只不过很可能在国家的低调调控下房价涨势更趋理性。
4、经济发展方式:节能环保产业将再获支持,低碳经济望成新的增长点
【会议要点】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
“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华经解读】
会议精神体现了短期措施与长期战略相结合的特点,既保当前稳定增长,又顾长远持续发展。这次会议再次强调了节能减排和抑制过剩的举措,同时将“开展低碳经济试点”予以明确,低碳产业将成长为又一个新兴产业。
5、通胀问题:公告刻意淡化,可见通胀问题已然浮现、无法避免
【会议要点】
“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华经解读】
对于这次会议,执政当局明显在刻意淡化公众关注的通胀问题,中央工作会议新华社通报只提到一次,况且通胀字眼出现在要“处理好”的上述“关系”当中,不是在表明要控制通胀,而是隐含物价要为保增长服务的意图,也就是,执政当局默认了通胀的现实性(8、9、10三个月CPI和PPI已经连续出现环比上升)和必然性,但认为通胀不是大问题,2010年通胀虽是必然,但要允许。因此,我们从一年来天量货币和信贷投放的事实,以及政府消极对待通胀问题的意图来看,2010年通胀不可避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