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82 0
2009-12-11

对某国出口产品进行加税,对方就束手就擒,本文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另外,次贷危机后,中外普遍认为没有哪个国家能填补美国消费量的空缺,本文认为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本文认为,上收出口权后拍卖,将扭转贸易战西强中弱的格局。
    最近,芝加哥大学国际经济学与金融学荣誉退休教授罗伯特.艾力伯,12月9日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美国应对中国进口征收统一关税》的文章。该文认为“人民币币值低估,与征收50%或60%进口关税的影响相当。”怎么办呢?艾力伯认为美国“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产品统一征收10%的关税。实施6个月后,税率以每月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直至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下降至每月50亿美元。这种做法不乏先例。1971年美国对进口品征10%的关税,促使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允许货币自由浮动。”(以上引文见《环球时报》2009年12月10日6版《美学者鼓吹对所有中国货征税》一文)。
    笔者认为,从韩国世界品牌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有800多个,遥遥领先世界市场占有率产品种数量排名第二的德国,通过这些年来的发展,进一步拉开中德在世解市场占有率第一产品品种数量的差距,我们从今年中国机电产品在美国比去年提高七八个百分点就一目了然。今年中国产品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同比也在上升。虽然我国外贸同比下降20%左右,但世界市场占有率却进一步上升。中国是最大产品供应国,如果某国突然切断中国产品或加征中国产品关税,大多数产品都是国外被动接受中国产品的加征关税,比如近三年的欧盟对中越鞋加征10%和16%的关税,这个成本是欧洲的进口商、零售商和设计商分摊的。最近欧盟还在考虑延长这个关税,那么,等于把板子延长地打在欧盟自己的身上。
    为什么不到其它国家去寻找中越鞋产品的替代国进口鞋?笔者早已撰文中越鞋质量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其它发展中国家的鞋子由于容易漏水、断底、掉跟、脱邦等原因而成为次品,这说明寻找替代国还是蛮难的。另外,切断中国货也难以寻找替代国,比如今年初印度切断中国产玩具,结果一月余时间被迫修改禁令,这即涉及到质量又涉及到供应规模。所以,中国质量高、规模巨大和价格低,成为中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艾力伯所说:“几乎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商品都能在美国国内或印尼、菲律宾买到。”就成为空想主义,突然到哪里去寻找质量保证下的“大规模”又廉价的产品?正是这个“大规模”足以成为中方的叫板力量之一。实际上,中国人总是担心自己是出口大国,控制权在人家手里。笔者认为中方大大地错了,如果把中国产品出口权从企业层面上收至行业层面,统一对外,那将是巨大的暴发力。中国最大的缺陷就是在出口上各自为政,争相压低出口,造成话语权旁落。美国农民产品出口就是靠行业协会统一控制出口价格而导致该行业全胜的,英国之所以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大国,也是靠商品成最大供应国后不断涨价使西班牙黄金贬值而发迹的。所以,“大规模”本身并不代表“福”也不代表“祸”,关键看中国政府如何收编这支队伍。我们还可以从新西兰苹果和梨董事会对恩泽品牌的打造来看待统一出口权这个成功案例,该董事会对新西兰苹果和梨的优质产品统一收购,然后统一品牌再出口,那么中国的行业产品为什么就不能如此炮制呢?为什么要让行业内相同产品在出口上相互惨杀肥了海外采购商?如果统一出口权,变成海外采购商一盘散沙,我们可以用拍卖“一”对“多”的方法来改变原来的出口方式?把出口价抬高,这才是中国的外贸战实力,谁说出口“大规模”就是弱者形态?
    另外,美国消费者留下的空缺中国难以填这个观点,已经成为一个笑话。为什么?因为美国人并非不消费,基本消费还是省不了的,除非他们不是人而是神。美国人今年比2007年减少2000多亿美元的消费额,但是中国人今年比2007年消费额增加近3000亿美元,这说明中国填补美国减少的消费空缺绰绰有余。今年来,美国每月消费信贷同比减少120亿美元左右,中国每月消费同比增加150亿美元左右,这也说明中国填补美国消费额的空缺绰绰有余。笔者预计,以后中国将每月消费额比美国从目前多30亿美元上升到50亿美元以上,这说明中国以后将由外需型转为内需型国家,而高铁的建成将进一步促进这种趋势,中国以后不但可以转向内需不求外需,更加游刃有余地利用投资与采购来增加中国对海外技术、能源、股权等的诉求。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上收产品出口权,进行行业协会管理的拍卖提价再出口,彻底扭转贸易战西强中弱的格局。而现状中国增加的消费量大于美国减少的消费量,这说明中美贸易天平已经改写了。但目前中国增加的消费量难抵全球减少的消费量,所以,我国今年外贸出口还是下降20%左右,但是这种格局在不断改写,中国通过高铁等形势进一步促进中国由外需型转向内需型国家,更加有利于扭转贸易战上的西强中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