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lin0086139 发表于 2009-12-11 18:02 如何有效增加居民收入呢?是不是只要涨工资或多发些补贴就可以实现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工资提高意味着企业成本增加,而企业提高了成本就有可能减少雇员数量。 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居民对收入增长的稳定预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增长,但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这折射了两个现象,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所以能够增长,在于改革开放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使原本无收入或低收入的人群有机会获得更高的收入;而收入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根本上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运用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在资本和劳动力的关系上,劳动力一直处于劣势。因此,我们要切切实实调整经济结构,使劳动者获得更好的市场回报;坚持推进深化改革的力度,坚决驱除一切危害市场活力的因素。正如有学者谈到的那样,把发展中小企业和居民创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彻底改革目前的工商注册登记制度,在融资和政策方面给予更多的制度化扶持措施。 第二个重点,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确保工资性收入维持在一个相对动态化的增长速度之上。 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的保障性投入,在包括经济适用房、平价医院、教育收费等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另一方面,要确立合理的、动态的工资性收入上涨速度。 第三个重点,在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之间建立一种来自于市场机制的收入转移通道。 切实增加居民收入,说到底还在于最大程度提高居民的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