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087 1
2009-12-13
从《顽主》到《红旗下的果儿》,这是一个标志,70以前的混混们都彻底归隐江湖了,而80后们刚刚拿到一点主流话语权,就开始了对自己以往恶劣行径的追忆。
每个年轻人都有冲动,幼稚,不可理喻的成分,那段被我们称之为“青春”的岁月往往是伴随着数不清的这种不可理喻度过。现在80后开始咬文嚼字的诉说他们年轻时作恶多端,并开始给这些恶劣行为找各种借口,以证明那些行为不过是年少轻狂罢了。

列举三个人的故事,请勿对号入座。
60年代出生的人,没上过大学,年轻时终日不学无术,赶上文革末尾参加武斗,打死过人。终于赶上了改革开放富了起来,若干年后,成为一代富商,开始炫耀自己年轻时的那段岁月,光明磊落的高声喊:“你看我从小就是个造反派,没读过书,但我却懂的做人的道理。”
70年代出生的人,16岁辍学开始跟着崔健张楚,坚信摇滚可以拯救世界,躲在出租屋里和几个乐队哥们一起飞叶子,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猛然有一天,写了本书红遍大江南北,又开始出专辑,四处巡演,捞了不少钱。一本新书中豁然写到:“从小我就是个不学无术的人,但我有思想,有灵魂,所以,我成功了!”
80年代出生的人,小学泡在街机厅,初中泡在PS游戏机厅,高中泡在网吧。从小霸王到ADM2800记录着他的青春岁月,进入大学后没上过一天课,从大一开始搞自己的网站,到大四时他的网站上市了,一跃成为中国互联网顶尖人物。在参加某创业名人节目访谈时,他若有所思的说:“其实我和别人没什么不同,我只是把别人读书的时间用来打游戏机了。”
以上三个故事,先不做结论,发现问题了么?如果没发现,那么我们尝试着说一下第四个故事:
90年代出生的人,小学,初中,高中都是三好学生,从入大学开始谈了一个女朋友,和其女友拍了一套很凉快的照片集,被某人发到了那个80年代出生的人开的网站上。为赚取点击率,网站工作人员决定把这条新闻放在头版头条。那个某70年代出生的作家以批判性的眼光撰写了一篇评论名为“90后的堕落,谁最应深思?”,这篇文章不巧被那位60年代出生的富商看见,猛然发现其中的照片竟然就是自己女儿,于是大发雷霆,扬言要让自己手下去把这个90年代出生的小伙废了。
于是,这个90年代出生的小伙和他的女友就踏上了不归的私奔路。当然,故事没有结尾,因为90后还没有长大,还没有到他能写回忆录的时候。
好,故事讲完了,那么结论是什么呢?这是我前天一口气读完《红旗下的果儿》后所想到的:“如果我们80后看90后是NC,那么70后看我们是什么呢?6050年代出生的人看70后又是什么呢?”


《红旗下的果儿》多少有些王朔遗风,我不怎么关注那位作者是不是揭露了北大所谓的陈年老账,仅仅只是对此书饱受赞誉这件事提出一点点疑问:这么多人从陈星和小北的流氓痞子生涯中找到了共鸣,并表示自己当年也如何如何,曾叱咤风云的逃课,畅快淋漓的斗殴,鲜血四溅的早恋并和同学在某处发生XX。那么我实在看不出这些行为与当今主流所抨击的90后有何区别。如果说有区别,那么区别无非是80后上中学那会儿,互联网没那么发达,手机拍照也没这么方便,无法把一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及时传递到网络上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14 10:02:48
看不太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