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12-14 12:56:56
好贴,有深度,要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04:30
说句老实话,蜗居也揭露了一些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05:08
看错了,原来是转贴,,,,

不过内容还是不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05:13
资本的角度去分析,还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09:43
这个帖子写的真好--作者的思路很清晰,一定要顶,所谓文学作品要反映社会现实-这就是真正的文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12:52
ZT

评《蜗居》1:一部久违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电视剧《蜗居》引起轰动,网民们对一部电视剧的关注和议论还没有达到过这样的热度。本来想写些东西,看到很多网友已经有评论,也就算了。今日看到广电总局突然不阴不阳地批评《蜗居》“有很大的负面社会影响,靠性,靠荤段子,靠官场腐败,靠炒作来吸引眼球。”,忍不住想说点什么了。  

《蜗居》轰动与主人公海萍那句“现在的房价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不断的更高,越来越高”台词与老百姓产生共鸣有很大关系,而且“蚁族”-“网民”-“蜗居者”又几乎是一个群体,这成为该剧在网上热议的最主要原因。贫道觉得,《蜗居》的价值绝不仅仅揭示了房价飞涨对老百姓生存的威胁,因为就目前毒瘤般的房地产市场对普通老百姓的伤害,对国家经济的威胁,不仅有很多非主流学者用更翔实的数据和有力的逻辑进行了揭示,而且老百姓自己也有所认识。《蜗居》的价值,在于她用文学语言把今天中国整个号称中国人良心的文人阶层完全被肉欲所绑架,精神酱缸化的现实进行了准确的描绘;把三十年来他们极力主张的“人性”实际上不过是“兽性”;“个性”如何在资本面前被研磨成“奴性”进行无情的展示。  

《蜗居》的出现是消亡了差不多七十年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回归,达到了“海派”文学的顶峰。无论如何褒扬这部作品,都不足以反映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位置。文艺作品的力量在更多的时候比枯燥的理论叙述和激扬的文字更加有力。一部《蜗居》鼓起民众对被权利和资本绑架的房地产市场的愤怒,抵上10把“牛刀”。张宏良那些激昂的话语对迷茫国人的猛击,不见得比观众回味出自己看到海藻做二奶的过程竟然感觉顺理成章和深感同情时的诧异和反思,触动更深。  

所谓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本来特指19世纪欧美一些作家的作品。批判现实主义总汇了十八世纪以前的文学经验,补充了文艺复兴时代现实主义历史具体性之不足,摆脱了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克服了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的说教成份和浪漫主义的主观性。着力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具有极强的批判精神,被高尔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其中不少作品的主人公与《蜗居》一样,属于“小资”和底层文化人,作品通过真实描绘他们的个人主义,个人奋斗如何在现实中破灭的过程,对整个社会进行揭露。卡门、于连、吕贝卡-夏波、毕巧林、罗廷……等人的精神和精力简直就是海萍和海藻的前世。  

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出现时必然的。19世纪初的英国、19世纪中叶的法国、19世纪末的德国、美国、俄国的社会的特点是:一方面经济上高速发展,大量物质财富被创造出来;一方面贫富分化迅速加剧,人们被撕裂成生活在完全隔离的两个世界中,互相不了解、互相不理解的两个群体。富裕群体花天酒地、荒唐淫欲;贫困群体越来越感到无助和绝望;人们的价值观被物欲所引导,传统的温情、互助越来越淡泊或边缘化。而被认为是民族良心的知识分子大部分心甘情愿地成为富裕阶层的附庸。  

这时,狄更斯、福楼拜、萨克雷、梅里美、左拉、莫泊桑、都德、小仲马、罗曼罗兰、威尔特、斯托夫人、马克吐温、杰克伦敦、巴尔扎克、雨果、普希金、冈察洛夫、屠格涅夫……无数灿烂至今的文艺巨星都出现在这个时期。他们要么写出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悲惨世界……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穷人的困苦无助,要么写镀金时代、欧耶尼葛朗台、红与黑……揭露富人的贪婪和无耻和小资们的堕落,  

这批批判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无论对当时和以后的平民以及青年知识分子甚至权势阶层、富裕阶层都有巨大影响,成为一种道德、伦理的标杆,一个明确、清晰的价值取向,为此后西方社会主义意识的产生和中产阶级化创造了条件。假如西方国家在这个时期整个文人群体完全被富裕群体所俘获,没有这样一批作家出现,难以想象会出现后来的社会进步。  

稍加注意就会意识到,中国实际处于早期资本主义很接近的形态: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财富被迅速创造出来的同时,贫富分化的速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人群同样被撕裂成两个无法互相理解,无法对任何事情形成共识的状况。由于中国基本没有对农民工给予任何福利保障,最低工资制和薪水保障水平要远低于现代西方甚至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更接近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状态。因此,中国的社会状况恰好很接近19世纪的西方国家。也就是说,中国正是一个该大量涌现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时期。  

   

让贫道很悲哀的是,中国这十几年来竟然一篇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都没出现。余秋雨沉浸在无病呻吟中,二月河注意的是帝王们的文治武功,张艺谋、冯小刚的作品越来越靠无背景的社会、虚构的冲突、华丽的画面、夸张的表演来表现无聊和无厘头。“武打”这样一个本来描写侠客反抗暴政的题材,被用来宣扬抽象价值的工具。就算 “主旋律”题材的作品也基本脱离现实,大量农村电视剧里那成堆的年轻人就根本不存在,遍布 “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才是农村的社会现实。城市生活剧老板、官员、社会名流形象占据大部分舞台,少数描写城市平民生活的作品要么是在表现脱离了真实社会背景的所谓“人性”,要么是借机控诉改革前社会制度的闹剧。就算有些批判官场腐败的作品,也基本采用说教形式,细节基本不真实,连现实主义都说不上。因此,现代题材的作品无论小说还是电影电视剧,贫道一概不看。  

   

《正道》、《潜伏》、《亮剑》等历史题材更接近浪漫主义作品,顶多起到让中国人还意识到他们曾经没那么堕落,作用无非是麻痹一下心灵。  

   

比较好的作品大概只有李亦中的《狗小的自行车》和赵本山演的《落叶归根》。这两部作品揭示了中国人在精神上被撕裂成两块的现实。缺点是作品直接描写了最底层,很难在以小资为主体的文学欣赏圈子内得到共鸣。  

没有一个作家能面对现实,全部为资本和权力所俘获,这让贫道在几年前就感到悲哀。为什么会是这样?道理很简单,想想前几年很多人就说的中国的“上层阶级”是“官、商、学”铁三角或者“官、产、学、媒”构成。中国知识分子或者文人阶层已经完全被资本和权力所俘获,他们要么在“改革”中从资本盛宴中分得一杯羹而成为物质上的既得利益者,要么被在“改革”中被“全球共识”和“普世价值”所俘获,从而成为失去人性的物欲追逐者。如果不是这样情况,怎么可能在十几年市场化后几乎找不到以现实主义态度看待社会的作者?  

《蜗居》这样的作品,40后,50后的人是写不出来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一旦已经成为“作家”,早就被酱缸所毒化。80后和90后功力还不足。只能是六六这样60后或70后的作者才能写出来。  

《蜗居》的价值在于中国总算有了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作品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重现了“多余的人”和“堕落的人”人物性格特征。虽然该剧还有很多让人遗憾的部分,但作品描写的人具备十分强烈的典型性,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细致而准确。就连后几集狗尾续貂的官场剧情也显示了时代特征。  

当官做什么最愚蠢?批判一部一定成为文学史上会有地位的作品最愚蠢。广电总局电视剧司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先生就做了一件最愚蠢的事情。他的这几句话,最后会被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  

下几篇贫道具体评价一下该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13:20
写的很深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13:21
ZT

评《蜗居》2:当同情、感恩、善良属于奢侈品  

   

与《红与黑》中于连和《名利场》中的蓓吉相比,出场时的海藻思想要简单得多,经历简单、思想单纯。前几集观众甚至不会意识到她会成为全剧最重要的主人公。假如于连和蓓吉从小就浸泡在强烈的追求个人奋斗的欲望中,因世事乖舛最终命运不济,那一个复旦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生活目标就是能有个稳定的职业,一个爱自己的丈夫,一个不大的安乐窝,几身把折打到底的二流名牌就满足的海藻,似乎应该一世快乐。但是,海藻最终自然而然的,心甘情愿的,水到渠成的沦落为权贵的生孩子机器。  

   

是海藻还有什么性格缺陷或能力缺陷使她命运也这么不济吗?是她的选择有问题——本该待在老家儿不该来上海吗?电视剧中海萍、苏淳似乎有这样的感慨。仔细想想,这也很难成为原因。首先,就算上海是富人的天堂,高消费的地方,而且上海人“冷漠”(疯僧判断杨元元死的原因)但还是有很多穷人在过生活呀。没有穷人哪里有富人呢?没有职员房地产老板靠什么发财呢?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没打算买房子,生活要求很现实,完全可以在上海生活。显然,你很难找到海藻滑下去的原因。  

   

海藻最后选择堕落的原因剧中写得很清楚:她因为有同情心,有感恩思想,她同情姐姐,对姐姐对自己的帮助感恩,因此要在姐姐困难的时候要做些什么。但是,表现同情与感恩在当今属于“慷慨”范畴。虽然“人把慷慨,当做一种赞美,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今天的“人之所以慷慨,是因为他拥有的比挥霍的多”(宋思明给海藻分析她为什么帮助姐姐时的台词)。也就是说,富有同情心和感恩思想可以,但千万别做什么。能做这些的只有那些“拥有的比挥霍的多”的人。对于海藻这样的人,如果执意要表达自己的同情心和慷慨,就是过度“挥霍”,结局就是掉到权贵或老板的窠臼中。  

   

《蜗居》的主线,描写了一个很普通的,无非有点同情心和感恩情结的女孩,如何因为“顽固”地“挥霍”自己的同情心和感恩,而一步步,一次次地被逼到去堕落,最终沦为一个被人玩弄了还痴心不改的可怜虫。  

   

贫道的分析是抽出故事的逻辑摆出的,作品则是用人的行为、语言和细节展现的。贫道一评贴出后,一个网友举出另一个作家的作品认为更好。贫道认为,作品好坏不在于“说了什么道理”,“说得更深刻”、而在于“展现了什么生活”。《蜗居》之所以被贫道说成现实主义作品,就在于这个逻辑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观众不知不觉处在其中体验到的。甚至能让一些观众自己都觉得海藻这样一步步走是应该的,是正确的选择——不这样怎么办呢?确实,无论海藻第一次向宋思明借钱,到第二次借钱,到成为宋思明二奶,哪一次的困难离开宋思明,他们几个小人物能够解决呢?都不能。小人物算什么呢?几个小人物感觉向日资公司讨还应得的奖金比上天还难,宋思明一个小指点就让海萍大获全胜。  

   

《蜗居》好就好在细节真实自然,甚至带点海派文学“甜腻腻”的味道,勾引小资读者内心那些浅薄,让他们不知不觉地对海藻甚至宋思明产生好感。一些网友甚至说《蜗居》很反动,宣扬西化,同情贪官。其实,只要没有嗜痂之癖,即使曾经在观看过程中有点同情宋思明,过后读书会自责自己这么没判断力,并不会从此爱上宋思明的。  

   

说实话,中国知识分子真的把偌大中华的思想文化一统天下,搞得个人主义深入人心,人人都成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杨朱信徒,做点好事连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就算贫道自己,也远没以前干净。小资信奉个人主义个人奋斗是很正常的,“过把瘾就死”的人并不少。看了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对小人物即使堕落也同情也是正常的。看《红与黑》同情,羡慕于连的多得是。但不妨碍《红与黑》揭露社会毒害青年的文学价值。  

   

《蜗居》很多细节表现出群体的麻木,甚至观众也跟着麻木。比如海萍因为要业余时间赚点外快,对公司天天加班很生气。但是,她无论给谁谈到这个问题,无论是同事还是丈夫,无论海藻还是小贝,都不觉得单位加班是无理的,都觉得“那个单位不加班呀”。连家里领导看到这一段,也觉得加班正常呀。无报酬加班就是剥削,本来是违法的事情,但没人觉得这侵害了劳动者权益。无论剧中人还是观众倒是海萍很可笑,很小心眼。这是什么?这是现实。不仅反映在作品人物身上,也让读者跟着进去做了一次傻瓜。  

   

汶川地震让中国人“慷慨”了一回,早已沉浸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思想里,几乎人人投机钻营干点阴暗勾当的中国人总算找到一个表白自己还没完全堕落的机会,于是,中国人无私、高尚了有那么一俩月,此后一切照旧。因为现实如此,汶川地震时期的中国人不真实,平常的中国人才真实。  

   

《蜗居》所以是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就是让剧中剧外的人都一起表演出真实的中国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14:38
还是挺有道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16:44
顶一个!写得好。
现实实在让很多人不愿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31:33
写的好,顶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41:05
我支持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41:55
很现实的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42:14
ofanoyi 发表于 2009-12-14 06:24
路人乙。。。谁没有半点浮躁?
认同,世事无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46:30
有意思,好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49:47
很多人看了却没有深入分析,这个帖子切实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51:07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我们该如何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3:58:57
当一切社会现象都深刻地在电视这一媒体上简单的展现出来的时候,广电跟房产等链上的人都开始浮躁不安了。当然多数人也理不了这么多,必竟只是上面的一些活动罢了,但这恰恰是其背后深藏的一面,哪怕是触动了一丝利益也让其惊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4:10:37
高论!可我发完此帖依然想争名逐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4:16:35
感同身受。偶已经毅然远离城市,去乡村享受乐趣去了。至今感觉还可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4:16:52
有道理..太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4:17:28
蜗居者顶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4:22:31
好贴 别沉了 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4:24:29
写得好,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4:25:28
我不浮躁,字数字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4:29:46
写的不错,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4:30:23
很精彩的评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4:35:23
好贴啊。看了很有感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4:37:06
敢叫黄巢不丈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4:42:03
看完了,感触很多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