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居民消费率是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占支出法GDP的比重,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近些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而投资率则不断上升,投资与出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种状况不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要改善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必须要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率。
关键词:消费率,经济增长,经济结构
众所周知,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这是最终消费率严重偏低、国内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称为最终消费率,其中包括居民消费率和****消费率。居民消费率是居民消费总额占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如何提高居民消费率,促进国内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引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7年发布的工业化蓝皮书指中出,“九五”期间中国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2005中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消费率为51.9%,投资率为42.6%,消费率比多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中期消费率低30个百分点,投资率比多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中期投资率高近23个百分点。因此,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看,中国消费率偏低,而投资率偏高。
居民消费率的偏低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率偏低,表明经济总量中用于消费的部分相对较少。这不利于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较低的居民消费率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提高居民消费率、扩大国内需求成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
扩大消费需求,对实现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居民消费是最终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大多为80%左右。居民消费率就是居民消费占支出法GDP的比重,是衡量居民消费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居民消费率不合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正常运行。合理的居民消费率不仅有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社会文明和进步。
二、我国居民低消费率的原因分析
1.投资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失衡致使居民消费率上升受到限制
消费与投资既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也可能又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投资率偏高导致最终消费率偏低,从而使居民消费率偏低。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的共同演变规律之一是投资率不断提高、消费率相对下降;但在工业化进程结束后,投资率和消费率趋于稳定。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目前已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投资率逐年增长、居民消费率逐年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投资率的过快增长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从而使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导致居民消费率下降。
2.收入差距的扩大也间接导致居民消费率的下降
笔者认为,收入分配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收入分配的不公会对居民消费造成不利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会造成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从而抑制居民消费,导致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由于不同收人水平的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不同,高收人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较低,而低收人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此,当收人分配差距的扩大使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时,全体居民的消费倾向便会随之下降。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也呈现递减趋势。
3.个别地方盲目追求GDP 的增加,不注重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制约了消费率的提高
人们认为只要有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就能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现代化。改革开放后,人们深切感受到了巨大的发展差距,原本就有基础的传统落后的发展观再次成为人们的选择。具体体现在: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在相当大程度上成了当地****执政能力的检验尺度;用GDP作为是否有公共福祉的指标,认为追求GDP增长就是为人民服务等等。
三、提高居民消费率的对策和建议
1.应该努力调整居民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东西部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都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在收入水平不同的人手中,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不同。我国的居民收入状况呈现“金字塔”形状,处于收入底层的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很大。调整与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与城市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做法。
2.应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通过推动城乡一体化、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多种手段,积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制度创新转变。
3.还要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树立居民消费信心
要建立居民良好的消费环境,必须加强对社会市场秩序的监管,完善居民消费政策,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梅洪常,王田。将我国消费率提高到正常水平的探讨。中国流通经济。2004(10)。
[2]张立群。“十一五”至2020年投资与消费关系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
[3]许永兵。对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原因的再认识。财贸经济。2005(12)。
[4]董辅乃。提高消费率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4(5)。
[5]刘社建。提高居民消费率的若干思考。消费经济。2004(5)。
作者: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顾雯瑞 来源:《中国商界》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