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与FDI的利用概况
旅游业在国际上被称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在我国,从1949年第一家旅行社诞生起,新中国旅游业已经走过了53年的历程。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近30年间,我国旅游工作一直属于民间友好往来范畴,对宣传中国建设,开展国际友好往来,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的旅游设施总体规模小,结构单一,旅游业并没有真正形成一个产业。1978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仅为180.9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3万人次,旅游收入2.63亿美元,居世界第41位。
1978年以后,中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之先,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具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至2001年,我国入境旅游接待8901.29万人次(其中外国旅游者1122.64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177.92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78400万人次,旅游收入3522.36亿元人民币。2001年,我国旅游总收入约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28%。以上数据充分表明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项重要产业。这么多年来,我国旅游业所以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成功的投资政策,特别是卓有成效地引进和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旅游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也是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最为成功的产业之一。截至2000年底,我国旅游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总体规模已经达到200亿美元,按类别分,其中旅游饭店为150亿美元,旅游度假区为20亿美元,旅游景观建设10亿美元。旅游度假别墅、公寓20亿美元,已建成的三资饭店有800余家,合资旅行社11家。预计从2003年至2010年还将有100亿美元进入饭店建设,80亿美元进入旅游景区建设。
二、FDI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作用及对产业内各部门和其他方面的影响
2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已使我国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有20多个省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优先发展。优先发展意味着在制度、政策、法规、人力、资金等方面要给予优先考虑和重点支持。在上述因素当中,资金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资金,包括***和地方****资金;二是国内民间资金;三是国外资金,特别是FDI(外国直接投资)。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已占到引进和利用外资总额的53.3%。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旅游业利用海内外资金的总体规模已超过3700亿元人民币。随着旅游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对资金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据统计,20多年来国内社会资金统计投入总量只有2000亿元人民币。而我国目前国内资金十分有限,旅游业发展的资金缺口依旧较大,因此进一步引进外资,特别是引进FDI对加快发展旅游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引进FDI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利用FDI可有效弥补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资金缺口;第二,利用FDI可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文化,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提高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第三,利用FDI可为我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有助于旅游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第四,利用FDI还会增强旅游业整体经济实力,提高其经济效益,增强旅游业创汇能力,增加我国的财政收入;第五,利用FDI可有效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
FDI在对我国旅游业的宏观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旅游业内务部门的微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一是对旅游饭店业的影响,我国旅游业饭店业是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外国直接投资的首选行业之一。在我国旅游业实际利用的FDI当中,约有75%都投向了饭店业。从70年代末诞生的第一批中外合资饭店开始,到2000年底,我国已有800余家三资饭店。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的饭店管理集团都在中国建立了独资、合资饭店。(参见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