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330 1
2009-12-16
任何行业,既然存在,总归能够提供一定的使用价值,在社会经济体系中承担一定的分工。
但是任何行业也都可能发生依靠不诚实的手段获得超额利润的情况。例如一个工厂,可以囤积原料赚钱而不靠生产产品赚钱。再例如一个银行,可以在货币服务业务、借贷业务之外,参与操纵市场价格来谋利。
这里作个定义,把某行业通过诚实劳动,满足社会经济某种需要而获得的收益称为“劳动收益”,而把其通过欺诈、垄断等方式获得的,对满足社会某种需要没有贡献的收益称为“非劳动收益”。
那么问题是:能否实现区分各行业的劳动收益业务和非劳动收益业务,进而进行政策限制?这样做的社会成本是否会高过收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16 15:49:40
简而言之,就是干多少活,得多少利。
这是可以实现的吗?存在哪些阻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