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010-1-8 21:37:18
看大家的讨论真是受益匪浅,虽然我对宪政不感兴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0 11:23:36
同意11楼的观点,
首先,不知道楼主读了多少杨小凯的书,或者对现有的经济学了解多少,就在这妄言杨的理论有很多逻辑错误,如果说杨的逻辑有误,那人家的文章能在一流期刊上发表出来?我估计楼主是读了一些翻译得很烂的东西,所以才有此一说。
对于宪政和制度的问题,我想杨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经历的因素在里面,哪是我们这般资历尚浅的小辈们能深刻理解的。有些人自以为学了多少经济学的东西,就高傲地认为自己已经都懂了,自己的都是对的,然后对别人的妄加评论,这不是一个治学的好态度。
我认为,实践是最好的证明方式,10年之后,20年之后,30年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重新检视这些理论,到时优劣自然分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0 11:47:11
杨的经历和学识以及思维深度,不是一般人很能了解的。。。对杨的著作我大都读过,觉得理论深厚,思想深刻,读后受益匪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 19:00:21
dddddddddddddd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6 15:29:54
1# qianqianzhidi[/i
有什么感觉矛盾的地方可以写出来,大家都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问题,还是你没有完全理解,你不写出来,只是随便说说,谁信啊,我到觉得杨小凯思维逻辑非常严密,也很有穿透性,他的理论确不是我们这迟钝的大脑能够领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5 19:43:41
看了各位的观点很有意思,我不是学经济学的,但是是杨迷,读了很多他的书和文章以及关于他的文章。也说一点自己的看法,大家有空就看看,觉得没意思就不要让费时间了。
第一,我对杨的个人魅力很着迷,特别是他的经历,以及晚期对宗教等问题的思考,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人物。
第二,超边际的思想我觉得很妙,但是经济学的大厦想完全转变,并非一人之力所能成,而且现在经济学发展具有越来越发散的趋势。
第三,本人同意楼上的一些观点,可以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之中国和秦之中国有什么不同?中国的问题远不是西方的产权和宪政所能解决。东方和西方的发展方式可以融合,但是不能相互套用,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已经说得很清楚,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还要用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0 10:11:34
好久没上论坛了,一直在忙其他事情。今日一见,发现大家探讨得很有水准。其实很多同学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并没有否定他的学术水平和思考的深度,只是觉得他的观点,尤其是宪政这一块,我觉得似曾相识。看费正清等人的书就知道。所以当时感觉那些观点是西方学者已经提出的。
另外,当时看的时候确实有一些地方自己很有困惑,但现在过去很久,而且方向也已由制度经济学转到能源经济学了,很久未看,一时半会也想不起具体的地方,等日后有空翻出来再看看。
大家的学术精神很令我感动啊。我确实对制度经济学也了解不多,水平有限,只是当时实在有疑惑而身边又没有同好可以交流,就斗胆上来一问。看大家就这个问题讨论得深入确实很开心。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