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32 0
2009-12-18
我们学经济学的大概都知道帕累托,他活动的时代离开我们正好是100年,他是1923年去世的,是个意大利人。他是数学家、经济学家又是工程师。他有很多经济学著作,他那时候就有一般均衡的想法,而且他对一般均衡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后来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远远超过他的水平了。但是他提出的帕累托最优这个想法,到现在也没有人超过他。
   其实他这个想法非常简单,是个非常普通的一个想法,但是意义非常的深刻。
   我来讲一讲帕累托最优这个想法是怎么发生的。


我先讲一下数学规划,帕累托最优就是个数学规划的问题。数学规划是把一件事情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出来,然后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它的最优解。


我举几个例子。
   一个例子大家设想啊,有一张正方形的纸,我们要把它叠成一个盒子,把四个角去掉四个小方块,然后竖起来,变成一个没有盖的盒。
   现在提的问题是,这四个小方块多大,使得这个盒子的容积最大。大家马上可以想了,容积是什么,等于面积乘高。这个面(体)积是多少呢,本来是个正方形,边长,去掉两个小方块的周长,这就变成新的方块的周长,啊边长,把它取平方再乘上它的高,这就是体积。那么去掉多少体积最高,大家去解,拿这个函数去对小方块的边长求倒数,叫它等于零。这样子可以解出小方块的边长是多少。我可以告诉大家是原来正方形周长的六分之一。


我再举一个例子。这个十字路口东南西北有四个方向的车流,现在问你
   你怎么控制红绿灯的时间使得四个方向车流的等待时间是最小。这也是个极大极小的问题。求最优解都是求极大极小。刚才讲的体积最大,现在讲的等待时间之和为极小,那么你怎么解这个红灯开多长时间、绿灯开多长时间,你就列出一个式子,这个式子是等待时间等于红绿灯开放时间的函数,然后拿红绿灯开放时间去求()。
   数学好的同学不妨试试你解不解得了这个问题,不是太容易解的。给你的条件呢,就是四个方向的车流量,这个事先要经过统计,
   你站在马路旁边拿个表,看一分钟有多少车通过,四个方向的车流量一般是不一样的。这个作为你已知的条件,然后你就去解吧,看红灯开多长,绿灯开多长。


这些都是数学规划的例子。那么有一种问题很特别,它有两个目标,或者三个目标,或者多目标。刚才讲的几个例子都是一个目标,就是容积为最大,等待时间为最短,
   有些问题是两个目标,这个问题怎么解啊?


那么在帕累托以前,就认为这两个目标的事是没法解的,所以谁也不去想它。
   帕累托就提出了一个想法,他的意思就是说你两个目标都要达到,你不要做哪个目标都没有达到,不要做傻事。
   用我们普通话讲,你不要做愚蠢的事,你不可能做到两个目标都达到最好,但是你很可能做愚蠢的事,两个目标都不好,那就不是最优解。
   最优解是什么呢,就是两个目标也好,三个目标也好,一百个也好,你任何一个目标要改进的话,你必须牺牲其他的目标,这个时候是帕累托最优。要是你这个目标要改进,别的目标不受影响,那你还没达到帕累托最优,也还可以改进它啊。因此帕累托最优的解,有很多的解,它不是唯一解。刚才我举的例子都是唯一解,帕累托最优的解,可以有不同的解,
   他的想法就你是不要干傻事。
   那么说起来这个常识问题谁都明白,好象这还用你说吗,
   但下面我们就要看了,我们好多的事都是干傻事。所以帕累托这个思想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从帕累托最优展开,看看能得到什么启发。
   帕累托最优是多目标,我举几个多目标的例子,一个例子就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这是两个目标,我们要保护环境,但也要发展经济。这两个目标互相是矛盾的,
   你要发展经济你就得破坏环境,你盖个发电厂,这是发展经济了,建个发电厂就有污染。你盖个水电厂,没有什么污染,但是对生态有破坏。差不多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对环境有或大或小的影响,所以问题就来了,你是要环境还是要发展?这就是个多目标的例子。
   那么帕累托最优就是说,你不要干那个环境也不好,发展也不好,这种事你不要干。至于说你环境多一点还是发展多一点,他没回答这个问题。你可能更注重环境,牺牲一点经济财富的生产,反过来也可以,但是你不要做得环境也不好,发展也不好。这是一例子。


再一个例子呢,就是公平和效率。我经常讲,一个社会经济上有没有问题啊,就看两点。第一点就看它的财富创造有没有效率,或者是有没有浪费,你所有的人力物力都用好了,那效率就最高了,你的财富生产就没问题。第二点看你的财富分配,分配是不是比较平均。那么这两个目的是比较矛盾的,如果我们追求GDP,我不管你分配怎么样,只要对GDP有效,我就干。这样的结果呢,就是市场配置,市场配置的结果必须是贫富分化。那么我为了照顾不要有太大的民收入差距,就得牺牲GDP的增长。所以这两个目标也是互相矛盾的。那么我们干傻事就是什么呢,就是对经济增长也不利,对公平也不利。这样的傻事我们就干得很不少了。
   


还有一个例子是多目标。
   刚才我们讲的是两个目标,环境和发展、效率和公平。还有多目标,它把社会上每一个人都作为目标,你不能损害任何一个人,但是你要使得任何一个人都有机会改进。任何一个人改进的时候,不要破坏别人,这就是帕累托的最优。我们中国有13亿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我们都要实现,某一个人在改进他的状态的时候,他不要破坏别人的状态,这就是帕累托改进。
   当然,我们说的改进是什么意思呢,每个人改进他的状态
   经济学上讲就是说他创造财富,他赚钱,不影响别人创造财富,不影响别人赚钱,这就是帕累托改进。
   


我们国家的改革,就大量地使用了帕累托改进的这个观念。
   最重要的改革的成功就是因为双轨制。
   什么叫双轨制呢?就是在计划经济改向市场经济的时候,我们保留计划经济,这是一轨,又开放一个市场经济,这是另外一轨。这两个轨同时都在做,这就是一个帕累托改革。为什么这么讲呢?在计划经济的时候,有它的好处,就是城市人口啊,都有国家的保障的供给,保障你吃粮食,保障你上学,保障你看病,而且价格很便宜,粮食很便宜,上学基本上免费。这当然很好了,可是有个毛病,它那个供给的数量非常不足,它给你的粮食你吃不太饱,所以你得经常挨点饿,你想多吃点没门。它就这点东西给你,数量不足,再一个呢,质量特别差。给你几十斤粮啊,就是那个最差的粮,你很难吃下去,你想吃大米白面没有,过年过节才给你几斤面。你想这么一个制度是好还是不好呢?好呢,价钱便宜,保障供应,不好呢,数量不够质量差。这有好的也有坏的,是吧?  


那么帕累托改进呢,就是说,这一部分不动,我们另外开一个自由市场。这个自由市场啊,没有任何限制,自由买卖,你爱买什么就买什么,你只要买得着。
   价钱你们商量着办,国家不管。
   自由市场就是完全自由的,价格也是自由的
   买卖也是自由的,你跟谁买都是自由的。计划经济是没有自由的,给你粮食你就得那个粮店去买,别的粮店不卖就指定那个粮店,价格很便宜。那么开这个自由市场,自由交换,这是一个新的轨,
   计划轨之外有个市场轨,这么一搞经济啊就活起来了。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呢?因为它没有损害任何人,如果拿13亿人作目标的话,谁也没受损害。你本来享受计划经济的,你就看它好,它现在还在,不用做出牺牲。但是有一部分人可以改进,你如果钱多的话,你可以拿剩余的钱到自由市场去买东西。对农民来讲呢,本来你所有的东西卖给国家了,
   没有自由市场,现在有了这个自由市场,你养的鸡下的蛋,你种的粮食,你种的大米白面,你可以拿到自由市场去交换。这价钱就高了,你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提高了。本为他这个是死的,都只能卖给国家,现在他有了一条自由的路。这样一来果然非常有效果,老百姓的生活提高了,生产也提高了。这就是我们的双轨制。双轨制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农贸自由市场,就是买卖粮食,买鸡鸭鱼肉这些东西。
   


双轨制后来很成功,于是就把它推广到其他的部门,很多部门都搞了双轨制。
   比如说公共交通,国家有公交车,这个公交车票价很低,可是很拥挤,很脏,服务很差。现在呢,允许私人办公交车,
   我们叫它小巴。小巴的票价比较贵,但是每个人都有座,服务很好,很干净。两个轨都有,你觉得小巴贵那你坐公交好了,你的利益没受损害,这不就是帕累托改进吗?没有任何一个人受害,
   但是有一部分人受益,多了一个小巴车。那个时候,在北京的长安街上,政府办的公交车,市民办的小巴车,互相竞争,大家都要拉客。


除了这个公交车之外,很多方面都搞了双轨制。比如说这个学校,原来的计划轨呢,从托儿所一直到大学,是公家办,收费很低,但是有种种的毛病。于是就出现了另外一个自由市场的轨,有了私人办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个就是双轨。这个政府办的,公办的学校,价钱比较便宜,但是它有很多毛病,有很多人进不来。他也想上学,于是就有了民办的教育系统,这个收费贵一点,但是它有它的好处。或者是教学质量特别好,所谓的贵族学校吧,或者说它录取的分数线比较低,这就是教育的双轨制。


后来推广到方方面面。公交副食教育,推广到医疗,看病。看病也是双轨。你可以挂专家号,很贵,但不用等。而且双轨制还用到了生产方面。刚才我讲了,农民生产的东西,交完公粮,卖完余粮之后,剩下的部分他可以到自由市场去卖。那么同样的,一个厂,假设说一个钢厂,国家给它的任务是10万吨,你完成10万吨的生产,你再超产的部分,你可以不卖给国家,可以拿到自由市场去卖去,什么价钱都可以。事实上呢,自由市场的价格,也必定比国家计划的价格要高。这么一来呢,钢厂的工人就有了生产的积极性了,本来他产多少都是卖给国家,很低的价格,现在他超产的部分可以卖高价,卖高价的部分大家可以多挣一点奖金嘛。于是钢厂的生产积极性就上来了。


但这时候就出现了官倒。什么叫官倒呢?这个钢,没有证,你不知道是10万吨以内的还是10万吨超产的以外的,你不知道这个钢是计划钢还是市场钢。于是有一些人有钱,就计划里的人,他就偷偷地把计划里的钢当作市场钢,价格就涨了很多,他就把这个差价贪污了。这就是官倒。大家现在不知道,曾经有官倒。什么叫官倒啊,就是双轨制的时候啊,这个计划的价格低,市场的价格高,同样一个商品,你比如说粮食吧,它也可以官倒。你在计划里很便宜,你倒到市场上去价格不就提高了很多了吗?那不就赚住钱了吗。不用劳动,什么也不用干就把钱给赚了。这就是贪污了,官倒就是贪污了。


因为有官倒,也就有怎么并轨的问题,把计划轨和市场轨给它合并,取消双轨制。我们国家呢,你们说现在还有没有双制?现在有的还有。学校还有双轨,但是粮食钢材这些东西都已没有双轨,都并了轨了。现在大家买东西没有说我买计划内的就便宜点,没有这样的事。但是还是遗留了一些问题,比如说股票市场,股票市场就是两种股,一种是国有股,一种流通股。流通股可以自由买卖,那是市场股,但是国有股那是计划股。从来一个公司两种股票,到现在并轨还是很困难。但是对大部分商品来讲,我们把问题解决了。我们现在吃穿要,都是在超市买东西,在自由市场上买东西,市场的效率很高了。所以中国改革的成功,就是采用了双轨制,(30.47)它的思想基础就是帕累托改进。


因为有了双轨制,我们这个改革没有遭遇很大的阻力,因为你没有反对的理由,你讨厌自由市场,你还可以用计划经济,你喜欢自由市场那当然更好了。所以,我们的改革阻力很小,因为没有伤害任何人。当然,到现在来讲呢,我们已经达到帕累托最优了,所以现在就是你再要改进一点,你必须损害其他的目标,所有改进的机会都用完了,你再要改进就得牬牺牲别的目标,我们差不多到了这个状态。所以我们再要改进,就会遇到很多阻力,这就是我们当前改革面临的问题。


我们讲了,我们改革用的是双轨制,用的是帕累托改进的思想,不损害任何一个人,但是使得一部分人有所改善。大家想想看,另外有条路,这条路是什么路呢?就是我损害一部分人,但是更多的人受益,好不好?我给大家出个题。损害了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得到了好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