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82 1
2009-12-18
朗咸平说:你说价格是供求决定的?我呸!其实,朗教授是说,供求背后是实力说话,很多领域商品和服务不是供求对等决定的;同时,也许还有供求对等决定不一定就好的意思。供求背后的实力是什么呢?咱们归纳一下:
    第一,兼具买方和卖方垄断的实力,例如:电网公司(典型的自然垄断)--它可以吃电厂和电力用户,其租金如果被私人拿了甚至外国人拿了就不公平了,当然,政府拿了如果不用之于民那也不公平--但政府拿是第一步、然后建立体现民意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是第二步。
    第二,买方垄断体现的实力。如果供应方很多,买方是独家,双方的交易价格就是买方具有更大话语权。例如,政府花钱搞公共工程建设,由于建筑公司很多,大家就会竞争,最后往往是当官的说了算。所以,政府采购需要一个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的《政府采购法》管着--在这里不是简单的供求决定价格。至于私人勾结形成的又不能实现规模效应的垄断则是要受到《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管制的,如果政治上没有完善的相应管制,供求机制就会失灵了。其实,准市场领域--例如公共事业中同样这样,教育的定价就是政府说了算。
    第三,供方垄断体现的实力。比如:矿和油气等天然垄断商品,其需求也是没有说话权的,因为下游企业没有它们是开不了工的。当然,如果采矿和采油气布点很多,且政府允许自由竞争,那么供求机制就起作用了。但是,由于这些资源不可再生、且采掘业天然具有规模经济属性(如煤层区大家都能挖就会浪费资源),因此应该由具有长远利益眼光的人独家开采,于是,供方垄断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高价可以刺激节约、高价保证资源所有者长期利益最大化、高价刺激替代品的开发(如清洁能源替代媒、油等,善莫大焉)。但是,这种不应该由市场供求对等决定的商品,在现实中又往往不是这样。我国的小煤窑乱采乱开的浪费和安全事故就是铁证。WTO也极力鼓吹资源的自由贸易和投资管制的开放--因为这样有利于发达国家便宜获取他国资源(据说日本人买中国的煤炭埋藏海底、美国人尽量不开采自己石油,前段时间我们限制稀土出口欧美就同声抗议,这说明别人是不会替你打算的)。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些地方政大肆拍卖地下资源的做法真是发断子绝孙财啊。
    第四,具有研发、产供销和品牌等供应链整合优势的企业集团的内部交易就基本上不受供求机制决定。科斯揭示:企业内是通过行政命令协调的。大家也知道,企业集团内中间产品是通过边际成本定价的(即按最终产品的销售者利益最大化要求进行供应量定价),虚拟企业是靠长期协议定价的。而且,特大企业往往通过供应链的区域布局来规避税收,这种税收规避行为对中间产品定价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果是跨国避税或要素收入储蓄跨国流失就会造成一国对他国的剥削。GDP只反映了最终产品的交易,没有反映中间产品的交易。有兴趣的读者要想算中间产品定价造成的不合理分配,就要深入研究中间产品的交易量及其微观定价机制。真希望有人算算跨国企业通过这种手段赚了我们多少钱。
    第五,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扭曲。大家知道,商品期货具有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作用,也知道期货因为要兑现所以其价格受制于现货市场的供求影响。但是,人们往往忽视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反作用。我们没有仔细考量过这种反作用的途径和媒介机制,但是,常识告诉我们:现货供求者都有一个价格预期,人的行为往往受预期驱使,期货市场的价格如果被人人为操作就会引导现货供求者调整供求;现货供求者实施供求是要有钱的,在期货市场的逐利行为限制其资金的正确使用,于是扭曲现货供求。而期货市场由于买卖的是虚拟商品,所以其价格取决于金融资本--如果它卖得多价格就跌、反之就涨,在这里可以看到金融寡头对供求的影响力。我们假设,美国人觉得中国的钢材生产太多且出口美国太多,美国的行业协会又鼓动国会或大造舆论,于是,美国政府明的可以征中国出口钢材的反倾销税等、暗的可以招呼金融资本把铁矿石期货价炒起来--甚至胁迫世界几大矿石供应地限产。实力决定价格,朗教授又言中了。
  第六,产权决定价格。马克思早就说过,交易者对商品拥有所有权是商品交易的前提,新制度经济学也揭示产权缺陷将影响交易的效率。很显然,产权对商品价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2-1 10:17:52
好文,怎么没有人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