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浮躁”的社会
2018.8.31
如今在网上满屏谈社会“浮躁”、集会满嘴跑“浮躁的社会”,一时间中国人似乎都狂了。
这其中到底咋回事呢?我着意思考了一下,下面是心得;或许,可以给个别读者一些清凉,或能降降虚火也未必。
一、个体心理“浮躁”的程度划分
轻度:躁动不安、茫然无序;
重度:愤愤不平、牢骚太盛;
过度:冲动不已、不计后果;
无度:冷漠塌陷、死寂无救。
正常人的浮躁其实类似我们说的急躁。严格说来,只有盲目的、无奈的乃至无助而绝望的浮躁才是危险的危难的。
浮躁者长时间重度就会过度、长时间过度就会无药可救。不过,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自带的“道心”自救自助。
二、哪些人在“浮躁”?
是人、是个正常的人,多多少少都会轻度“浮躁”乃至偶尔重度一下。古人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类似基督教的人意、道心类似基督教的神意。既然我们一般人都是人,必定会有“危险”惧怕感、“危机”恐慌感;所以,偶尔的重度“浮躁”、时常有些轻度浮躁,最正常不过了。好在如古人指出的:我们人有危难之人心、也有微妙之道心;道心非心外之神、乃心内自带功能也。
重度过度浮躁的人,以我观察,都是“受挫折”的人---或者理想目标未达成,或者既得利益或“应得利益”受侵夺。下面这些人容易受挫折,所以,容易严重“浮躁”。
第一,官吏。每年晋升有机会,年年机会属他人。本来这个位子我合适,谁知半路杀出程咬金。以前潇洒任我行,如今举步如街鼠。
第二,被洗过脑子的人。例如,西洋都是好人多,我咋生在中国窝;我若生在欧美日,不是州长也是大人物;唯我信仰最真理,居然“邪恶”胜我多。
第三,懒惰的人。懒惰必定无能,无能必定无奈,无奈必定恐惧,恐惧必定轻浮,轻浮必定躁动,躁动必定危难,危难必定险恶,险恶必定冷漠,冷漠走向灭亡。
三、为什么似乎现在的社会“浮躁”很严重的样子呢?
第一,见识多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知道的多了;心就大了。
第二,差距拉大了。见识多、知道多不必然导致社会浮躁,如果差距不大、彼此平等,人心也不会不安、更不会浮躁。不患寡而患不均。
第三,不太公平。差距大也不会让浮躁严重到失去把控以致大家不计后果而社会崩塌,人心的平稳来自社会的公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第四,不确定性大了。发生意外之事故的领域越多、报导越多,人心越不安稳;社会越创新,不确定性就越多。所以,浮躁程度与社会进步频率成正比。
第五,媒体扭曲弄污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标题党、事件营销、引爆点、卖点、记者讹诈等商业炒作以及自媒体之自我迷恋等导致各类媒体放大扭曲“不安全”事故,从而加剧社会紧张气氛。
总之,当下社会,上述五大因素都发酵,浮躁得有些病烧是必然的现象。
四、个人如何自处?
第一,正确认识人心浮躁之因由;
第二,学习成长、努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