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205 1
2009-12-19
  据《长江日报》报道,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根据调查发现,2007年中国论文买卖“产业”规模约为1.8亿元—5.4亿元。
  论文“产业”如此“繁荣”,自然不是件幸事。这种“繁荣”是由多重因素造就的。首先看论文的买方,“论文”之所以成为商品,与巨大的“市场需求”密不可分。现实中,论文扮演的角色已不只是研究成果的文字载体,而是具备实利价值的工具。毕业的通行证、求职的敲门砖、升职的阶梯,论文承载了太多利益纠葛。但是,并非每个人都具备论文创作能力,于是便诉求于“购买”一途。
  再看论文的“卖方”。从事论文“产业”的多是职业论文写手,他们未必有多深的学科造诣,却一定深谙写作技巧、善于迎合审核者偏好。这样的“商品化论文”鲜有实料和见地,却在现实中“左右逢源”,恰恰说明,我们的学术期刊、我们的论文审核环节容忍、默认了论文的“格式化”、“去意义化”、“垃圾化”倾向。
  因此,根除论文“产业”,既要抛弃剥离附着其上的太多利益纠结,也要规范约束论文的认可流程,严控论文质量,确保论文真正是有论之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19 10:54:08
学术也是可以卖钱的
要不怎么叫知识经济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