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情是这样的,有人想要父母帮他买套房,而她的妈妈则亲手回了这样一封信:
 
内容如下:
亲爱的儿子:
有些话我不知道怎么开口,就选择了用最原始的方法跟你说说妈的心里话。
从你出生到现在,你26岁,这26年,妈妈一直都很幸福。你的降临,给妈妈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但最近,我们之间好像出现了一些问题。
你说你身边的人都买了房,你说你后面找女朋友需要一套房,你说现在房价一直在涨,亚运会前肯定不会亏,于是你告诉妈妈说你想在萧山城区买套房。
可是,在我看来,26岁的你需要独自承担一些事情,而不是像小时候的你一样,只要哭一下,说一声,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在我看来,你还是赖在我们的怀里,像个孩子一样。
妈妈为什么拒绝你,妈妈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你终归要自己飞翔的,而我和你爸爸只是你坚强的后盾,而不是永远顶在前面的那个。
妈妈希望,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无论是房子,还是梦想,你终究是要一个人走向未知的未来。
你的妈妈
2018年7月25日
2
在妈妈看来,房子如同自己的未来,需要自己去争取。孩子应该独立,而不是一味的求助于家长。
这封信获得无数网友的点赞!
确实,中国父母到了转变观念的时候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父母的责任是把孩子养大,并让其获得独立,而不是一直去养着他。序
要知道,中国以27岁的平均年龄荣登首次购房最小年龄榜首;英国、美国人首次购房的年龄在35岁;德国和日本以41岁左右成为首次购房年龄最大的两个国家。
另一组数据是:中国GDP是1万美金,美国相应的数据是5万美金;
为什么美国、德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买房年龄越迟,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买房年龄却都那么早?
这其中跟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有很大关系,因为绝大部分年轻人买房都是靠家里支援,而在欧美,年轻人到了成年之后,基本上都会去独立发展。
冯仑去年的一次演讲上,说年轻人别着急买房,要抬头多看看星空。
我不想说什么,只希望我们这个民族多一点有理想的人!
3
这件事也说明了另外一个现象:中国是一个严重缺乏界限感的社会。
很大父母总是闯入孩子们的生活,企图主导他们的人生。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恋爱,都越殂代庖。
而孩子们呢?则一边大声宣告“恋爱婚姻是我的事”,一边把找自己做的工作、买自己住的房子看成是父母的事,于是双方在这种模糊的界限中开始冲突,互相伤害,彼此痛苦。
如此继续,会造成很多代际传承模式,造成家庭悲剧的轮回,引发了太多的痛苦和无奈。
毫无疑问,写这封信的妈妈,才是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希望这封信能给中国的父母和孩子上一堂课。
独立的人,才有资格谈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