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新与战略管理
2340 2
2018-08-06


哈佛个案研究:当创意冲撞纪律


大胆变革求突破vs.严加控管守成本



白花韩式创意铁板料理」是云昂餐饮集团旗下的子品牌。与集团的其他餐厅不同,这个实验性品牌没有复杂而严谨的标准作业与服务规范,十足特立独行。然而,虽然成了年轻人心目中的「潮店」,生意看似不错,营收跟获利表现却始终未能达到默认目标。因此,在集团总部某些高层的眼中,这家只顾着高举创意大旗、轻忽财务纪律的餐厅,已经到了进行品牌重整,或是考虑停损的时刻了……


经过白天高温烧烤的台北,华灯初上的信义路仍显得微热;转进安和路,「白花韩式创意铁板料理」的招牌便映入眼帘。黑色木条搭出有设计感的门面,搭配木门与白色字体的店名,整个店面呈现西式与韩式的混搭风格。走进店里,年轻帅气的张席维,正在跟店里同仁讨论今晚的前后场事宜。

作为这家成立不到两年的韩式铁板料理连锁店品牌负责人,张席维肩负着集团的高度期待,但开了三家店迄今,获利尚未打平,令他感到些许压力。

「白花」从甫创立,便选定以二十到三十岁的学生与年轻上班族为主要客群,为了服务年轻客群,店里聘用的同仁平均年龄也不到三十岁。穿着打扮也相当年轻的张席维在店里走动,一点也看不出是「主管」,而他跟同仁们的相处,更像是同辈的朋友。


「Wayne,3桌的客人打翻饮料,现在已经把桌子清理干净,我们需要主动帮他们补饮料吗?」一名刚来不久的前场服务生Danny问着张席维。


「你可以看看那桌的气氛有没有改变,如果觉得他们变得不开心,再观察看看需要怎么做。很多时候,客人的需求不一定跟我们想的一样,再多观察看看。」张席维有耐性地解释着,希望能引导新人思考。


「Danny,我们家的客人属性偏年轻,大都不会要求要免费补饮料,但他们有可能会觉得那张桌子,或是盘底处理得不够干净,反而会想要换位子。你主动帮他们补饮料,反而是过度服务。」刚好在一旁的资深前场Anita忍不住插嘴,「Wayne跟店长都不会规定我们要用什么固定的流程与规范,因为每位客人的状况都不一样。如果真的不知道怎处理,可以找任何一个人讨论,但不要一开始就直接想问标准答案喔!」


张席维听到Anita的响应,内心颇感安慰,这表示他已经有效地让同仁了解,「白花」这个事业单位期待建立的「个性化服务」特色。事实上,刚进「白花韩式铁板料理」的新人,对于没有太多标准作业程序(SOP)的做法都有点不能适应;一部分原因是经验不足、不知如何应对不同情况,但另一部分原因则是,云昂餐饮集团旗下的子品牌,几乎都有复杂而严谨的标准作业与服务规范,「白花」的做法看起来便显得很特异独行。


张席维回想起自己加入云昂集团,一晃眼已经十年的光景了。当年几乎是刚完成硕士论文口试,隔周就到公司报到,加入储备干部的训练与历练过程。在储备干部的训练过程中,张席维轮调过不少高低价位品牌,历练的职位从分店组长到店长,乃至品牌营销处的项目工作。张席维不仅学得快,还常会提出大胆改变的想法,项目的规画与执行也相当严谨到位,因而得到不少长官的赞赏肯定。


两年时限已到……


在台湾,云昂集团一向是以推出多品牌与创新异国餐饮系列着称,目标市场多以中产家庭与正式聚餐活动为主,而贯穿不同品牌的,是一套内部标准化的营运管理流程。云昂成立二十多年来,除了早期几年外,几乎是每一、两年便推出一个新品牌,复制过去品牌的成功经验,以及逐渐有规模的后勤体系,使得集团内现有的十个品牌,几乎都可以在推出两年后达成损益两平,而公司整体因为获利情形相当不错,股价也有不错的表现。


然而,这些年来,台湾餐饮市场的消费行为似乎逐渐在产生变化;餐饮市场整体营收成长率只有3%,餐饮新品牌出现的数量,却是二位数的成长,这些新品牌不仅很有「潮」味,价格也相当亲民,很受年轻族群的喜欢。这些发展,让云昂集团执行长何季澄相当忧心,因为集团内几个价位接近的品牌,近两年的成长明显受到影响,其中有两个品牌的获利还显着衰退。何季澄深刻地感觉到,集团需要规画发展这类新品牌,也必须思考采用新的营运模式,以确保集团整体的成长与获利。也是因为这个策略想法,促成公司拔擢当时年仅34岁的张席维,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新品牌负责人。


但拔擢张席维开设新品牌的决定,却也不是毫无杂音。过去云昂集团够格成为品牌负责人的候选人,都是身经百战,至少是既有品牌的总监级同仁,而张席维不仅年轻,且才升任地区经理职位没多久,许多资深主管担心他的历练不够,是否有能力确保新品牌在创新之余,可以在两年内成功存活下来?即使张席维当初自信满满地允诺过,一定能依照计划展店,且两年内达成营运损益的期望目标。但一年多下来,在「白花」营运不如预期的情况下,这些「内部杂音」,到了上周的经管会议时,终于搬上台面讨论了。


「执行长,从营收跟获利表现看起来,『白花』已经连续六个季度没有达到默认目标了,根据我们内部的自律原则,只要再两季没有达标,就得要严肃讨论该如何介入处理了!」在每周经管会议上,集团财务长余宗翰报告集团旗下各品牌的绩效时,特别针对「白花」的发展提出关切。他从集团推出第一个品牌便加入公司,在公司近二十年的资历,是何季澄相当倚重的核心幕僚。


「财务长,『白花』是我们走入年轻客群,以及韩式料理的首次尝试,或许不能以我们过去控管老品牌的方式处理吧?」何季澄试着从另个角度检讨「白花」的表现。


「执行长,你的考虑或许有道理,但我担心的是,『白花』经营的基本面,可能一开始就有问题。比如说,我们过去店面租金,都控制在营收的5%以内,因此,并不会选择主要街道的店面。但『白花』的第一个店,就执意开在紧邻信义计划区的街边店面,Wayne认为,那个地点才能对焦到他要的年轻客群,也才容易打响知名度,但你知道那个租金换算一个月要多少营业额吗?」公司最资深的品牌负责人、副总经理陈可行,没等执行长说话完全结束,便接话表达他的看法。


「另外,为了建立创意料理的形象,『白花』的店面装潢花费,也跟我们过去的经验有距离。过去,我们都把店面装潢与设备费用,控制在预期年营收的20%到25%左右,但『白花』这两个店面与内装的投资,硬是多了50%出来,这只会推迟他开新店与打平的速度。」


陈可行过去不仅成功开创过两个品牌,还协助过一个走下坡的品牌转亏为盈,在集团会议上的影响力不小,因此何季澄耐心听他说完对「白花」的看法。


「我其实私下有跟Wayne聊过这个问题,也建议过他,一定要先调整出一个可获利的成本结构,才能开始展店扩大,但他似乎不以为意,没等第一个店打平,就按计划陆续开出第二家与第三家店。我想这可能就是快两年了,还缴不出一张及格的成绩单的主因吧!」陈可行很自信地提出他的见解。


「我建议过他,一定要先调整出一个可获利的成本结构,才能开始展店扩大。」


创新也不能无止无尽


听完陈可行的发言,何季澄心中浮现当初在讨论「白花」的整个品牌定位与展店节奏时,其实就已经存在这个纠结了。当时,张席维力主,针对新品牌设定的客群与定位,除了公司一向强调的美味不变外,一定还要让这些年轻客群有崭新、个人化的用餐体验,以有别于过去集团品牌的标准化服务印象。另外,也因为是集团第一个属于潮牌的定位,张席维也主张,不要以既有客群去验证需求的做法,而是直接从不同的店址与风格设计,快速收集回馈意见信息。就在张席维与总部幕僚来回讨论许久无法定案后,为了让这个新品牌尽快诞生,何季澄正是支持张席维的推手。


「当初跟新品牌委员会报告的季度营运目标,其实都是我们根据过去经验的推估,我为了让Wayne能顺利启动新品牌,所以,目标上确实可能乐观了些;现在想起来,好像是需要多给点时间才对。况且,这是我们走入年轻客群的新尝试,而Wayne也已经逐步在调整过于理想设计的地方,愈来愈依照我们公司内控要求的方式运作,我们是不是应该再多给他点时间证明可行性。」何季澄试图缩小看法的歧异。


「我们集团虽然相当授权给品牌负责人去进行创新,但我们的成功主要是有赖同仁们的执行纪律与绩效文化;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通常两年左右,若没能看到获利的可能性,要不是进入品牌整理、就是要考虑停损的安排。是不是要为『白花』去破例,大家可以讨论,但我担心,以后要及时处理不赚钱的店就更困难了!」陈可行似乎提醒着何季澄,需要有个更强烈的理由,去维持内部的决策「规矩」。

「执行长!」何季澄脑海里还在回想着会议中其他人对此事的发言,秘书就敲门进来,「张经理现在在在线说想跟你谈谈,你要现在接吗?」

「喔,我回我办公室接!」何季澄感觉好像有事要发生了,请陈可行代为主持会议之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不打破规矩如何创新?


「Wayne,新店的业绩有没有起色?」何季澄整理一下心情,起头便习惯地问他最关切的事情。

「执行长,你放心,客户的反应都很好。我主要是想跟你报告,明年有一个很不错的品牌营销机会,我有个在音乐界活跃的好友,他们明年要邀请一组韩国偶像团体来台,他可以安排这个偶像团体帮我们做点代言活动,成本分摊下来就不会太高,我想试试看,希望你能支持。」

张席维这通电话,其实是鼓起勇气才打的。从开始筹备至今的三年里,他夹在「白花」的营运团队跟集团总部之间,十足两难。「白花」主打年轻人市场,跟集团其他品牌的差异很大,他提出的许多管理模式与营销策略,在集团总部里引发不小的争议。


例如,他曾经提出跟潮牌T-Shirt跨界合作,让店员穿上不同的潮T,拉近跟年轻人的关系,但这个想法就被许多高阶主管否决,理由是:我们应该重视餐饮品牌的专业形象,品牌跨界合作,很容易降低品牌价值。「白花」强调「个性化服务」的想法,有别于既有品牌「标准化有温度的服务」,也被新品牌委员会的委员认为,是「无法提供一致与优质的服务,违反客户至上原则」。

「Wayne,我们集团的营销原则,一向是不找代言人。就连内部的大厨都不能凌驾于品牌之上,更何况是与餐饮完全没关系的演艺人员?这点你应该非常清楚,之前我们讨论过很多次,这种事情,我实在不想再重复了。」何季澄心中似乎有些不悦;他一直都是尽力支持张席维的创新主张,不过,这次张席维好像越线过多了!


「我完全明白你的意思,但我认为,如果执行长真的希望可以让云昂集团有一些新气象,就必须愿意冒险。三年前,我愿意接下这个重责大任,是因为你告诉我,现在环境的变化太大了,云昂集团必须要有新的竞争利器,才能持续成长下去。这真的感动到我,我才愿意挺身而出,接下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新品牌任务。」张席维说话开始有些急了。「但这段时间以来,我觉得是我不断被集团的同仁在消磨志气、不断妥协控管要求,其实这真的没办法开创什么事情。『白花』做到现在,都还是用集团一直以来擅长的做法,不是我做,也不会有很大改变。」


「你不要这么急,我知道你很辛苦,扛了很多内部的压力,你的功劳跟苦劳,大家都有看到。我们当然都希望让你有更多表现的空间,但是集团有集团的规定,如果任何一个品牌背离这些经验或规矩太多,我若没办法让大家接受为何要破例,整个制度都会乱了套。」何季澄听得出张席维的怒意,但想先缓和一下气氛。


「执行长,我在云昂已经满十年了,很清楚这是一家重视纪律、重视风险控制、重视品牌专业度、重视客户的公司,所有旗下品牌,也都非常贯彻这些精神。但如果你的目标,是要增加组织的运作弹性,那么,就一定得调整一些做法。」张席维知道何季澄的个性,如果自己先有情绪,之后就谈不下去了。「『白花』是一个实验性的品牌,如果连『白花』都不被允许冒险,那么即使做起来了,那也只是另一次的成功复制,除了贡献营收跟获利之外,没办法锻炼出新的能力。我心里也很清楚知道,集团不会给我或者『白花』太多时间,所以,我希望尽快能够做些不同的尝试,让业绩快速提升起来。」


「如果你的目标,是要增加组织的运作弹性,那么,就一定得调整一些做法。」


「好吧,你写个详细的计划上来,我们下周敲个会议时间,你跟我跟总部相关主管一起坐下来谈谈吧?不管是『白花』需要做更多创新改变,或者是整理『白花』现有的投资做法与规模,在执行面上,我希望你能提出所有的可能性,再综合评估。」两人的对话就在决定下周会议时间后划上句点。


混搭出最好的策略


当天晚上,何季澄带着家人到白花吃饭。张席维刚好不在店内,年轻员工们也都没认出执行长来。他看着小女儿开心地将三种奶酪混合后倒在铁板上,融化成一片奶酪酱。女儿夹起韩式炸鸡块、沾着奶酪酱,对他说:「爸,这个很好吃,你也快吃吃看,就是要趁热吃才好吃!」面对这种饮食的方式,何季澄一边苦笑着想,这种混搭的吃法还真有创意。

店里播放着最新的韩国偶像团体的歌曲,何季澄听不懂歌词的意思,也不知道是谁唱的。他环顾四周,身边那些与他两个女儿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即使是自己料理食物、自己倒水,却还是露出了笑脸。不打扰,也是一种体贴,如果能让客户开心,确实不需要拘泥于任何一种方式吧!

一边面对服务同仁送出一道道的韩式创意美食,何季澄心中一边在思考着,新生代的创意,该如何在这么强调执行纪律的组织里实现?是否该给张席维与「白花」多些时间,找到获利模式?还是该给张席维更多营运成本控管上的「指导」,以尽快达成当初承诺的目标?


问题:面对集团下这个创意十足,但获利不足的实验性品牌,执行长该不该在此时强力介入营运?



哈佛个案研究


20187月号(使命感:高绩效秘密武器) 2018/6/2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8-8 08:56:17
总设计师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总设计师又说:摸着石头过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13 08:52:44
我们国经小组讨论的作业是这个,我还想着百度答案呢,结果都找不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