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646 1
2018-08-14
  企业,可以说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或者说是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如果没有企业,人类社会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没有企业,就没有分工,就不会有效率的提升,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不会像今天这样丰富。

1.png


  生产

  我们先来看看生产行为。宏观经济,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一般表示成下面这种形式:Y=AF(L,K)。这个式子,一般是学过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学员才会见到,它就是一个关于投入和产出的式子。

  Y表示产出,A表示技术进步,F代表Function,指一个函数。里面有两个变量,一个是L,表示劳动,另一个是K,表示资本。既可以是物质资本,如厂房,设备等,又可以是金融资本。

  这个式子表示,企业投入劳动、资本和技术,进行生产,得到总产出Y。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的改善经营管理,搞研究与开发,就是为了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也就是提高投入/产出比。

2.png


  企业所作的事情,就是构造不同的要素组合,实现利润最大化。有些要素是可以替代的,比如劳动和物质资本。现在讲的人工智能,就是物质资本对劳动的一个替代。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为劳动力越来越贵了。而且人还有一些天然的缺陷,比如懒惰、知识的有限性、不将规则等等。

  投资

  要生产,必须得投资。所以,企业运作的第一步,往往招兵买马,建造大本营。这儿的投资,跟买股票、买房子不一样,是生产性投资,比如建造厂房、购买机器设备等等。

  生产有生产函数,投资也有投资函数。最简单的投资函数的形式是这样的:I=a-br。这个大写的I就表示投资(Investment),a和b都是常数,r是一个变量,代表的是利率水平。这个式子就表明,企业的投资与利率成反向关系。利率越高,投资越少。

  通过这个式子,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因为它可以降低利率,刺激企业扩大投资。

3.png


  逻辑很简单,借钱不要成本,会鼓励人们更多的从事投机性的行为,那些收益比较差的项目,可能也会有人去投资,哪怕最终赚1个百分点。所以,利率本身就是一种筛选机制。利率越高,留下来的就是越好的项目。所以,当存在流动性陷阱的时候,放水就不能起到刺激投资的作用。

  有时候银行也不听话,他不愿意贷款给企业。就像这几天,央行他妈与财政他爸怼了几个回合之后,央妈召集国有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领导开会,进行“窗口指导”,下达贷款指标。要是熊孩子都听话,就不用窗口指导了。

  融资

  投资,得先有钱。银行贷款只是其中一种。当然,在中国,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它有个问题,银行贷款对抵押品的要求比较高,小微企业很难申请到贷款。个人申请贷款,抵押要求更高。

  所以,个人贷款中,大部分都是住房抵押贷款,再就是汽车贷款这一类的消费贷款。但小企业才是企业的主体啊!银行贷款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银行也不大愿意给他们贷款。

  这很好理解,一个风险高,另一个信息不对称,还有抵押品不足等等问题。大企业贷款额度都比较大,而且还款能力还强。更为重要的,往往是国有背景,有ZF背书。

4.png


  那么除了银行贷款之外,还有哪些融资渠道呢。大家都知道股票和债券融资。还有一个就是内源融资,就是利润留成。当然,还有自有资金。除此之外,还有PE、VC等等。基本就这些了。

  如果这些融资渠道都是可以获得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首选哪个呢?我们把范围再收窄一点,就银行贷款、股票、债券和利润留成这4种。

  总之,所谓的最好,就是有利于企业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以上就是企业的三类行为和央妈、财爸与熊孩子的故事。

  文章来源:企业的行为:央妈、财爸与熊孩子的故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8-15 14:21: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