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案例库
980 0
2018-08-15
基础网络化 管理精细化 服务专业化 产业智能化

重庆工业园区越来越“智慧”

        随着全球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慧园区建设成为发展趋势。重庆市近日发布了《重庆市智慧园区建设总体方案》,到2020年底,全市47个工业园区将形成智慧园区全覆盖。

        什么是智慧园区?重庆市经信委负责人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智慧园区是指在工业园区内发展信息技术和智慧应用,通过整合园区内外资源,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功能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以此提高园区产业聚集能力、可持续创新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及企业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自2002年启动园区建设以来,重庆市已形成“1+3+7+36”的园区架构体系,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78万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

        然而,与园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相比,这些园区的信息技术设施现代化、公共管理精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资源利用绿色化、产业发展智能化等水平仍相对滞后,难以有效满足新时期、新形势下全市园区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特别是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

        “建设智慧园区将是推动全市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重庆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园区管理与服务手段,助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是加快推动我市园区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任务。

        重庆将从升级园区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智慧园区平台体系、推进园区产业智能化、出台智慧园区标准体系等多个方面推进智慧园区建设。重庆将推动园区全光纤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实现“万兆进园区、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协调推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向园区延伸,形成园区公共区域和办公楼宇4G无缝覆盖和免费WiFi覆盖,并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开展5G网络应用试点。

        同时,重庆将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成市、园区两级联动的统一管理平台,连通园区内各部门、各企业间的应用服务平台,形成集运行监测、用地管理、环境监测、安全监管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园区管理和服务平台体系。

        重庆还将按照“系统布局、产业集聚、特色发展”的原则,鼓励各园区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超算、软件服务、物联网、汽车电子等,积极培育发展智能产业,打造特色智能产业集群。

        重庆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说,按照智慧园区试点建设进度安排,目前已面向全市公开征集智慧园区试点园区申报,到明年底将先后确定3批试点园区,并在2020年底完成全市智慧园区试点项目验收。

        据了解,重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园区建设及运营,结合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补齐产业生态建设短板的“平台提升计划”,针对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的服务平台,研究制定平台运营补贴政策,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

        此外,重庆着力创新建设机制,通过成立智慧园区服务联盟,探索实行特许经营、服务外包、购买第三方服务等多种模式,引导鼓励通信运营商、软件开发及服务商、网络内容服务商等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智慧园区建设,形成多元协作、广泛参与的智慧园区推进体系。

        按照计划,到2020年,重庆全市工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及园区智能化平台体系将建设完备,统一运行监测实现全面覆盖,形成工业园区智能化产业生态,从而提高园区内企业智能化生产水平。

(来源:中机院 http://www.reportway.or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